職場:領導力需要達到的境界
在21世紀,當社會變革、國際交流、信息技術、個性發展等諸多挑戰與機遇降臨到社會分工的每一位參與者面前時,無論我們是否身處領導者的職位,都應該或多或少地具備某些領導力。沒錯,21世紀的領導力不僅僅是領導的方法和技能,也不僅僅適用于領導者,它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或實踐的一種優雅而精妙的藝術。
領導力其實是分三個層面,首先是領導自己,其次是領導他人,還有就是領導組織。那么什么是“領導”呢?我覺得這兩個字拆開來說,“領”代表著引領和拉動,要用力完成,要用很多管理的技巧,領著一群人能夠實現一個目標。“導”就是說尤其當這個目標是比較高遠的,比較虛的,不太容易看到的,前面那個地方是大家沒有去過的一個地方,這個時候需要做一些激發、推動和導向工作的溝通,這是需要用心完成的,包括你影響的也是員工的心,所以我把這個領導簡單的做這樣一個分解。
領導是解決困難的,是干別人不能干與干不了的事情的人。還有人說領導是做決策和用好人的人。我們一起來說說,領導是什么?當今世界,每一個企業和組織都處在永久不斷的變革之中,正因如此,以上的這些問題幾乎每天都在被問及。然而,直到19世紀末期,“領導”這一詞匯才出現在商業辭典中。在這之前,領導者們很大程度上享有繼承的權利和權威,然而這屬于國王和暴君統治的時代。“領導”作為一個課題,在商業界得到發展和研究并真正受到關注,是伴隨著在20世紀初期工業世界的興起而出現的。
“指揮家從來自己都不演奏任何樂器,但指揮家用他的影響力使所有的樂師更加出色。”本杰明·贊德(BenjiaminZander)是波士頓愛樂樂團(BostonPhilharmonicOrchestra)三十多年來的常任指揮,曾經是英國作曲家布里頓的學生。他四次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邀請作為主講嘉賓,分享他關于指揮如何打造卓越的交響樂團的管理經驗。
他把一個樂隊比喻為一個完整的商業組織。弦樂、木管、銅管和打擊樂聲部就像是組織中的職能部門,而每個聲部的首席就像是部門的經理。指揮是樂團的總監,把樂譜當作樂隊的工作計劃來執行。整個管弦樂隊努力為聽眾帶來完美的音樂享受。指揮是樂隊的靈魂,不同指揮的領導風格,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音樂表現。人們常說,“沒有糟糕的樂團,只有糟糕的指揮。”領導力何嘗不是呢?
但領袖并非天生,而領導力是可以培養的。沒有人天生就是偉大的領導者——成功的企業家也都是通過學習,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才發展出領導者的永恒特質。你無需具備世界級領導人的性格或機會,但你可以從他們的先見之明中悟出新的契機,從他們的成功經驗的學習中實現理想的謀略與勇氣,效法他們成就非凡的領導特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