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企:除了制鞋 還能制造什么?
8月3日訊 或許95%的制鞋還能是什么?或許還有5%的鞋企人士認為鞋企不單單是制鞋的,那么還制造什么呢?
有一個故事很具有啟發性,美國一家制鞋公司,派了2個業務員去非洲一個國家考察皮鞋市場,結果兩人回來,答案迥異,一人說沒市場,因為當地人從來不穿鞋,都是光著腳走路,就像肯尼亞長跑運動員一樣赤腳大仙,另一個人則認為市場很大,所有人都不穿鞋,如果開發這個市場,那么會壟斷這個國家的皮鞋市場,結果該公司聽取了或者得建議,大力開發該國家民眾穿鞋走路,自身獲得了極大地發展。
這個故事最大的啟發是,其實客觀事實并不重要,而是對客觀事實基礎上,產生的“主觀事實”決定了自身的命運,同樣一個局面,卻有兩個截然相反的意見,結果抉擇不同,收獲迥異。
然而目前的狀況是,絕大部分鞋企和第一位業務員一般,只看到眼前,看不到市場的真相和趨勢,為眼前的訂單和銷量而忙,卻錯過了一個又一個跨越式發展的機會。
以消費者、尤其是目標消費者不僅僅是需要一雙品質款式優異的運動鞋,更需要得到認同,更需要超越自我,實現夢想,為了夢想JUST DO IT。這種精神可以征服所有有企圖的人。
雖然都是做鞋子的生意,但是認識的角度和深度不同,結果大多數鞋企隨波逐流,混口飯吃,NIKE卻能橫掃世界,銷售額是阿迪達斯和彪馬兩家公司總額還多,這就是差距!這個差距中國眾多鞋企可以跨越嗎?筆者認為是可以的關鍵看觀念和實施路徑。本質上來看,鞋是人類邁向文明,征服自然的產物。經歷幾十年的現代文明的發展,人類又選擇了自然的步行或者奔跑、騎自行車,而鞋也成為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這對我們鞋企的啟發在哪里呢?雙腳直立的人現在走路或者奔跑,已經被賦予更多人文的意義。說能挖掘和塑造出這樣的意義,誰將在競爭的鞋業競爭中獲得優勢。
那么這個人文意義具體體現在哪里呢?以女性高跟鞋為例,雖然穿上高跟鞋的造型很美麗,但是也對腳部關節造成了一定傷害,因此英國有人發明了硅膠墊緩解這種不適和壓力。而高跟鞋自從出現以來,本質外觀造型上并沒有改觀,如果把后跟設計制造成合二為一的“雙后跟”,這要與地面的支撐點增加到了三個點,形成了穩固的三角形,我們都知道三角形最穩定的性狀構架,這樣增大了與地面的摩擦力,可以部分緩解穿高跟鞋產生的不適,時尚和健康一舉兩得,為什么眾多的鞋企沒有注意到呢?
因為很多鞋企沒有看到,在經濟文化極具變革的時期,人性的解放和張揚也隨之而來,標準化工業化固態產品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時尚潮流,一切以人為本,而不是以腳為本,以鞋為本,這是發展的大趨勢。再如老年人往往缺鈣和身體機能退化,很容易行走運動時摔跤,而這個時侯我們就可以做跨品類遷移,將制造登山鞋的技術和工藝用于制造老人的步行鞋和運動鞋。開辟一個人性化皮鞋的市場,老人可能不會買,但是可以定位表示孝心的禮品讓子女晚輩賣給老人穿,這可能在鞋制品市場中開發出一個“鞋白金”的市場。
一味的提高產量、提高品質、控制成本、壓低價格,改變不了被淘汰的命運,中國鞋企需要的是打開視野,才能找到自身的定位和發展路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