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民族獨特的服飾是漢人思想智慧的結晶
“著我華夏衣裳,興我禮儀之邦”。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上升,國內民眾對本國文化的興趣與認同也隨之快速升溫,盡管歷史起伏變遷,但漢服文化并未消失,漢服仿佛成了“傳統文化復興”的一面旗幟。
漢服,是漢代民族獨特的服飾,是漢人的精神氣節的凝集,是漢人思想智慧的結晶,它深深植根于漢民族光輝璀璨的厲害文化中。當代年輕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傳承這份古老的情懷。9月27日,一場綾裳記——盛世華裳踏云館品牌發布秀在柯橋中紡CBD舉辦。
綾裳記主打綾羅面料高級漢服成衣,此系列分為三個小體系:端莊大氣的明制,清雅風流的宋制,色彩明艷華貴的魏晉南北初唐。在50套不同的漢服制式演繹下,整場秀艷像一卷卷畫軸,在展現傳統服飾之華美的同時,將觀眾帶入相應朝代,體味不同年代的服飾文化。
明制服飾儀態端莊、氣度宏美,設計師保留其獨特的朝代服飾體系,采用特別的橫向裙襕裝飾,傳統的衣掩裙穿法,加上帶有寓意的子母扣,展現了大明衣冠端莊大氣之風。
宋制服飾修身適體,端麗清雅,無論南宋還是北宋,均獨愛層層疊疊的穿著方式,走路時衣袂飄飄行云流水。設計師將這些特點承襲并應用在服裝上,呈現于一種樸素理性、典雅大方之美。
魏晉服裝服飾雖然保留了漢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風格特征上,卻有獨到突出的地方特色,南北朝服飾呈現了一種相互吸收、逐漸融合的趨勢。魏晉南北朝的服飾風格延伸至隋唐,腰襕襦,盤領衫,曲領襦于后世漸漸消失,但是獨特的服飾風格也是一種不可言喻的美感,交窬裁剪的省料裁剪方式直至宋朝時期一直沿用,可以說是一種潛在的文化傳承。



據記者了解,在整體設計中,設計團隊力求展現原汁原味漢服美感,從壁畫、文獻等各處尋找靈感,翻閱無數文獻資料,從傳世的織物殘卷拓本,還原古代服飾花型,從花型、面料一直到成衣,無一不體現團隊的匠心。“不少花型非常罕見,要想還原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和非遺團隊合作,請教經驗非常的非遺傳承人,就是想讓大家看到我們曾經的傳統面料,能如此經典、華貴。”踏云館設計師表示,古代服飾紋樣大多含有深刻寓意,比如五湖四海、福如東海、麒麟送子等等,帶給人們很多美好生活的寄托,也是民族文化沉淀,在設計中,設計師非常愿意承襲并應用到漢服中。此外,也會結合現代人的要求,略作修改,比如生活節奏加快,縮短裙子、袖子等設計,但保留服飾整體結構,使其更加生活化。
踏云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制作傳統漢服為主,從布料設計研發到服裝制作銷售一體化,復原傳統紋樣古紋今用,用現代工業技術織造面料研發為輔,打造漢民族傳統審美色彩現代漢服。據悉,綾裳記是踏云館自有品牌,以綾羅絲綢為主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原汁原味的復原最傳統的漢民族服裝,逐漸找回淡出人們視線又承載著民族寶貴的絲綢文化的服裝,讓中華民族能夠看到自己的傳統服裝精髓。
時尚與文化的融合一直是中國服飾文化探索的重要課題,傳統文化,絕不是舊紙堆里打撈出來的文化,而是能夠融于當代人們生活的“活化石”,也只有找到與現代生活的契合點,傳承和創新才能長久。在柯橋時尚周,這一場時尚與古韻的碰撞中,讓人們看到了時尚的新維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