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榮:好的企業需要政府做后盾
如今,談到江蘇鹽城紡織,已很少有人不知道射陽縣。這不僅因為它建立起了射陽最大的紡織加工基地,加工規模在省內首屈一指,更在于它承載了江蘇紡織人實施自主創新、謀求崛起的使命。
射陽,位于蘇北沿海中部,相傳因精衛填海而成陸,由后羿射日而得名。這里的棉花總產量曾三度在全國奪冠。資源優勢支撐著地方特色經濟,但占據射陽經濟總量70%的紡織業多年來卻存在一個與市場嚴重脫節的“短腿”:后道加工嚴重不足。有紗沒布,有布沒染整,更拿不出能叫得響的服裝。面向市場,拉長“短腿”,提開紡織業整體水平,是射陽新一輪發展的重頭戲。一年多來的努力巨大見成效,近20億元的外來投資成為改變射陽紡織業歷史格局的功臣。
為何射陽能夠在飽受金融危機困擾的時候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并取得一系列輝煌成績?江蘇雙山集團董事長朱克榮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政府對紡織服裝產業的高度關注和對企業發展的大力支持;其次得益于企業較強的綜合實力;再者就要歸功于企業及時有效的戰略調整,走自主創新、內外兼抓的發展道路。
“過去是客戶把產品需求告訴我們,產品已經定型,客戶給什么企業就做什么。現在我們開始加強自身的研發能力,企業主動了解市場。市場需要什么,我們才設計生產什么。” 朱克榮介紹說。
朱克榮說,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射陽的每個企業都在積極尋求有效突圍的途徑。2008年8月10日,射陽成立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明確了服裝產業的發展目標和方向:一方面抓住原有的客戶與市場,另一方面加大自營出口,要做自主品牌,開拓創新,加大技改力度,進行有效突圍。
“越是在低潮時期,越要舍得花錢投入。”善于逆向思維的朱克榮,決定在積極響應縣委號召,啟動“退城進區”戰略,全面實施提速增效,拓展更大發展空間。在收購原綠禾公司資產的基礎上,一期征地160畝、二期征地46畝,完成了一期工程1.8萬平方米織造廠房、4000平方米倉庫的建設,順利實施了35萬KV專用線路、206臺噴氣織機、80臺劍桿織機及配套設施的搬遷,并新上了50臺ZAX闊幅噴氣織機,實現了邊搬遷,邊投產,邊達效。二期、三期工程目前也全部竣工投產,現產能已達到18萬紗錠。目前新園區真正成了“雙山”二次騰飛的全新平臺。今年1至9月份雙山集團生產棉紗26892噸,坯布2216萬米,完成工業增加值780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3.88億元,入庫稅金2890萬元,在行業景氣度不高的情況下,主要經濟指標仍好于去年同期。
射陽縣政府對企業進行了多方面扶持,積極在高等院校與服裝企業之間穿針引線,讓校企之間實現無縫對接。通過雙向選擇有42名大學生找到了自己滿意的企業。此外,射陽縣還抓住春節期間農民工返鄉有利時機,抽調100多民機關干部,組織40多家規模企業,參加射陽縣企業用工暨返鄉農民工招聘會,開展春節招工活動。“這也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朱克榮”喜不勝言。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朱克榮帶領雙山集團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實現了一次又一次人生飛躍。現在,他又在思考著企業的下一步規劃:發展速度更快,工藝品質更高,實際績效更好,打造更高的“雙山”,譜寫更加恢弘的樂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