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當代、翠微、晨曦:從細節入手
去年4月,沃爾瑪要求與其合作的10萬家供應商必須在5年內建立碳足跡檢驗機制,并將按照供應商執行、貫徹的程度,對商品進行分級,或貼上不同顏色的標簽予以區別。也就是說,碳足跡嚴重的商品將接受消費者的公開評議。
國內的各大商場也正在實行著自己的低碳行動。不過,由于目前國內商場大多采用聯營模式,商場與品牌商的低碳營銷并不能有效融合,各自作戰居多。
當代、翠微、晨曦:從細節入手
通過在商場內部員工中間宣傳環保理念,關注細節,以實際行動推進節能降耗工作。號召員工每周少開一天車、教育員工節約用水用電、辦公用紙使用再生紙、回收隔夜開水再利用等等……北京的傳統商場在踐行“低碳生活”方面,大多從細節入手,從自身管理入手。
翠微大廈宣傳主管韓云向記者介紹說,商場員工中原有100多人都開車上班,從今年4月1日起,公司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等低碳出行方式。這樣做還為了把停車位空出來,讓位給顧客。
作為北京傳統商場的典型代表,當代商城早在2005年就將“打造綠色商城”寫入了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當中,并將節能降耗指標作為企業經營指標考核的重要內容。當代商城在“限塑令”發布前就開始倡導使用環保型無紡布購物袋,并向自己的會員顧客免費發放自行設計的環保購物袋。同時,當代商城將三年內有償提供塑料購物袋的成本所得捐獻給中國環保組織,支持環保事業。
倡導綠色消費理念是近幾年來北京市很多商場一直在做的事情。當代商城在引導顧客低碳消費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和努力,比如堅持公益事業投入,每年定期舉辦環保宣傳周,組織環保商品展覽及推廣活動,資助環保組織等。在今年的3月27日,當代商城、望京嘉茂購物中心等商場都參加了“地球一小時”全球行動。當代商城更組織了以倡導低碳消費為目的的“低碳你我他——燭光購物”專場活動,在當代商城總部及石景山分店放置了低碳排放計算器,組織自己的員工作為志愿者向顧客宣傳低碳生活理念,在消費者中間產生了不錯的反響,得到了消費者的支持。
翠微大廈、當代商城商城近幾年不斷加大環保資金投入,進行技術革新和改造,加裝空調節電裝置和節水裝置,通過分時段分樓層供冷供暖來最大限度節約用電,減少碳排放。
晨曦百貨也從細節上做工作,如電梯在開店前2分鐘開啟、減少店內照明、關閉辦公區不必要的照明設備、員工離開座位隨手關電腦屏幕、辦公室無人隨手關燈、采用辦公無紙化,使用網絡辦公、盡量減少公務用車。
Gate新中關:整合資源踐行低碳生活
與傳統商場相比,北京新興的購物中心則更善于整合品牌商、環保組織等有效資源,宣揚環保理念,踐行低碳生活。4月24日,Gate新中關購物中心舉辦了“綠活大行動”活動,活動當天,Gate新中關聯合了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共同宣揚“低碳生活”這一綠色主題。通過環保產品展示、義賣、低碳知識問答等豐富的形式與消費者形成互動。義賣所籌得的款項都將捐贈給自然之友作為今后環保活動的經費支持。
今年4月1日起,Gate新中關購物中心開啟“綠活購物季”主題活動,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來Gate新中關購物,就能獲得Gate新中關購物中心與自然之友組織共同推出的綠活公交卡貼一枚和限量版環保袋一個。
在四月Gate新中關的“綠活購物季”活動中,各大時尚品牌所展現出的環保力量也同樣不容小覷。鱷魚品牌推出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限量款T恤;速寫作為時尚男裝品牌始終采用天然染料,減少污染;喜歡愛的飾品從原料上全部采用天然材質;A&I的包保證能用十年不破損,也迎合了低碳的理念。鱷魚、歐舒丹、esprit、swatch、A&I,、喜歡愛、速寫、L&R、A&I、蒂奇諾等眾多品牌提供旗下的環保產品參與展示與義賣。
建立綠色通道有賴于“理念”的形成
晨曦百貨市場部經理張潔認為,“環保綠色通道”的建立需要品牌商、消費者、商場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但品牌商是起主導作用的,消費者是被動的。翠微大廈宣傳主管韓云則認為,低碳生活有賴于全社會環保意識的提高,這是根本。
當代商城李蕾則有更深的理解。“環保綠色通道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綠色產業鏈的搭建,在這一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并不單純決定于品牌商、消費者或是零售商某一環節。”李蕾認為,整個產業鏈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生產環節由于受我國能源結構的影響,要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方向發展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努力,比如新能源的開發、技術創新和改造等等;在銷售環節,包括零售商和消費者,能夠影響環保綠色通道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理念”。
“對于零售商來說,是銷售理念,對消費者而言,就是消費理念。是否宣傳、倡導并最終在整個社會形成低碳環保理念,使之成為自覺意識,這個是最重要的。”李蕾認為,零售商可以成為環保生活方式的倡導者,通過與生產商合作,來鼓勵消費者持續地購買低碳產品,消費者將低碳消費作為追求更美好生活的途徑,反過來又促進生產和銷售環節提供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產品,整個產業鏈的低碳環保目標才有可能實現。
國內的各大商場也正在實行著自己的低碳行動。不過,由于目前國內商場大多采用聯營模式,商場與品牌商的低碳營銷并不能有效融合,各自作戰居多。
當代、翠微、晨曦:從細節入手
通過在商場內部員工中間宣傳環保理念,關注細節,以實際行動推進節能降耗工作。號召員工每周少開一天車、教育員工節約用水用電、辦公用紙使用再生紙、回收隔夜開水再利用等等……北京的傳統商場在踐行“低碳生活”方面,大多從細節入手,從自身管理入手。
翠微大廈宣傳主管韓云向記者介紹說,商場員工中原有100多人都開車上班,從今年4月1日起,公司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等低碳出行方式。這樣做還為了把停車位空出來,讓位給顧客。
作為北京傳統商場的典型代表,當代商城早在2005年就將“打造綠色商城”寫入了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當中,并將節能降耗指標作為企業經營指標考核的重要內容。當代商城在“限塑令”發布前就開始倡導使用環保型無紡布購物袋,并向自己的會員顧客免費發放自行設計的環保購物袋。同時,當代商城將三年內有償提供塑料購物袋的成本所得捐獻給中國環保組織,支持環保事業。
倡導綠色消費理念是近幾年來北京市很多商場一直在做的事情。當代商城在引導顧客低碳消費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和努力,比如堅持公益事業投入,每年定期舉辦環保宣傳周,組織環保商品展覽及推廣活動,資助環保組織等。在今年的3月27日,當代商城、望京嘉茂購物中心等商場都參加了“地球一小時”全球行動。當代商城更組織了以倡導低碳消費為目的的“低碳你我他——燭光購物”專場活動,在當代商城總部及石景山分店放置了低碳排放計算器,組織自己的員工作為志愿者向顧客宣傳低碳生活理念,在消費者中間產生了不錯的反響,得到了消費者的支持。
翠微大廈、當代商城商城近幾年不斷加大環保資金投入,進行技術革新和改造,加裝空調節電裝置和節水裝置,通過分時段分樓層供冷供暖來最大限度節約用電,減少碳排放。
晨曦百貨也從細節上做工作,如電梯在開店前2分鐘開啟、減少店內照明、關閉辦公區不必要的照明設備、員工離開座位隨手關電腦屏幕、辦公室無人隨手關燈、采用辦公無紙化,使用網絡辦公、盡量減少公務用車。
Gate新中關:整合資源踐行低碳生活
與傳統商場相比,北京新興的購物中心則更善于整合品牌商、環保組織等有效資源,宣揚環保理念,踐行低碳生活。4月24日,Gate新中關購物中心舉辦了“綠活大行動”活動,活動當天,Gate新中關聯合了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共同宣揚“低碳生活”這一綠色主題。通過環保產品展示、義賣、低碳知識問答等豐富的形式與消費者形成互動。義賣所籌得的款項都將捐贈給自然之友作為今后環保活動的經費支持。
今年4月1日起,Gate新中關購物中心開啟“綠活購物季”主題活動,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來Gate新中關購物,就能獲得Gate新中關購物中心與自然之友組織共同推出的綠活公交卡貼一枚和限量版環保袋一個。
在四月Gate新中關的“綠活購物季”活動中,各大時尚品牌所展現出的環保力量也同樣不容小覷。鱷魚品牌推出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限量款T恤;速寫作為時尚男裝品牌始終采用天然染料,減少污染;喜歡愛的飾品從原料上全部采用天然材質;A&I的包保證能用十年不破損,也迎合了低碳的理念。鱷魚、歐舒丹、esprit、swatch、A&I,、喜歡愛、速寫、L&R、A&I、蒂奇諾等眾多品牌提供旗下的環保產品參與展示與義賣。
建立綠色通道有賴于“理念”的形成
晨曦百貨市場部經理張潔認為,“環保綠色通道”的建立需要品牌商、消費者、商場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但品牌商是起主導作用的,消費者是被動的。翠微大廈宣傳主管韓云則認為,低碳生活有賴于全社會環保意識的提高,這是根本。
當代商城李蕾則有更深的理解。“環保綠色通道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綠色產業鏈的搭建,在這一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并不單純決定于品牌商、消費者或是零售商某一環節。”李蕾認為,整個產業鏈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生產環節由于受我國能源結構的影響,要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方向發展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努力,比如新能源的開發、技術創新和改造等等;在銷售環節,包括零售商和消費者,能夠影響環保綠色通道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理念”。
“對于零售商來說,是銷售理念,對消費者而言,就是消費理念。是否宣傳、倡導并最終在整個社會形成低碳環保理念,使之成為自覺意識,這個是最重要的。”李蕾認為,零售商可以成為環保生活方式的倡導者,通過與生產商合作,來鼓勵消費者持續地購買低碳產品,消費者將低碳消費作為追求更美好生活的途徑,反過來又促進生產和銷售環節提供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產品,整個產業鏈的低碳環保目標才有可能實現。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