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入藥風險被低估 傳統醫藥發力替代品研發
“與食用野生動物一樣,野生動物入藥一樣會增加人與病毒接觸的幾率。”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動物學博士孫全輝在可替代野生動物藥材的中草藥數據庫舉行上線發布儀式時指出。
此次上線的可替代野生動物藥材的中草藥數據庫共納入了15種常見野生動物藥材成分,提供了189種對應的中草藥替代方案,涵蓋了270多種草藥和礦物,主要是面向具有醫學背景的醫學專業人士、中草藥研究人員以及消費者提供參考和指導。
近年來不少專家也在呼吁科學尋找人工可替代品,既能解決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的問題,又能使傳統中醫藥不受太大影響。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家梅智勝建議國家應將野生中藥資源列為戰略資源,成立國家野生中藥資源管理局統一管理。
被夸大的藥效
“野生動物的藥效實際上被夸大了,沒有哪一種疾病是非野生動物藥材不可。”孫全輝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野生動物藥用產業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傳統醫藥市場的需求。
據介紹,中藥材種類包括動物、植物和礦物三種,其中使用占比最多的為植物,占80%左右,動物實際上只占20%左右,這意味著大部分野生動物的藥用價值都可以找到中草藥來替代。但是自古以來人們對野生動物藥材就存在認知偏差,并隨之產生一種迷戀:越稀有的動物藥用價值越高。即使在出現野生動物人工養殖產業鏈之后,這種認知偏差也仍然存在。
孫全輝指出,目前野生動物入藥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野外抓捕,另一種就是人工養殖。例如入藥的熊膽大部分就是取自人工養殖的亞洲黑熊。
傳統醫藥市場對野生動物的高需求刺激野生動物非法抓捕和人工養殖產業的產生,人工養殖行業反過來又繼續推高了市場需求,但這一循環中潛藏著無數被低估的風險。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動物不僅能夠感受到疼痛和痛苦,也能體驗許多積極情緒,而圈養會對動物的健康造成極大的損害,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或過度肥胖,甚至可能會因快速繁殖和近親交配導致出現生理缺陷,而在動物心理方面,狹小單調的生活空間可能會給動物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問題,甚至可能出現自殘行為,野生動物養殖極有可能衍生嚴重的動物虐待問題。
另外,無論是野外獵捕野生動物還是人工圈養的野生動物都會增加人與病毒接觸的機會從而提高病毒跨物種傳播的幾率。
非法捕獵獲得的野生動物未經過檢疫就流入市場,其身上可能攜帶有大量致人染病的病毒,患者身體本就免疫力低下,如果自行使用這類藥材進行治療可能會有病情惡化的風險。而養殖野生動物更是增加了人在病毒面前的暴露機會,不僅養殖人員面臨感染病毒的風險,還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交叉感染。
過度追求野生動物藥材可能會造成非法獵捕行為的上升,不僅會使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面臨問題,也會造成野生動物資源的匱乏。
如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穿山甲,今年6月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至一級,此前其一直被認為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材而遭到大量捕殺。
而傳統中醫藥認為具有“鎮心神,解大熱,散風毒”的野生犀牛角,已導致中國境內的野生犀牛于1922年因人類獵殺而絕跡。
推動替代品研發
事實是,因為傳統中醫藥市場對于野生動物藥材的高需求已經導致了部分野生動物物種的滅絕,有專家學者呼吁應當停止對野生動物的傷害,推動草藥替代品的使用和人工合成替代品的研發工作。
2019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春雨醫生、央視市場調查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80%的醫生認為野生動物入藥會造成對野生動物的殺戮,應予以禁止;83.1%的中醫會選擇更安全,更有效或質量更穩定的草藥和人工替代品。
2020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與牛津大學針對穿山甲等研究表明,89%的普通消費者愿意使用草藥替代品。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首次明確提出加強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的保護,支持珍稀瀕危中藥材替代品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另外,2020年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也將穿山甲從藥典藥飲片部分移除,提出建立藥品質量標準退出制度,對野生資源枯竭商品匱乏、存在明顯安全性倫理、列入《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中的中藥材品種不再增加或收入藥典。在2020年8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中也將滋補藥品、保健藥品、含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藥材的藥品等剔除。從國家層面上大力推動瀕危野生藥用動物替代品的研究和開發利用。
據了解,目前有些野生動物藥材已經有人工制品可以替代。如麝香,目前人工麝香的功效已經能夠達到天然麝香功效的85%,大量投入使用后可以有效地保護雄麝。另外,人工牛黃、人工熊膽粉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而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家梅智勝則建議國家應將野生中藥資源列為戰略資源,成立國家野生中藥資源管理局統一管理,除有計劃地滿足國內臨床和科研需要外,嚴格控制直接商品化利用野生中藥資源,鼓勵優先使用人工培育的生物物種資源,嚴禁野生中藥資源的出口貿易,同時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私自采集或轉讓野生中藥資源及其相關遺傳資源。
孫全輝也表示,目前可替代野生動物藥材的中草藥數據庫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也需要社會各方聯合起來,提高公眾對野生動物入藥風險的認知,減少中醫藥市場對野生動物藥材的需求,不斷推進野生動物藥材替代品的研發工作,才能實現瀕危野生動物的有效保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