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網易嚴選身上這些無印良品的“標簽”
性冷淡風越來越紅,除了無印良品,還帶火了其他一些蹭畫風的小伙伴……比如,被稱為“平價版無印良品”的網易嚴選。
這款網易旗下主打原創生活類商品的自營電商平臺,2015年11月推出后一路躥紅,通過百度指數可以看到,網友對這網易嚴選的關注度持續攀升,尤其是雙11期間,搜索熱度達到一個新峰值。

圖片來源:百度指數截圖
關注度的快速增長也轉化成了銷售數據。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截至9月底,網易嚴選注冊用戶增加至3000萬,月均流水已達6000萬元并保持每月千萬級別的速度增長。
業績雖亮眼,但誕生時起“山寨”的爭議就一直圍繞網易嚴選,尤其是與無印良品的撞臉,被眾多網友吐槽為“復刻”。DT君隨意對比下這兩家的名片盒和筆盒……確實傻傻分不清。

圖片來源:網易嚴選官網和無印良品天貓旗艦店截圖
當然,僅憑主觀感受舉例論述并不是DT君的style,要搞懂網易嚴選身上這些無印良品“標簽”,老規矩,先扒數據。
看品類,大家都是賣生活雜貨的
1980年無印良品首次在日本亮相時,兜售的商品僅限于衛生紙及速溶咖啡等40種日常消耗品和食品。創立次年,店鋪內的商品種類加上服飾共計101種,達到了三位數,現在這家公司覆蓋的商品種類已超過7000種。
36年后,網易嚴選在互聯網上誕生。不到一年時間,覆蓋的商品類目幾乎就和無印良品齊平。至2016年12月,網易嚴選網站上出售的生活雜貨、服裝配件和家具等類目下共計有商品超過700種。
對比兩個品牌各類目商品數量占比可以看到,生活雜貨和服裝配件都是兩家的主打類目,商品數量占比之和超過半數。

結構雖然神似,若是細看產品體系,平心而論還是有不少差異。
比如,美容保養商品在無印良品產品體系中的占比高于網易嚴選,除了美妝護膚工具和精油香薰,價位較高的美妝護膚用品、洗發和身體護理用品等嚴選目前還未涉及。
因為兩個品牌誕生于兩個口味偏好不同的國家,兩家兜售的食品類型也頗為不同。
相比無印良品偏西式和日式口味的零嘴和速食,網易嚴選更愛兜售的是國民看劇必備的炒貨,還有嚴選老板丁磊精心飼養的新鮮黑豬肉……
看畫風,從實物到廣告頻頻撞臉
雖然具體的細分商品類型有出入,但兩個品牌畫風有多像?
在網易嚴選官網上,從網站整體風格、產品簡介頁面設計到產品本身的設計,都透露著濃濃的性冷淡風,這,很無印良品。
不信,DT君就以其中兩個類目商品涉及的主要材質和顏色為例,帶你瞅瞅他們究竟有多相像?

在服飾配件類目中,兩者商品的材質主要集中在棉、氨綸、羊毛和聚酯纖維等紡織材料上。
略不同的是,相比而言,嚴選這邊更愛使用莫代爾(人造纖維),無印良品出鏡率較高的亞麻材質則顯得更貼近“自然”。
顏色上兩個品牌的口味如出一轍:嚴選服飾配件的主色調分別是黑、灰、藍、藏青和粉色,無印良品則是灰、黑、藍、藏青和白色。
再看稍大件的家具,從原木材質到自然配色,又差不多是一個調調。
“自然、當然、無印”是1983年無印良品發表的廣告詞,基于“自然材質當然沒有商標”的思維在它的產品材質和配色中你也能感受的到。這也是網易嚴選所踐行的,至少,它的大多數商品也不印任何商標。
無印良品的設計在業界一直頗有口碑。在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眼里,無印良品的設計可以用一個“空”(Emptiness)字來概括。
“空”不等同于“簡單”,他認為無印良品并不是單純地去除多余的裝飾以求外觀的簡介,也不是一味地追求現代感,是要創造一種終極的“空”,在使用方法和商品形象上沒有任何限制,而具有包容力的留白也是越多越好。
你可以通過商品海報直觀感受這種設計理念,以及……網易嚴選類似的畫風:

圖片來源:網易嚴選和無印良品官網
{page_break}好的生活,比你更便宜
36年前,無印良品打著“因為合理,所以便宜”的口號問世。
通過秉持選擇優質原材料、不斷改良生產工藝、商品采取簡約包裝等理念,無印良品希望省去民族品牌商品(簡稱NB)在制造銷售過程中造成的浪費,向消費者提供“品質絕不低于NB產品,而價格低于NB產品三成”的商品。
最能代表這種價值觀的,是無印良品早期代表商品“香菇片”的故事。
考慮到消費者烹飪時香菇終歸要被切碎,無印良品在制作工藝上直接省去了挑選統一香菇形狀這一步驟,從而降低了成本,提供給消費者更便宜、卻品質不錯的香菇。
所以,在日本消費者眼中,無印良品是既有魅力又便宜的商品。只不過,由于價格敏感度和支付能力不同,日本人眼中的便宜,在中國消費者眼中卻并不一定成立。
網易嚴選的口號和無印良品也很神似,叫做“好的生活,沒那么貴”——事實上他們也確實做到了。對比網易嚴選和無印良品的商品價格可知,后者商品的整體均價(按類目加權所得)比前者貴了約四成。

在價格差異最大的服飾配件上,無印良品的服飾配件均價幾乎是嚴選的2.5倍。考慮到食品等個別類目下存在的產品形態差異較大的因素,也存在網易嚴選某類目商品均價更貴的情況。
裸眼對比,你也可以感受到這種價差。比如在嚴選購置一套秋衣秋褲的價錢,或許在無印良品只能購買一條秋褲。

圖片來源:網易嚴選官網和無印良品天貓旗艦店
對比兩個品牌各類目下最高人氣單品也可以發現,無印良品的人氣商品價格幾乎都要高過網易嚴選。

撞款不撞價背后:與制造商不得不說的秘密
能比以“合理、便宜”為追求的MUJI還便宜四成,不得不提這背后網易嚴選的選貨模式,DT君曾在《“網易嚴選”做了個低價高質的電商,但山寨感怎么破?》中詳細介紹過。
網易嚴選的模式本質是一名優秀的采購人員,找到國際大牌的中國制造商來訂制產品,摒棄品牌溢價,提供與大牌同品質、卻價格更低的商品。相比無印良品通過改良生產工藝、商品采取簡約包裝等方式降低成本,網易嚴選的套路在性價比的路上走得更遠。
而這個模式能夠玩轉,很大程度要歸功于背后這批國際大牌的中國制造商。

在網易嚴選每個類目下,幾乎都能看到這個領域國際大牌制造商的身影。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在網易嚴選的產品體系中,國際大牌的制造商生產的商品數占比約達到總數的43.61%,接近半數,其中以服裝配飾類目下涉及的大牌制造商數量和占比最高。
無印良品的中國制造商,自然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其品牌制造商生產的商品占嚴選商品總數比重約6%,無印良品也是“涉及”網易嚴選商品數量種類最多的大牌。
你可能要問了,6%占比而已,為何其他非無印良品制造商的產品,也濃濃MUJI風?這,或許只能說是網易嚴選對無印良品設計風格的極致“欣賞”了。

這種選貨模式也是網易嚴選面臨的爭議之一,DT君這里不做法律評價,只是想感嘆一句,作為一個優秀的“采購中介”,網易嚴選可真是充分挖掘了中國制造業資源稟賦。
網易嚴選與制造商的合作可謂互惠互利。一方面,這些制造商成為了網易嚴選商品品質的背書;另一方面,網易嚴選也在為這些傳統意義的“代工廠”提供新的生存路徑,甚至利用電商平臺收集到的消費數據幫助制造商們改造供應鏈。
{page_break}網易嚴選,選對了時機?
有意思的是,網易嚴選和無印良品都誕生于國家經濟增長放緩時期。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日本經濟增速開始下滑;現在,中國也正在經歷GDP增速放緩的“新常態”。通常在這樣的階段,國民消費觀念會趨于理性,高性價比、無品牌或沒有品牌溢價的商品更為走俏。
同時,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從歐美及日本的發展經驗看,“無品牌”(NOLOGO)趨勢往往出現在人均GDP達到2.5萬美元的階段,無印良品就誕生于日本東京首都圈逐步進入人均2.5萬美元門檻的時期。
對應到中國,目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人均GDP正逐步接近該階段。而從百度指數上網易嚴選的關注人群畫像來看,也確實多來自這些一線城市。

在這些人均GDP接近2.5萬美元的城市,整體收入水平讓人們有了追逐更高品質生活的基礎,而房價等高昂的生活成本,又讓越來越消費者在尋求無印良品所倡導的那種“合理”、“便宜”。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個從產品細節到品牌審美處處致敬無印良品,但還能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網易嚴選出現了……
最后多說一句,DT君無意在法律和道德上評價網易嚴選,更關心的還是這個“爆款”電商背后的商業邏輯與社會變遷,這里只是借數據來與大家分享對網易嚴選走紅的一點觀察和思考,歡迎理性交流。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