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商業模式解讀:順豐的輕與重
在嘿客誕生之后,很多人給予了高度關注。在不久前中國連鎖協會的2015便利店大會上,中國連鎖協會秘書長裴亮在主題發言中專門提及了嘿客。原因不言而喻,在做便利店的零售業同行看來,順豐也是個可怕的對手。
2014年底嘿客減緩了開店的速度,但是即便如此,到2015年5月,經過調整的嘿客仍舊接近2700家。用這個規模與中國連鎖協會發布的《2014主要連鎖便利店企業發展情況》對照,嘿客除了落后中石油、中石化的便利店品牌(昆侖和易捷都是上萬家的規模)以及本土便利店之王美宜佳(6390家)之外,在門店數上已經傲視群雄,如果嘿客上榜,可以名列第四。通俗點說,著名便利店品牌全家和7-ELEVEN在中國的大陸門店即使合體,也追不上嘿客的總數量。
無論如何,在一年之內開出了如此多的門店,這種拓展速度與資本實力本身就令人咋舌。李東起也說:“大家可能會問,你這一年到底怎么樣,我認為那是嘿客1.0階段,這個階段我們非常努力地去開店,而且證明了我們有這個能力,我們可以一天開50家店。”
有人不看好順豐的模式,最出名的代表或許是社區001創始人邵元元。一般認為,互聯網思維一定是讓公司越做越輕,而在他看來順豐的模式顯然太重了。邵元元曾經這樣描述社區001,“這是一個輕物流。”因為社區001自己不做采購,不做供應鏈,也不做倉儲,這些都通過與人合作完成,“我只是去解決最末梢的精準配送。”
但也有人認為,順豐如此之重,是有道理的,四川成都的一位便利店從業者就指出,起初京東曾經雄心勃勃推出一萬家便利店合作計劃,讓便利店成為京東的社區觸角,但是后來不了了之,原因之一就是合作的模式根本不可能提供最優的服務。不同企業之間的磨合和對接是需要成本的,這種成本最終會影響到顧客的體驗,“我需要新鮮的水果蔬菜,上午下單,你下午才送到,最后消費者罵的是便利店。”這樣一折騰,便利店也沒有動力了。
事實上現在的順豐商業經過多次試錯走了一條折中的路線。除了順豐優選仍舊堅持生鮮的直采外,順豐也不想更多介入采購,這一點是和社區001一致的。“嘿客肯定是平臺化的,嘿客沒有一個商品是我們采銷的。優選你也會看到它越來越平臺化了,我認為這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路徑問題。”李東起強調說。
他指出,順豐優選最早通過生鮮切入做自營直采是引流的考量。“我最早做優選的時候,找別人談別人都不理我的,我只能找到二批(指批發商),三批,現在有大量的商家找來問能不能上優選。一開始我要建一個東西,大家不會來的,當我們通過從生鮮和冷鏈上的突破,優選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客戶認可,我們自己的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對商品和供應商的服務更完善后,實際這個機會已經出現了。”不過他也指出,對于一些非標準化的商品,或者用戶對品牌依賴較高的,會繼續直采,比如荔枝。
這樣一來,平臺化的順豐優選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孵化者,比如順豐不久前上線了順豐海淘業務。“對于海淘實際我們也是平臺,順豐海淘對我來講,就是商家之一,是一個大客戶。”李東起舉例說。
事實上,此時的順豐商業轉型路徑,已經越來越像一個傳統零售企業的轉型路徑。一方面它要擁抱互聯網,另一方面,它要設法將其線下的資源盤活,對于順豐而言,這資源不僅意味著4000萬對順豐品牌有一定認知度和忠誠度的用戶,還包括一萬多個順豐速運的營業網點和兩萬多個合作網點。
“我們線下比線上厲害得多,不論是引流成本、銷售能力、促銷能力都比線上強得多,這個也是我們這么多年積累下來的能力。我們大網的收派團隊,還有上萬個營業網點,這些能力一旦調動的話,對商家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實際我們可以精準匹配。”李東起指出。也正因為此,順豐顯然要在“重物流”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不過,按照這樣的發展思路,一方面可以實現順豐商業與母體順豐速運的發展協同,但是另一方面,這仍舊是在發揮B2B業務的傳統優勢,距離王衛設想的后臺高度統一,前臺高度靈活的“廣東早茶模式”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目前王衛似乎還是有足夠的耐心讓順豐商業這個“巨嬰”去成長,他曾經表示,一個新項目能否上馬,他只看兩個東西,一是能否為員工帶來持久利益,幫他們實現價值;二是這種做法是否影響服務質量。兩個指標都有一票否決權,達不到要求就中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