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消費者喜歡的 “單品爆款”是如何成功的
當我們說到如何取悅消費者時,大部分人可以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是:“提高消費者的利益,降低消費者的成本”—如果消費者能夠付出更低的成本買到更好的東西,他們自然就會選擇你的商品。為什么很多公司能夠靠“單品爆款”取得了成功?
很多公司覺得“多即是好”,給消費者提供無數種選擇。他們在開發產品時糾結什么是最好的選擇,最終發現難以決定。因此最后把這個“艱難的決定”留給了它的消費者,從而造就了復雜的產品線和五花八門的顏色。這些公司還認為這“賦予了消費者自由”,而實際上這只不過剝奪了他們的大腦,讓消費者選擇的過程變成“痛苦的過程”。
有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
研究人員擺出一系列昂貴的果醬,并向消費者提供試吃機會,同時發給每個人折扣券,讓他們可以以低于市場的價格買到果醬。實驗分為2組,一組有6款果醬,另一組有24款果醬,全部都可以任意購買。
最后研究者發現,在提供6款果醬的組中,有30%的試吃消費者選擇了購買;而在提供24款果醬的組中,只有3%的人最終選擇了購買。
為什么呢?
因為更少的選擇意味著更低的決策成本。在6款果醬的組中,消費者只需要比較6種口味并迅速通過排除法就可以做出判斷,決定自己究竟買哪一種。
但是在24款果醬的組中,消費者總想“下一款是不是比這一款好一點?”,總想做出“最優決定”,結果在比較完24款果醬之前,他們就消耗了大量的大腦精力。最后出于節約精力的需要,他們索性放棄了購買。
對這些消費者來說,費力做決定的痛苦已經超過了購物所能買到的“好心情”。而且,選項太多反而讓最后那個被選中的商品魅力大減—我們總在想“沒選上的那一款是不是更好一些”,這讓我們越來越懷疑自己的決定,甚至最后退貨了事。
過去,我們把“成本”簡單地等同了“價格”,但是實際上,消費者為購買一個產品付出的成本遠遠不止于價格。為了使用一個產品,消費者 付出的成本可能有:一筆錢(價格)、一個決定(仔細比較各種商品)、付出購買行為(跑去購買或者跑去拿快遞等)、一次學習(學會怎么使用)。
{page_break}
這些消費者成本所對應的產品屬性是:價格、選擇便利、購買便利、易用性。
這些產品屬性又對應的營銷策略是:降價促銷、減少品類、渠道策略(比如線下是多開店,線上是物流、支付體系等)、提高易用性。
在過去的商業策略中,我們一直倡導“價格為王”、“渠道為王”,最近也一直說“通過交互設計提高易用性”,但是很少有企業真正做到減少消費者的“選擇成本”。
那么如何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呢?
至少有這些做法:
1,減少選擇,限制你的消費者
大量的研究證明,如果消費者面臨的選擇需要經過權衡才能確定,并且選項之間相互沖突(選了A就不會選B),那么所有選項的吸引力都會明顯降低。
2,直接告訴消費者:你應該做什么。
即使本來應該由對方決定的東西,你也需要提供一個指示,以降低別人的選擇成本。一個“明確的指示”,可以讓別人減少選擇成本,從而可以“毫無顧忌”地做某件事。
3,不要迷戀不靠譜的“市場調查”
人們經常高估自己對“差異化”的需求,消費者往往傾向于認為自己總喜歡新潮產品和不同的口味,但是這種預計往往是不準確的,作為營銷人員不可輕信。
4,只提供一個“最好的選擇”
消費者往往在某個類別中選一個最好的。但是如果你同時提供好幾個最好的,會讓他們本來很簡單的購買行為變得如此復雜而且需要權衡。在權衡的過程中,他們的興趣逐漸消失了。
5,定制消費者需求
消費者的需求是多樣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你需要把所有選擇的過程仍給消費者,因為他們真正需要的是“選擇的結果”而不是“選擇的過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