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鞋業被傳正遭遇“寒冬”
惠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麥教猛帶隊赴惠東調研鞋業發展、農村金融工作改革和考洲洋保護建設等情況。他強調,惠東鞋業未來發展要靠提升質量、推動創新,通過轉型升級繼續擦亮品牌。
惠東方面介紹,今年1-11月,惠東全縣鞋業單位數有6380家,其中鞋業企業865家,鞋業個人戶5515戶。規模以上制鞋企業109家,鞋業從業人員26萬人,產鞋9億雙,總產值270億元。數據顯示,目前惠東縣獲得鞋業自營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有349家,4000多家采用了電子商務營銷。
對此,麥教猛表示,電商是未來惠東鞋業發展的一個方向,要借助惠州作為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的發展契機,以電子商務為抓手,搶占高地,保住惠東鞋業的市場地位。
據匯報,受外部需求疲軟和制鞋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惠東鞋業發展目前也面臨著一定難題。惠東鞋企以小企業為主,小微型和家庭作坊式數量較多,20人以下企業占了85%,承受經營風險的能力較差。遇到經營困難時,往往會關閉歇業,甚至老板“跑路”的傳聞也有傳出。
對于這種情況,麥教猛指出,小企業和個體戶不要單打獨斗,要通過品牌聯盟抱團發展,以此做大做強。而針對當地生產的部分鞋被戲稱為“禮拜鞋”(形容質量較差,只能穿一個禮拜)。麥教猛說,要推動鞋業的質量檢測把關和技術創新以及行業標準的推廣,通過引導企業提升產品的品質,實現轉型升級。
麥教猛調研考洲洋時強調,要加大保護力度,做好污水處理和建好配套設施,規范管理。而在調研農村金融工作改革時,他表示,要將更多的金融服務下鄉進村,延伸到基層,使之方便群眾、惠民利民,并助力“三農”發展。
相關鏈接:
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張杰對與潮州共建“中國工藝鞋出口基地”表示看好。他希望,雙方能以此次共建“中國工藝鞋出口基地”為契機,加大對工藝鞋產業的扶持力度,為企業提供更多更好服務,擴大工藝鞋出口份額,做大做強潮州工藝鞋產業。
迄今為止,潮州市工藝鞋產業擁有多家省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并制訂了多項行業標準在全國和全省鞋業行業中使用,工藝鞋產品也連續獲得多項廣東省名牌名標產品稱號,涌現了一批鞋業出口龍頭企業。去年,全市鞋類出口2.49億美元,增長4.7%,產品暢銷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張杰對與潮州共建“中國工藝鞋出口基地”表示看好。他希望,雙方能以此次共建“中國工藝鞋出口基地”為契機,加大對工藝鞋產業的扶持力度,為企業提供更多更好服務,擴大工藝鞋出口份額,做大做強潮州工藝鞋產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