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如何加強稅務管理
大企業防范稅務風險,稅收管理部門也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近年來,國稅總局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正在探索提供增值服務與統籌管理,力爭形成統一的上下左右協調機制,逐步形成擴層級服務與管理的統一窗口,與大企業共同控制稅務風險,實現遵從。
1、正確理解稅務風險內涵。企業稅務風險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由于不符合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應納稅而未納稅、少納稅的行為,從而面臨的補稅、罰款、加收滯納金、刑罰處罰以及聲譽損害等風險;另一種是因企業經營行為適用稅法不準確,沒有用足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導致企業多繳納了稅款,承擔了不必要稅收負擔。大企業應深刻理解稅務風險內涵,認真研究企業稅務風險狀況,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自身稅務方案,從檢查涉稅發票使用以及涉稅業務會計處理的安全隱患入手,剖析自身在業務審批和復核、會計稽核以及內部審計監督各環節可能存在的問題。
2、充分認識稅務風險后果。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大企業稅務風險是影響國家稅收收入的重要因素。大企業雖然數量少,因其規模大、業務領域寬、產值大,涉及稅種多、稅源廣、稅額大,在國家稅收中占有絕對比重,是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控制大企業稅務風險是稅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大企業只有充分認識稅務風險后果,自覺加強稅務風險防范意識,才能提高稅務遵從度。
3、積極建立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大企業業務復雜,稅務風險影響因素多,風險控制點雜,風險后果嚴重,企業應在準確理解稅務風險內涵、充分認識稅務風險后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生產經營特點、機構設置和管理要求,依據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稅務風險管理規范,積極建立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構建稅務風險“防火墻”。
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建設重點包括:設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組織機構,專職負責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設計、運行以及與主管稅務機關的溝通等管理工作;在會計部門設置涉稅業務專職核算員(或稅務會計崗),負責涉稅業務會計處理、涉稅業務稅務分析、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等稅務事項,并對涉稅業務處理中發現的稅務風險及時與稅務風險管理機構溝通;建立企業稅務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和應對機制,并重點關注涉稅業務運行和核算控制,全面梳理涉稅核算各個環節的風險點,規范和固化可以標準化的操作和流程,以指導實際稅務操作;對于無法直接標準化的內容,則形成遵從制度,形成能反映時效性、程序性和管理目標的專業化解讀和說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