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紡企業掀起又一輪轉移熱潮
新疆成為轉移熱土
今年棉花價格屢創歷史新高,刺痛著棉紡企業的神經,棉花資源爭奪戰愈演愈烈。擁有得天獨厚棉花資源優勢的新疆,再次成為關注焦點,眾多棉紡企業到新疆投資建廠,掀起又一輪轉移熱潮。
棉紡產業的轉移集中在兩個地區:位于北疆的石河子和位于南疆的阿克蘇。石河子是新疆重要的棉花產區和紡織工業基地,先后引進了一批知名棉紡織企業。目前,石河子已建成投產和在建的棉紡織總規模近300萬錠,預計到今年年底,可形成年產棉紗20萬噸、家用紡織品800萬米、色織襯衣面料2000萬米、毛巾8300噸、服裝面料2000萬米的生產能力。今年9月,新疆石河子市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確定為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并獲“中國棉紡織名城”稱號。
阿克蘇盛產長絨棉,是中國著名的“長絨棉之鄉”。近幾年,已引進山東魯泰、浙江巨鷹、富宏、香港百隆、新疆縱橫等棉紡企業。阿克蘇將以棉紡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織布、印染、成衣制造等后續產業,同時抓好棉花產業鏈,努力打造棉產業集群,使阿克蘇成為新疆及至中國西部面向中亞至歐洲市場的重要的大規模、高技術、外向型的棉紡織產業基地。到2015年形成300萬錠的規模,建成由東部向西部轉移的樣板基地。
目前新疆棉紡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已逐步形成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奎屯、庫爾勒—尉犁、阿克蘇—阿拉爾、喀什五大紡織集群區域,發展勢頭良好,集群效應進一步顯現。
■ 新聞回放
8月29日,在“浙江—阿克蘇經貿洽談會”上,浙江潔麗雅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與阿克蘇地區一口氣簽下35億元的大單,擬在阿克蘇建立棉紡織項目。此次簽約項目包括年產3萬噸的毛巾生產基地和20萬錠毛巾特種用紗、線項目。
9月12日,山東如意集團和韓國三星物產(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資20億元的“如意紡”產業化項目在石河子舉行了奠基儀式。開建的“如意紡”產業化項目,包括年產600萬米高檔精紡呢絨項目,配套年產150萬套高檔西服項目,年產3000萬米高檔色織布項目,配套1000萬件高檔免燙襯衫項目。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0億元,利稅9億元,解決近5000人的就業。
9月18日,河南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與新疆阿拉爾市簽訂項目合作合同書,在阿拉爾工業園建設20萬錠紡織廠。河南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計劃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七團和阿拉爾農場共同出資4.51億元設立一家合資公司,公司將在2年內建成20萬錠的純棉精梳紗生產線。{page_break}
9月30日,廣東省最大的外貿企業——廣新外貿集團有限公司與新疆伽師縣人民政府以及廣州穗華服裝紡織品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共同投資在伽師縣工業園區建設年產20萬錠高端棉紡織生產研發物流中心。據了解,該項目是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重大投資援建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6.5億元,預計年銷售收入15億元、年創利稅2億元,首期10萬錠工程計劃2011年底建成。
12月6日,江蘇聯發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為充分利用新疆阿克蘇市的棉花資源優勢,其全資子公司海安聯發棉紡日前與新疆阿克蘇市人民政府簽訂投資棉紡項目框架合作協議,將在阿克蘇市紡織工業園區內投資新建20萬錠棉紡項目,總投資6億元。
政策引導推動產業轉移
每當談到我國棉紡業發展的優勢區域,新疆總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地區。新疆歷來就有發展棉紡織業的資源優勢,但是苦于缺少發展棉紡織業的技術、資金、人才等條件。同時,內地棉紡企業關注新疆的棉花資源,不少企業希望能到新疆發展。早在幾年前,溢達、雅戈爾等業內知名的企業就將分廠開到了新疆,這無疑是看到了新疆發展棉紡織業的潛力。
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要舉全國之力建設新疆。此前,3月29日至30日,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繼續加大中央對新疆支持力度,動員全國各地的力量,全面實施對口援疆工作。2009年出臺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內地與新疆的合作,建設新疆優質棉紗、棉布和棉紡織品生產基地,把新疆建成依托內地面向中亞乃至歐洲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加工基地和區域性國際商貿中心。這些政策的引導為新疆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為了更好地吸引內地企業到新疆投資發展棉紡織業,新疆當地采取了一系列優惠措施。新疆自治區政府提出,今后幾年,新疆將重點進行紡織城、園區和商貿中心的建設,鼓勵和引導“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而且有一定經濟規模”的項目和企業入住紡織工業城和工業園區。此外,在土地、項目建設管理、資金貸款、原料保障、能源供應、稅收等方面提供快捷、便利和高效的服務,加快吸引東部地區紡織產業轉移的進度。
新疆各地也加快了整合棉花資源的進程,為外地企業投資棉紡業提供保障。他們積極引導有條件的棉花收購加工企業向下游棉紡織產業發展,延伸棉花產業鏈。對新建或擴建棉紡項目的企業,按照生產規模、裝備水平配置棉花收購加工資源。鼓勵和引導棉紡企業與現有軋花生產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對暫時遇到經營困難的企業,給予流動資金貸款,并發揮好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作用,支持棉紡企業購進棉花,增加原料儲備。此外,新疆棉紡企業還加大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投資力度,各地政府鼓勵企業實施兼并重組,增強對中小紡織企業扶持力度等,增強內地企業來疆建立紡紗、織布及深加工生產基地的積極性。
■ 業界評論{page_break}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盡管我國棉紡織業產品結構經過近幾年調整有了很大改觀,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如原料及勞動力價格上升,紡織企業成本壓力增大,行業兩極分化趨勢明顯,企業效益提升乏力等,制約著行業的發展。由于成本上升和環境制約,我國紡織業已經出現產業轉移的趨勢。新疆作為西部產棉大區和優質棉生產基地,在新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背景下,已成為承接內地棉紡產業轉移的熱點地區。希望紡織經濟發展相對成熟的援建省市棉紡企業進一步了解新疆,在新疆投資建廠,加大針織、織布、服裝、家紡、印染及產業用紡織品的投資,在新疆形成一條完整的紡織行業產業鏈。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徐文英:新疆地處西部,是棉花大省和優質棉生產基地。內地尤其是東部地區產能相對過剩,投資環境的改變,用工費用的提高,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我國紡織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結構調整的歷史關鍵時期。這次國家大規模援疆,給新疆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會。我們希望紡織經濟發展相對成熟的援建省市動員本地有實力的紡織企業到新疆去投資建廠,加大針織、織布、服裝、家紡、印染及產業用紡織品的投資,先消化當地40多萬噸的棉紗,在新疆形成一條完整的紡織行業產業鏈,進而生產出附加值高的終端紡織產品,賺取更多的利潤。
產業轉移不是簡單搬遷
產業轉移不是簡單地將東部的設備搬到中西部去,企業要在轉移過程中實現產業層次的提升,使產業轉移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的契機。低水平產能轉移的例子不是沒有。上世紀90年代,在國家號召的“東錠西移”的產業大轉移中,有一些企業簡單地將設備轉移到新疆,經過幾年的實施證明,這些設備無一獲得利潤。對紡織行業來說,淘汰落后產能是產業提升進程的第一要務。而產業轉移正是企業淘汰落后設備的一次大好機會。
《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紡織行業產業轉移和承接轉移提出明確要求。鼓勵中西部“發揮優勢、積極承接”,但同時也要“嚴防低水平產能的轉移和擴張”。對于東部地區,在進行產業轉移時,也把“不能轉移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的技術和設備”作為承接的具體要求。因此,企業應充分利用產業轉移的機會引進先進設備,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
近幾年來,一大批優秀內地棉紡企業,如溢達、魯泰、雅戈爾、澳洋科技等20多家國內知名紡織企業落戶新疆,使新疆紡織企業素質整體上升。現在,新疆的新裝備已占總裝備臺數的80%,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幾年新疆紡織每年的效益突出,出口也大增。
然而,轉移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由于西部地區的產業配套環境與沿海紡織服裝企業云集的城市相比相差很遠,一些遠嫁的“媳婦”感到來到“婆家”的種種不適應。
首先是缺乏完整的產業鏈條。新疆雖然棉花資源豐富,但目前產業鏈條還不完整,如果生產出棉紗后不能在當地消化,仍要運回東部,反而增加了企業的物流運輸成本。另外新疆產業配套環境與沿海地區也有比較大的差距。這使得在西部的紡織企業在快速反應方面大打折扣,一些以“小批量、多品種、快交貨”為特點的企業在西部難展其才。
另外勞動力成本低,原是吸引沿海地區紡織服裝業向中西部轉移的要素之一,但事實是,未經培訓的當地勞動力很難適應企業生產的需要。人員流失、普通技工斷層、高級技工短缺,使先期來新疆投資的部分紡織服裝企業陷入“產品有訂單、生產無技工”的窘境。而隨著到新疆投資建廠的棉紡企業越來越多,“技工荒”在短期內仍將是他們必須面對的難題。{page_break}
■ 業界評論
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偉挺:新疆自然資源非常豐富,而且資源成本較低,新疆是國內發展棉紡織業成本最低的地區,是承接產業轉移的最佳區域。但在新疆發展的難點是人力資源相對匱乏。因此,在新疆投資不能是低水平設備和技術的轉移,必須實現高起點、高效益。
浙江雄峰控股集團董事長何興榮:新疆有豐富的棉花資源,煤、電價格便宜,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但企業切不可盲目轉移,盲目上項目,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銷售確定生產規模,更要注重建立銷售網絡。
北京京棉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馮麗明:石河子市能源競爭優勢非常顯著,企業整體裝備水平先進、現場管理水平高,這在全國棉紡織行業來說都很先進。要打造中國西部紡織城,石河子更需要注重產業鏈的延伸效應,注重在貿易、品牌、設計等核心力提升上下功夫,才能帶動整體效益的發揮。
青島即發盛寶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萬剛:石河子發展基礎好、政策足、后勁大,不少企業都瞄準了這塊發展寶地。如果石河子能夠在勞動力資源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必然會產生更多效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