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的原點,可持續的未來”為話題帶來深入分享
實時返回到原點,
才能更好的面向未來。
品牌可持續性曾被視為是“美好的擁有”,現在也已成為消費者的一種要求和基本期望。品牌到底如何做才能讓年輕人覺得相關、可信,并且能夠激發他們的行動?接下來,創新藝術指導、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館長、無印良品創始人小池一子女士,紡織品設計師、無印良品傳播顧問須藤玲子女士,將以“可持續的原點,可持續的未來”為話題帶來深入分享。
小池一子:我首先想從無印良品創始的故事講起,當時我們有一群志同道合者籌劃要給消費者帶來比較新的,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一些物品。我們制作了一條非常經典的鱖魚廣告,廣告語寫著“鱖魚全身都是鱖魚”。通常,鱖魚一頭一尾會被作為廢料扔掉,我們覺得這樣的浪費沒有必要。從這延伸到無印良品商品開發的三個特點,一是對原材料嚴格的選擇,二是制造工藝盡可能環保簡潔,三是包裝簡單不浪費。
須藤玲子:小池老師說到的鱖魚廣告的事情,跟我的話題非常相關。對于蠶絲,我們一般用中間這一段,蠶繭的頭和尾絲,因為它們比較粗糙,比較硬,不太符合織絲綢的需要,通常被扔掉,然而我們卻把它盡可能變得有用,讓蠶繭全身都是蠶繭。比如我充分利用蠶繭的廢料,跟草鞋編織的工匠一起合作做了真絲蠶繭粗絲雜絲拖鞋,還把它編織成防紫外線的涼帽,把它織成更細密的紡織品用來做包等,這是我們一個一直在開發的項目。
小池一子:雜絲的利用,非常符合無印良品一向的觀點,無印良品需要考慮的是反復回到原點,從原點開始出發再去思考,這樣不會偏離我們的初心及發展軌道。
須藤玲子:為了更好地實現有效利用,我于1984年創建了一個專門做面料開發研究的工作室,目前為止跟日本大約有八十多個面料的生產基地一起合作共同研究開發過新面料,一共開發了2500多種面料,其中有65種被世界各個藝術品機構作為藏品所收藏。比如一款1994年開發的用到鐵銹圖案的面料,它是把這個面料浸泡在有廢舊的銹鐵的水盤形成;我經常用到的還有一種材料如日本手工和紙,把合紙切割成兩毫米寬的細條,穿插在真絲雙層紗中間制成面料;我們也把很細的不銹鋼纖維用來作為紡織品的紗線研發了一款比較特別的不銹鋼面料,再用火槍燒出火烤的痕跡做圖案;我們也以傳統折紙為靈感研發面料,在紡織過程中折痕的地方,遇到熱會收縮特別的紗線,織完以后讓它泡在熱水里面瞬間收縮,收縮出來就變成有山谷起伏折紙的狀態。
小池一子:這也非常符合無印良品的理念,無印良品也有一個重要的追溯項目,它的意義在于,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非常注重日常生活中原有的形態,尋找它們應有的最簡單樸素的狀態,然后把它商品化。該項目團隊正走遍中國、日本及全世界很多地方尋找符合無印生活哲學原型的東西,并早在2011年在日本東京南青山開了一家專門尋找無印的店。
須藤玲子:我們也跟無印良品開發合作,對日本國內很多地方進行技藝尋訪,找到很多種染織技術,也了解到現在工匠們的工作和生存狀態,我們跟他們也合作開發出了很多新產品,這項活動從2011年開始,到現在還在繼續。
我們最早尋訪的是日本南方九州島,在那里找到非常有意思的布料,之后開發新產品,日本久留米蚌布的產地屬于藍染技術發源地,藍染應用了比較復雜的紡織技巧在里面,到現在他們還堅持用傳統的紡織工藝做著特殊的藍染面料,這種久留米蚌布的特點是有虛線紋樣的呈現,這種紋樣的呈現在紗線的階段要用手工在紗線上用棉線一個個點捆綁起來,這個工作是非常耗時而且耗精力的,我們現在改進這個技術,捆扎紗線是用機器來做,捆扎好的紗線再用日本國產的藍靛染色,染完色以后在天氣好的時候拿到戶外用手工把捆扎好的棉線拆掉晾干,染好的紗線再上機器紡織。目前我們訪問的工廠和染織基地一共有一百多處,日本傳統的染織基地以及生產面料跟人們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我們調查研究的這項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
小池一子:了解面料在日常生活中的來去,不光是面料生產者及服裝從業者所關心的話題,對每一人來說,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物品的來歷,重新回顧自己的生活,回到自己生活的原點,都是挺有意義的事情。
須藤玲子:有些原始的工廠的機器都非常的古老,但能夠生產出來我們想要的東西。
小池一子:日本無印良品也有另外一個項目Remuji,這個項目是用紡織品經常剩下的邊角料紗線重新做一系列新的產品,Remuji即產品再生的意思。
須藤玲子:無印良品從2010年參與回收廢舊衣物把它轉換成乙醇類新能源的計劃,到現在為止回收了有4754公斤的舊衣料,把它轉換成染料能源的是1663升。
小池一子:在回收舊衣服中,我們發現很多衣物它的狀態還非常新,我們會把這一部分的衣物人工挑選出來,重新作為衣服能夠繼續使用下去。
須藤玲子:從2013年開始,我們把這些挑選出來的還可以使用的品質好的舊衣服拿到日本著名牛仔服裝面料生產基地岡山工廠里重新進行藍染,把它變成可以繼續銷售使用的產品。我們也在跟日本面料廠家帝人一起合作利用蓑衣防水原理開發一款不需要加上防水涂料、化學涂料涂層的防水面料,這個面料將變成一款雨衣,今年會在無印良品出售,這是古老生活的智慧跟當今科技相結合,生產出來新的產品的案例之一。
小池一子:其實上世紀80年代日本著名服裝設計師山在一森就開始嘗試用古老雨衣的技術制作時裝并推出一系列的設計。
須藤玲子:也是受此影響,我從1993年、1996年就開始嘗試過用紙做面料。
小池一子:我們在做很多產品開發或者是做很多東西的時候,大自然是我們取之不盡的老師。無印良品的哲學也一直秉持著這一哲學。4月4日,無印良品也在日本東京銀座開設了全球最大旗艦店——MUJI GINZA,MUJI 將這兩年來所有的創新,都融合在了這家旗艦店里。
據悉,在13層樓的超大空間內,涵蓋了MUJI Diner、MUJI旗艦店、MUJI HOTEL,MUJI SUPPORT、ATELIER MUJI GINZA。從吃、玩到住,MUJI 只是延續一直在做的事情:用簡潔、環保、純樸的設計和產品,讓你回到生活本身。這也啟示行業,創新創意路途遙遠,勿忘初心,反復回到原點,方能更好遠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