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成本上漲 行情不斷波動——紡織業去庫存化調查
一邊是通脹猛虎嘶吼導致的原材料采購成本上漲,一邊是需求疲軟導致的產品庫存增加,夾縫中的眾多企業開始面臨產品庫存激增的難題。
時下,原材料成本上漲與產品庫存激增下,高成本負擔下的企業業績增速放緩的風險亦在不斷加大。如此形勢下,減少庫存甚至去庫存化的口號旋即響徹眾多企業上空。
而訂單式生產或是減少庫存的一種解決途徑。這在近日調查的淄博多家中小企業——“接受訂單—采購原材料—產品生產”——的運作模式中表現無疑。
一家企業的無庫存樣本
屢創新高的鋼鐵價格,讓眾多與之相關的企業不斷地“心跳加速”。而這其中,亦有著山東新世紀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的身影。
“今年上半年,鋼材價格一直是處于波動上漲的態勢。”5月13日,這家位于桓臺果里的公司采購部經理石寶永告訴本報。據石介紹,其公司以生產鋼結構為主,而鋼材正是其采購的主要原材料。
而在其長期關注的“我的鋼鐵”網上,“國內建筑鋼材價格在‘五一’突破2月中旬的高點,創下2008年10月份以來的新高”的表述無疑印證了石寶永所說的鋼價波動上漲的觀點。
值得注意的是,自3月份開始不斷上漲的鋼價并未讓石所在的公司加大對鋼材的采購力度。“一般情況下,企業不要求有多的鋼材庫存。”負責企業采購業務的石寶永表示,他們多是在產品合同簽訂后,通過相關的詢價后再進行鋼材的采購工作。
鋼材行情的不斷波動,亦讓上述企業的原材料采購業務較以前更為謹慎。“企業訂購了‘我的鋼鐵’網,隨時關注國內鋼企的價格走勢,以便隨時做出調整。”在石寶永看來,根據鋼價走勢而決定如何采購原材料,能夠盡可能的減少企業在成本上的支出。
與此同時,原材料的上漲亦不斷助漲著企業的產品價格。從“4500元-4600元/噸左右”,上漲至“5100元/噸左右”——這是石所在的企業產品在今年上半年的價格上漲曲線。
不過,產品售價的增長和市場需求的增加,并未讓這家企業增加產品的生產力度。 “企業都是根據訂單生產,訂單滿足生產后不會多接。”石寶永告訴本報,和其原材料幾無庫存一樣,企業的鋼結構產品亦無多余的庫存。
企業庫存隱憂
實際上,更多企業面臨的則是原材料采購成本上漲與產品庫存激增的雙重隱憂。
今年上半年,在通脹壓力愈發明顯下,隨著鋼鐵、棉花等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并一再突破人們此前的預期,企業的生產成本隨之不斷攀升。而上述石寶永所在企業亦面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尷尬局面。
其中,來自國家統計局淄博調查隊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淄博工業企業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購進價格景氣指數僅為36.6。“36.6”的景氣指數亦在顯示,多數企業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生產成本繼續呈現增加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通脹壓力愈發明顯下,加大原材料、中間品的采購雖是抵御通脹的有效途徑,但和山東新世紀鋼構一樣,多數企業并未盲目加大對原材料的采購。“棉花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太大,企業并不敢盲目地囤積原材料。”13日,高青一紡織企業辦公室人士告訴本報,其企業的棉花庫存一般能保證企業一個月的生產,“一旦遇到棉花降價,企業也可能面臨虧損”。
然而,上游成本攀升,下游需求不振下,眾多企業愈發面臨產品庫存激增的隱憂態勢。
據新近報道,截至3月底,滬深兩市上市公司賬面存貨金額已經高達3.53萬億元,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并創出歷史新高。
更為令人擔憂的是,產品庫存的激增,亦或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不穩定因素。14日,上海華然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咨詢顧問郝峰告訴本報,產品庫存的增加,占用了各類資源,如資金、人員、庫房以及其他資源,“極大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率,生產成本大大提高,企業流動性不足。”
如此一來,為謀求企業在眼下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下的發展,眾多企業開始轉到如何作答——“是否去庫存化”——這道問答題的軌道上來。
去庫存化思辨
去庫存化,或成為眼下部分企業改變經營情況的選擇。
對此,國內券商中信證券亦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企業未來業績變動方向主要看能源價格以及制造業去庫存速度。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企業去庫存化過程中,“企業利潤增速放緩的風險就會明顯加大。”華然投資咨詢告訴本報。因此,在通脹壓力趨大和產品需求疲軟因素下,如何去庫存化,亦或如何避免產品過多庫存化,更值得引發企業管理人士的思考。
在近日調查的包括山東新世紀鋼構在內的多家淄博中小企業中,多是采取“接受訂單—采購原材料—產品生產”的運作模式。而這亦為其他企業提供了一種借鑒方式。
“現在通脹非常厲害,原材料價格波動大,企業面對每一個訂單都必須做好前期工作,抓緊時間生產。”13日,石寶永告訴本報。和石寶永所在的企業一樣,位于淄博沂源的山東沃源新型面料有限公司亦是采取了訂單生產的模式,來抵御棉花價格高漲和市場形勢趨艱的雙重壓力。
“企業產品沒有庫存,產銷平衡。”13日,該公司供應科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其所在企業全部是訂單生產,“沒有訂單就不做,減少市場風險。”而對于近期棉花價格處于回調態勢,上述供應科人士表示,“棉價雖然下降,但因為看不清市場走勢,還是不敢購買太多。”
而在企業去庫存化過程中,華然投資咨詢告訴本報,在企業高庫存壓力下,實現庫存軟著陸、維持穩定發展成為企業的焦點。
“企業可通過促銷、擴大三四級市場的銷售來消化庫存。”華然投資咨詢認為,此外,企業亦可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統、建立完善的物流體系等措施,提高生產銷售計劃的準確性、預見性。
可以預見的是,在通脹猛虎不斷嘶吼和產品銷售疲軟的時下,或有更多的企業走上去庫存化道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