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ck0wi"><source id="ck0wi"></source></abbr>
    <li id="ck0wi"></li>
  • <li id="ck0wi"><dl id="ck0wi"></dl></li><button id="ck0wi"><input id="ck0wi"></input></button>
  • <abbr id="ck0wi"></abbr>
  • <li id="ck0wi"><dl id="ck0wi"></dl></li>
  • 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為什么對種族歧視行為,其他群體卻不以為然?

    2019/2/14 13:59:00 來源: 評論(0)125

    奢侈品牌Gucci?品牌

      人們往往更關心你做錯了什么,而不是做對了什么,這對于奢侈品牌的經營同樣適用。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如今已全球化的奢侈品生意變得風險重重,近期多個奢侈品牌涉嫌種族歧視的案例正令行業感到警惕和擔憂。從兩個月前沸沸揚揚的Dolce&Gabbana辱華事件,到Prada和Gucci為涉嫌歧視黑人事件發布道歉聲明,三個意大利奢侈品牌先后成為眾矢之的。

      Gucci事件仍在發酵。據Fashionista最新消息,Gucci CEO Marco Bizzarri和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先后在公司發布長篇內部郵件,事態的嚴重程度顯然超出了人們預期,特別是在Gucci目前業績可能面臨拐點的重要時期。

      簡單回顧Gucci事件,事情緣起于最新上架的一款黑色毛衣“Balaclava”,該黑色高領毛衣可拉長至模特面部,嘴部設有紅色唇形缺口,毛衣的黑底色和夸張紅唇被網友認為影射黑人面部特征,涉嫌種族歧視,遭到網友的抨擊。

      事后Gucci立刻將該產品從實體店和官網下架,并發布道歉信稱,“品牌為Balaclava毛衣所造成的影響表示深深的歉意。我們把多樣性作為價值根基,并在做任何一個品牌決策之前都將其放在最首要的位置。我們會增強組織內部對多樣性的貫徹,并將此次事件作為一次重大教訓。”

      令人意外的是,看似誠懇的道歉信和熟練的公關技巧卻并未在社交媒體輿論場收獲積極反饋。有網友認為簡短的道歉聲明缺乏誠意,完美無瑕的危機公關只是為平息事件而非真正認識到問題。Instagram意見領袖Luke Meagher發表意見稱,“品牌似乎沒有花時間去真正理解問題所在,聲明顧左右而言他,好像在說‘快看看我們所做的其他體現多樣性的努力’”。

      這一次,持續通過新興創意形式在社交媒體年輕受眾中收獲極高聲譽的奢侈品牌罕見地遭到嚴厲批評。演員Spike Lee與說唱歌手T.I隨后在社交媒體發起抵制Gucci與Prada行動,前者稱,品牌在聘請一些黑人設計師之前他將不再穿著Prada或Gucci。T.I.則表示,作為Gucci的長期客戶,他每年為該品牌花費數萬美元,道歉是不夠的,他不接受“不好意思,我們不是故意對你們不尊重”的這類說辭。

      早前與Gucci推出合作系列的黑人設計師Dapper Dan公開批評品牌,發誓要讓公司高管對這一令人反感的錯誤負責。 “排在我是品牌之前,我是一名黑人。”他認為,沒有任何借口或道歉可以消除這種侮辱。Marco Bizzarri及其團隊成員已經同意本周從意大利來到紐約Harlem與其見面。

      如果說Dolce&Gabbana辱華事件讓品牌失去了為全球貢獻三分之一銷售額的中國消費者,那么Prada和Gucci則動搖了另一批潛力客群的根基,不斷龐大的黑人消費者。

      伴隨著嘻哈流行文化對全球年輕人群的滲透,前者無處不在的奢侈品崇拜開始發揮作用,刺激年輕黑人消費者成為奢侈品牌的擁躉,令時尚行業早根深蒂固的“白人優先”潛規則首先從商業層面上被瓦解。在奢侈品核心地帶歐洲市場,人們肉眼可見近來中年白人消費者在品牌門店的占比下降,而年輕黑人消費者卻呈現爆炸增長的態勢。

      尼爾森最新報告《Black Dollars Matter》指出,雖然非裔美國人僅占人口的14%,但他們每年貢獻1.2萬億美元的消費。尼爾森全球傳播與多元文化營銷高級副總裁Andrew McCaskill表示,美國7500萬千禧一代中有43%是非裔美國人、西班牙裔或亞洲人,如果一個品牌沒有多元文化戰略,就沒有增長。

      消費與話語權緊密相連,年輕黑人消費者在奢侈品世界撬開了一個角,意味著他們對奢侈品牌向公眾呈現的任何話語或商品開始有評判權。Gucci連續12個季度以來的成功,與這批年輕人和這股文化潮流呈魚水關系。因而這次Gucci的種族歧視事件在西方世界掀起的波瀾并不亞于Dolce&Gabbana辱華事件對亞裔群體中的沖擊力。

      時機也催化了事件的發酵。就在兩個月前,Prada剛剛因同樣的問題引發波瀾。當時有美國網友曝出Prada櫥窗上擺放了一款夸張紅唇人形掛件,涉嫌影射和丑化的黑人。兩個事件的原因驚人相似,如此看來,人們對Gucci事件的情緒來自長期的積累,最終觸發了公眾對于奢侈品牌明知故犯、一錯再錯的不滿。

      但是相較之下,同樣是立即采取危機公關行動,召回這些市面上流通的掛件,Prada道歉聲明得到了與Gucci截然不同的反饋,甚至被一些評論人士稱為品牌道歉聲明的模板。Prada首先對事情情況進行說明,這些掛件被稱為Pradamalia,只是想象中的生物,并未對現實世界有任何參考,更不會是黑人,并強調品牌厭惡所有形式的種族主義。

      更關鍵的是,Prada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解決方案,稱集團將更提升對多樣性(diversity)的內部培訓,并立即成立顧問委員提供指導。同時,集團還將重新審視產品觸達市場的完整工作流程,此產品收益全部捐助給一個反種族主義的紐約公益組織。品牌稱 “公司中上到創意總監下至店長每天都勤懇工作,希望超出消費者的期待,這次事件讓我們痛定思痛。”

      顯然,消費者對于看上去無可挑剔的道歉聲明已經免疫,對Dolce&Gabbana早前漏洞百出的道歉聲明更是不買賬,他們真正期待的是奢侈品牌如何行動。危機公關技巧開始失效,社交媒體這只放大鏡令奢侈品牌光鮮表皮下藏匿已久的核心問題無處遁形。

    {page_break}

      也許是感受到事態的嚴峻,Marco Bizzarri在最新的內部郵件中也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表示將對內部組織進行部署,以防止類似錯誤發生,令未來集團的行動能夠精確無誤。“我們犯了一個錯誤,一個很大的錯誤。這是由于文化無知,但無知不是借口。我們對這個錯誤承擔全部責任。”

      “我們必須更快地行動。我們是一個學習型組織,我現在正在制定一系列具體并即將快速落實的行動方案,從建立全球文化意識計劃到建立一個全公司范圍內保障多樣性的系統,以及在紐約、內羅畢、東京、北京和首爾等主要城市推出全面獎學金計劃,這將有助于增強創意團隊的多樣性,詳細方案將于本周公布。我還將與來自不同社區的高管討論這些重要舉措,以制定建設性框架”,Marco Bizzarri強調。

      Alessandro Michele則在內部郵件中,從創意方面對此事進行澄清。他表示,這件毛衣的設計有著非常具體的參考,并非有意冒犯。毛衣的靈感來源于Leigh Bowery,是為“致敬其異裝藝術,致敬他挑戰資產階級慣例和陳規舊俗的能力,他作為表演者的古怪性,以及他通過異裝對自由的追尋。”

      他重申了自己的價值觀,稱其一直試圖通過創意為那些傳統上被邊緣化的人,對那些感覺被忽略,或因為歷史原因被壓抑的人們進行賦權,目的是讓痛苦變成歡樂頌歌,因此總是努力創造充滿歡樂包容的形象。

      值得關注的是,這場種族其實危機發生在關鍵時間點。昨日開云集團發布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在核心品牌Gucci的推動下,開云集團2018年全年銷售額同比大漲29.4%至136.65億歐元。已連續12個季度領跑的Gucci去年全年銷售額同比大漲36.9%至82.85億歐元,史上首次進入80億歐元俱樂部。這意味著Gucci離去年收入100億歐元的Louis Vuitton收入差距僅剩20億歐元,創歷史最接近記錄,業界估計今年其收入或將突破100億歐元,毫無疑問正嚴重威脅Louis Vuitton的頭號奢侈品地位。

      但是身處行業關注焦點的Gucci依然遭受后勁不足的質疑,最新財報被一些國外投資分析人士認為是最后的巔峰。而此次種族歧視危機作為三年來首次輿論危機是否將成為品牌的拐點,也動搖著市場的信心。

      事實上,諸如此次Gucci種族歧視案例并非沒有先例,例如2011年John Galliano因反猶太人言論被Dior開除,但是暫時的風波從未對品牌層面造成明顯的影響。Gucci如今的“痛定思痛”和其他奢侈品牌頻頻觸礁已經證明,種族歧視問題絕非社交媒體放大的偶然事件,而是暴露了品牌意識層面和工作流程兩方面的缺失。

      通過以下兩個疑問,我們或許可以“對Gucci和Prada做錯了什么”這個問題得到較為清晰的答案。

      ▌ 為什么對一部分群體顯而易見的種族歧視行為,其他群體卻不以為然?

      Gucci事件發生后,國外輿論也并非清一色的抗議,有評論認為品牌并未傳遞有冒犯性信息,公眾輿論對品牌施加壓力是道德綁架和過度反應。在中國,“Gucci為歧視黑人行為道歉”也一度登上新浪微博熱搜,不少評論對于西方世界的激烈反應亦表示疑惑和不理解。

      但事實是,是否涉嫌種族歧視的發言權掌握在被觸及利益的群體手中。如果有黑人群體認為Gucci毛衣涉嫌種族歧視,那么無論其他種族人群如何求證此種指控不合理,種族歧視的事實已存在。更多時候,種族問題與歷史問題緊密相連,人們對種族問題的缺乏同情往往源于對他者歷史的缺乏了解。正如部分西方人對于中國消費者激烈抵制Dolce&Gabbana無法理解和共情,對西方種族議題相對陌生的中國消費者也很難完全感知黑人種族歧視問題在西方世界的敏感性。

      Gucci和Prada共同涉及的“黑臉”(blackface)議題,與美洲殖民歷史有著深刻的淵源。艾美獎獲獎紀錄片《Ethnic Notions》講述了美國種族意識從1820年代到美國民權運動期間的演變,動畫片等視頻影像和書籍將非裔美國人刻畫成野蠻、低智、擁有夸張紅唇的黑人,這種刻板印象借流行文化之手進入美國人的潛意識中,成為黑人種族150年間努力掙脫的枷鎖。因此在近期事件中,刺痛黑人群體不只是具體的產品設計,還有夸張紅唇黑人所具有的象征意義和所喚起的集體痛苦記憶。

      值得注意的是,奢侈品牌并非第一次踩到黑臉禁區。早在2013春夏系列秀場上,Dolce&Gabbana就已經因種族歧視意味更加明顯的一對人形耳環遭到批判,該人形耳環呈現了最為典型的非洲女性刻板印象。

      正如普利策獲獎者、華盛頓郵報時裝評論人Robin Givhan在評論文章《黑臉現象和時尚本身一樣是白人至上》中表示,“那些因黑臉被詬病的人對于黑人歷史往往是情感淡漠的。畢竟,如果這不是你的過去,那么你就不會被傷害。那些刻板印象于是成為人們想象中的怪物,成為創作素材和創意靈感。對于其他種族的人而言,他們的歷史與黑人歷史是分離而不是共享的。”

      另一種為Gucci辯護的聲音認為,品牌深知黑人消費者的重要性,絕不可能有意發布種族歧視相關內容,僅僅是創意使然,不必強加正確的要求。米蘭博科尼大學市場營銷學教授Paolo Cillo在接受abc news采訪時表示,設計的意圖可能被斷章取義并被放大了,Gucci已經采取行動平息爭議。“我不會對時尚進行詬病,時裝設計與電影制作、繪畫或音樂等藝術形式一樣。很多藝術家做了更多令人發指的事情,但從沒有人指責他們。人們或許認為時尚是稍縱即逝或商業化的。但在我看來它不是,時尚像所有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只是時代的反映。”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當奢侈品成為一門全球生意,它早已不僅關乎創意,畢竟時尚與藝術不同,消費者不僅欣賞創意,還自掏腰包為創意買單。多數奢侈品牌來自歐洲,但是其大本營西歐奢侈品市場正在陷落,真正支撐著品牌財政的主要市場則是品牌原本并不熟悉的亞洲和美洲新興市場。

      據麥肯錫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奢侈品消費者的年消費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占全球奢侈品市場的近三分之一,預計到2025年中國消費者將貢獻全球奢侈品行業近一半的銷售額,其中中國90后等年輕一代已成為購買奢侈品的增量消費人群。

      作為全球化的公司,奢侈品牌正在加緊對這些新興市場投入市場營銷預算,但是與此同時,品牌也對其所傳遞的跨文化信息承擔著更大的責任,也必然會為其無知付出相應的代價。

      ▌ 為什么龐大的奢侈品牌沒有一個人發現問題?

      事件發生后,不少人驚訝于工作流程嚴謹的大型奢侈品牌如何令有著明顯種族歧視意味的產品流入市場,并赫然陳列于櫥窗和官網上。甚至有觀點認為,錯誤過于明顯以至于人們懷疑品牌的設計師是有意為之。當然,奢侈品牌層面不可能明知故犯,事件只是暴露了時尚行業對社會問題的認知程度遠低于公眾的預期。

      從實際操作層面上看,工作團隊的多樣性和團隊對全球文化的理解欠缺是最直接的問題。正如Spike Lee所言,只有當團隊真正囊括了黑人設計師和其他種族設計師并賦予其發言權時,諸如此類的問題才能真正被避免。而相較于抽象的道德宣言,像Prada一樣成立多樣性顧問委員會,并對每一個程序關卡進行重新評估,將問題層層過濾,或許才是各個奢侈品牌目前亟需采取的措施。

      事實上,種族問題僅僅是需要過濾的問題之一。在跨文化傳播和全球化市場擴張過程中,奢侈品牌若想規避風險、更好地實現本土化,針對特定市場推出符合當地文化的市場營銷措施,最根本的是對工作程序和組織架構進行重新評估。

    {page_break}

      在剛剛過去的農歷春節中,各大奢侈品牌推出的春節特別系列依然不令中國消費者滿意。Burberry的“摩登新禧”新年廣告大片本意為迎合中國消費者春節氣氛,然而陰暗的冷色調和貌合神離的全家福布局與傳統春節熱鬧的氛圍南轅北轍。為向中國市場示好,去年11月被曝辱華而陷入中國危機的意大利奢侈品牌Dolce&Gabbana也推出了一系列中國豬年T恤衫。其中一款T恤上,小豬手拿品牌Logo和一摞紙幣的圖案引發網友爭論,質疑這是品牌對中國文化的又一次扭曲詮釋,或暗指中國消費者“人傻錢多”。

      美妝產品多年來的春節特別系列將福字、生肖元素和紅黃色調簡單粗暴地組合呈現,則成為網友調侃對象,實際上也反映出奢侈品牌毫無長進的文化刻板印象。觀察者網分析對此認為,“春節限定如今卻陷入了一個極其尷尬的境地,中國年輕人們期盼看到這些春節限定,首當其沖的理由竟然只是為了瞧一眼外國人做的春節設計,能夠又令人發笑到什么新的程度。”

      早前Dolce&Gabbana辱華事件中,有知情人士透露,集權嚴重的Dolce&Gabbana總部并不聽取中國區團隊的意見。這也從側面證明,這個意大利企業并不了解中國市場,也不想了解中國市場。

      反觀日漸火熱、新意頻出的奢侈品牌七夕情人節營銷,其所獲得的好感度和社交媒體影響力都大大超出了存在時間更長的春節營銷,而這主要源于中國市場團隊的創意、自主權和執行力的提升。以往受總部控制較嚴的奢侈品牌中國市場團隊往往在七夕營銷中能夠獲得更大的自主權,對市場營銷手段做出更多的創新。從目前各品牌的實踐來看,七夕營銷手段更新的速度的確越來越快,由此可以看出工作程序對實際效果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對于每一個新的文化和新的市場,奢侈品牌都必須保持謙卑的學習心態。早前馬失前蹄的Dolce&Gabbana長久以來的驕傲或許來自于,它的成功來得太容易了。這種驕傲除了創始人的個人因素,也因為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看,Dolce&Gabbana確實是一個沒有經歷過“失敗”也不認真對待“失敗”的企業。但這樣的情況將不再發生。現在奢侈品牌需要處理來自各方各面的“失敗”,因為站在他們面前的是意識更加成熟的年輕消費者,時刻變化的社會趨勢,以及具有放大器作用的社交媒體,它加快信息傳播,也無限放大情緒。

      去年1月,快時尚H&M因官網上一張黑人小男孩身穿“the coolest monkey in the jungle”(叢林中最酷的猴子)標語衛衣的廣告圖被指種族歧視,事后位于南非的6家實體店遭非洲激進組織經濟自由斗士打砸。

      因此在全球擴張中,奢侈和時尚品牌只有更加小心謹慎才能規避不時出現的風險。更何況,伴隨著#metoo女權主義運動的擴張,全球似乎迎來了真正的“補課時代”,任何的錯誤,甚至是歷史錯誤都可能被詬病。

      數月前,美國準大法官Brett Kavanaugh因性侵指控參加聽證會在西方世界形成震動,而事件發生的時間在36年前。而與Gucci事件幾乎同時發生的是,美國弗吉尼亞州州長Ralph Northam和司法部長Mark R. Herring為一張1980年代照片中的黑臉裝扮作出公開道歉。就在黑臉問題在時尚行業沸沸揚揚之時,美國Vogue著名時裝編輯Grace Coddington的一張家居照中,也被發現書架上擺放有黑臉人偶。歌手Katy Perry的個人鞋履產品線則于兩天前被曝出有涉嫌黑臉的平底拖鞋,該產品已被沃爾瑪等零售商立即下架。

      無論上述事件是否存在矯枉過正的嫌疑,時尚行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這股暗流涌動的影響,而作為社會潮流反映的時尚也本應對此更加敏感。就在本周一的格萊美大獎上,由Childish Gambino演唱的說唱歌曲《This Is America》(這就是美國)成為當晚最大贏家,這首歌曲被認為抨擊了美國依然存在的種族主義等社會問題,Childish Gambino也成為首位獲得年度最佳唱片和年度最佳歌曲的說唱歌手。

      全球文化氣候正在發生顯而易見的變化,但是目前看來,雖然時尚向來被賦予推動變革的使命,然而無論在氣候變化、男女平權運動,還是種族問題上,時尚行業都已經落后于其他領域,更多停留在符號式的、口號式的多樣性倡導上,似乎在時裝秀加入一定比例的有色人種模特和大碼模特,或是在雜志中保證有色人種出現的比例達標便已足夠,實際上只是出于自保式的正確,并非是發自內心地接受并尊重種族多樣性。

      Robin Givhan還寫道,“時尚界認為他們不是種族主義者,理由是Prada為黑人演員Lupita Nyong'o的紅地毯禮服置裝,或是Gucci借禮服給Donald Glover(前文所述歌手Childish Gambino的本名)。”而此次兩個品牌的種族歧視事件正暴露了時尚界長久以來的偽善。

      更需警惕的是,大到種族歧視,小到文化誤解,知識與經驗不對稱的后果都將成為奢侈品全球化過程中的絆腳石。正如人與人之間的心結難以消除,奢侈品牌與被觸犯者之間的隱形隔閡也將長期地橫亙在二者之間。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責任編輯:姚婷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跟帖0
    參與0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

    相關閱讀

    69個服裝品牌雙十一銷售破億

    胡說扒道
    |
    2020/11/14 14:35:00
    1

    全球紡織事鄭商所增設指定短纖交割5個品牌

    市場動向
    |
    2020/11/14 14:10:00
    10

    優衣庫發布雙11戰報:蟬聯天貓男女裝品牌冠軍

    經營攻略
    |
    2020/11/12 11:18:00
    8

    奢侈品牌押注“雙十一”背后:國內市場與品牌推廣的微妙平衡

    專家時評
    |
    2020/11/12 10:23:00
    6

    雙11是頭部商家的狂歡 中小品牌的落寞

    即時新聞
    |
    2020/11/12 10:22:00
    9

    天貓雙11服飾品類戰況 新銳品牌成黑馬 店播超10萬場

    商城快訊
    |
    2020/11/11 19:34:00
    7

    七匹狼X中國青年報丨聚焦新世代,煥新品牌力

    胡說扒道
    |
    2020/11/11 14:11:00
    6

    算法精準預測,天貓TMIC大促測款助力品牌“科學選品”

    胡說扒道
    |
    2020/11/11 14:08:00
    11

    專題推薦

    閱讀下一篇

    維多利亞的秘密繼續無可救藥的衰退

    在過去三年,伴隨女性主義運動崛起和社交媒體平權呼聲,VS 代表的女性迎合男性的性感價值觀徹底崩塌。

    返回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看新聞 手機看新聞
    展開
    • 微信公眾號

    • 電話咨詢

    • 0755-329059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女人与禽牲交少妇|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怡红院视频在线|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无码av专区丝袜专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99这里只有精品66视频| 清早可以吃西瓜吗|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又硬又粗又长又爽免费看| 中文字幕38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日本三人交xxx69| 国产欧美日产激情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韩国xxxxhd性| 打开双腿粗大噗呲噗呲h|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久久99久久精品视频| 精品毛片免费看|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bt在线www天堂资源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牛牛本精品99久久精品| 情欲小说app下载|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久碰人澡人澡人澡人澡91|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二区三区免费播放心|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在线www中文在线| 欧美卡2卡4卡无卡免费| 国产高清www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