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達人 教你正確看待性價比
正確看待性價比
記得某國內企業老板曾在一次采訪中得意夸口:如果有一天我能收購XX品牌(某一線奢侈品牌),我肯定會把它賣成白菜價,讓所有老百姓都買得起。這個事情當初在業內,是被當成笑話看的。“如果他的目標是把所有奢侈品變成白菜,那么奢侈品這個詞也沒有意義了。”一位業內朋友說,“任何領域,有些東西的存在本身就不是為所有人服務的,我們應該正視這個現象。”
之所以舊話重提是因為最近與某經銷商一次的聊天。他經營一個國內品牌,還算發展不錯,價位兩三千左右,不算便宜。他忿忿不平地說:“為什么面料和款式差不多,那些大牌就能賣我們幾倍的價錢?其實他們的很多衣服國內企業都能夠生產出來的,性價比高多了。”沉默了1分鐘,我還是給了他一個有些打擊的回復:“當然有差異,撇開歐美,日本一些品牌的設計領先我們太多年。即使你能模仿到幾乎一樣,但依然是模仿,模仿的價值無法與原創相提并論。”
人們的消費活動中,經常會出現一個詞“性價比”。顧客到商家都覺得這似乎是評判消費合不合算的不二標準。“我花500元能買到一件不錯的T恤,為何要掏1000元去買那件款式差不多的呢?僅僅因為衣服上有一丁點幾乎都看不出來的手工編織嗎?”有人會這樣說。
其實“性價比”并不只是物料成本概念,比如這件衣服用了什么面料什么線,還有人工、稅費等財務成本,還應該包含品牌、消費體驗等精神愉悅層面的東西。一個反向例子是前些年萬人血拼的年代,人們算血拼成本時往往只是算錢的成本,其實時間、精力、環境、機會等都是成本,算上這些,是賺是賠就很難說了。性價比也是如此。有些大牌價格高,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因為有好的設計。它包含的是設計師的諸多努力,包括他付出的教育成本,個人的成長經歷,勤懇花費在專業上的時間等,更何況越往高處,提升越不容易,一個小小的突破都得付出幾倍努力。這些因素都應該體現在他的商品價格上,從而鼓勵有才能的人能繼續創作。“我愿意花高價錢買高端設計師服裝,除了設計,最重要的是因為他們的作品飽含經歷和創意,在潛移默化中改善人的氣質和審美,這是一種值得的長期投資。我覺得,這才是對性價比的正確理解。”這是一位業內人士的觀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