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化困境為動力方可走出貨幣升值沼澤
5月5日訊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外貿易帶來了艱巨的問題,2010年中國出臺了很多抑制人民幣升值的方針,主要是為了打壓國內出現的一系列經濟泡沫,例如關乎民生的房產更是政府主要打壓的范圍,在整個2010年,人民幣的升值一度創下了新高,并且在一年時間的預熱過程后,在2011年4月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中間報價達到了6.4990記錄。
其實人民幣的升值對中國而言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首先它擴大國內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同時也減輕了中國制造企業對原材料的成本壓力,換句話說,人民幣的升值創造了企業的利潤攀升,也直接的影響了企業內工人們的經濟條件,避免了許多人才追求高收入而出國打工的現象,從大的方面講,人民幣適當升值,不僅有助于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而且能夠樹立我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良好國際形象。但升值的利弊總是相輔相成的,人民幣的升值將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巨大的沖擊。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制造型大國、出口大國,全世界很多產品都是出自中國,其中制鞋企業更是聞名國內外,然而在本次人民幣升值中,卻遭受到了堪稱最劇烈的打擊,其實,這幾年中國鞋企的命運完全可以用“過山車”來形容,歐盟在今年的4月1日剛剛結束對中國鞋企為其五年的反傾銷稅的征收,讓中國鞋企贏得了時來運轉的良機,卻又面臨著人民幣升值給鞋企出口帶來的沖擊,致使中國鞋企在對應出口貿易和剛性發展忙的是焦頭爛額,人民幣升值吞噬了出口企業的利潤,考慮到匯率變動大,一些外貿企業更加謹慎把握訂單,導致大單和長單不敢輕易接,并出現大單化小、長單化短的現象。
五年反傾銷的結束,人民幣的升值,讓飽經風霜的中國鞋企不得不放棄觸手可及的發展舞臺,而再次選擇艱難的產業升級,努力的提升自身的產品的核心技術與品質,進而提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可見中國鞋企需要走的發展道路還有很長,對待出口貿易,中國鞋企需要走的求生之路更是非常遙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鞋企在本次的人民幣升值沖擊下,即可調整作戰方向,穩扎穩打,將中國鞋企的成熟提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