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女們的今天和明天
成名似乎就是一夜之間的事兒,然而演藝圈的殘酷也在此。在快女舞臺上風光無限并不代表在演藝圈就能游刃有余,翻看這幾年的娛樂報道不乏坎坷和血淚,快樂女聲們走下選秀舞臺,有人歡喜有人愁,迎接每個人的并非都是一條坦蕩的星光大道。
盡管從2006年起就不斷有人預言“選秀將死”,雖然也有自身各種瓶頸的影響,快女選秀卻始終沒有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今年第八年了,在新一屆《快樂女聲》卷土重來的時候,我們制作了這個快女選秀專題,將鏡頭放回到那些快女代表人物身上,與讀者分享她們的所得所失,并且探究快樂女聲發展面臨的各種挑戰,我們衷心希望當代娛樂大業中,能繼續保有一塊草根舞臺,它是大眾娛樂不可或缺的陣地,快樂女聲不僅讓女生快樂,也讓每一個人都快樂,因為這就是草根們的快樂。
不管是“超女”也好,“快女”也罷,自從2005年達到頂峰之后,“超女”、“快女”已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和收視率的綜藝選秀節目。無論你是否喜歡,每年夏天,你都不能忽視這場真人秀活動的存在,而且是轟轟烈烈地存在。
“快女”是否也有七年之癢呢?到如今,這檔節目究竟給中國內地流行樂壇帶來了什么?那些“超女”和“快女”,是否都已經實現了自己的明星夢?
其實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這么多屆辦下來,真正成名的快女不過十余人,真正在樂壇擁有一席之地的也不過幾個人而已。而更多的“超女”和“快女”,則已經進入了被人遺忘的角落。若是不信,誰還能完整地說出第一屆“超女”前三名的名字,誰又還記得當年的亞軍王媞呢?即便是當時火得一塌糊涂的安又琪和張含韻,如今在歌壇也并不屬于活躍人物。
樂壇是殘酷的,而選秀節目更不是包治百病的神丹,有可能每年夏天肆虐之后,除了把一些老歌重新唱紅,除了集體出現一堆稚嫩的新面孔之外,并沒有真正給樂壇留下什么起到決定性推動作用的東西。而能夠通過“超女”、“快女”真正成為大明星、真正取得既得利益的,畢竟還是少之又少。
七年以來,辦了四屆,每屆都有十強,而在這40位十強選手中,真正躋身內地樂壇一線的“超女”,也只有李宇春和張靚穎,她們是這檔節目選手們最好的代表。那一屆的周筆暢,如今讓人快認不出來,中性風已經完全改變,因為走同樣的路線實在無法超越李宇春。何潔甚至至今能讓人記住的似乎只剩下緋聞了。而她們所參加的2005年的《超級女聲》比賽,也是迄今為止最為火爆、影響力最為巨大的一屆。支持自己喜歡的“超女”的歌迷們走上街頭游行,在許多城市最繁華的商業街區為他們支持的“超女”拉票,而手機短信投票則創造了數億元人民幣的利潤。那也是不可能被復制的中國真人秀節目的巔峰。
2006年出現了“超女”比賽至今被認為最會唱最能唱的譚維維。而即便拿到了包括華語傳媒大獎“內地最佳女歌手”這樣的獎項,她在歌壇也僅僅能算作二線,參加“超女”比賽,除了改變了她之前不為人知的尷尬事實之外,給她帶來的東西其實很有限;而從某個角度看,“超女”這一標簽甚至制約了她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她很難算是“超女”的既得利益者。
數來數去,真正能通過“超女”、“快女”的舞臺實現了明星夢的選手,其實真是鳳毛麟角。在普通大眾拿著曼谷的薪水卻面對著巴黎的消費的北京,真正能夠通過“超女”比賽后做歌手工作賺的錢買得起房和車的“快女”、“超女”,也就是只有幾個而已。即便是已經簽約和發過片的“超女”,絕大多數人都還是租房。甚至更大多數的沒有機會發片的“超女”,在過了一把癮之后,如今早已不知所終。盡管鼎盛時期“超女”的藝人經紀公司天娛曾有數百位藝人,但其成才率也是有限。大多數的“超女”和“快女”,都在比賽結束后便與天娛解約,就像參加了一次夏令營一樣,夏天結束了,她們又該干嗎干嗎去了。所以,對于這個舞臺,“超女”、“快女”們不必太留戀,畢竟真正的成功者其實只是極少數;對于那些心存向往的女孩來說,如果你真的很想去參加這個節目,不要抱著太多的功利目的,畢竟成為大明星不是一件那么簡單的事兒;而對于看客而言,更無須太較真,畢竟它只是一檔娛樂節目,如果那些女孩給電視機前的你帶來了娛樂的快感,便已足夠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