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國內運動鞋服品牌體育營銷之路
3月5日訊,體育營銷,都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鮮話題。關于體育營銷,抑或是明星代言,行業人士、專家也都說了很多,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正所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在企業界,在體育營銷方面,做的比較成功的品牌有很多,如當年的特步、安踏、李寧等等。如果說冰凍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如果說鞋類品牌在體育營銷上大放異彩,不可不說其在營銷安排上的科學性、整合性、持續性。線上推廣,線下結合,美的巧妙地將賽事和選手與其企業文化、產品特性的結合、消費者的互動,是品牌體育營銷的重要思考。
當然,體育營銷失敗的案例也是數不勝數。七匹狼都在體育營銷方面有過教訓的品牌。耐克廣告似乎逐漸在電視上消失。為什么?因為廣告已被全新的、充滿互動元素的營銷活動取代,他們讓耐克公司與用戶直接溝通。從監測運動狀態的腕帶;到30層樓高的耐克Twitter粉絲留言大屏幕;再到在Facebook上首映的大型廣告。耐克CEO馬克·帕克說:我們現在的溝通方式是對話。
“我們現在的溝通方式是對話”。耐克是誰?全球知名體育用品供應商,稱之為“體育營銷的鼻祖”應該不算過分。如今他的推廣方式變了,而且變得非常地快,在我們身邊悄悄地在改變。北京電視臺財經主持人長盛感嘆說:“過去是手榴彈,哪兒人多往哪兒亂扔;現在是狙擊手,想擊斃誰打誰。”
眾所周知,鞋服行業是中低關注行業,于是在我們品牌發展進程中有個瓶頸,那就是“如何由行業知名品牌向大眾化知名品牌轉變?”很多事業型企業家正在為此目標而努力著。在這里筆者自然無法探討體育營銷的對與錯,抑或是教大家如何做好體育營銷。只能說,我們現在的溝通方式真的需要對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