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投形勢嚴峻、行業紅利期翻篇: GP謀求資本長冬備戰術
由于資管新規影響延續等因素,2019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的募投環境相比2018年更加嚴峻,雙降形勢加劇,行業紅利期已然翻篇。
根據CVsource的統計,2018年有862只基金完成募資,總規模達到1245億美元,相比2017年時的2290億美元,降幅超過40%。2019年截至Q3末,有差不多350多家基金完成募集,總規模達到970億美金,預計2019全年的數據會繼續低于上年。在投資方面,2018年市場的投資總規模為2170億美元,2019年前三季度僅為768億美元,約為上年的35%。
“GP手上的子彈更少了,他們扣動扳機的次數越來越少、越來越謹慎,投資的項目也越來越集中。”10月23日,在第13屆中國投資年會·有限合伙人峰會上,投中信息創始人/CEO、投中資本管理合伙人陳頡說。
與此同時,股權投資行業正在持續分化,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今年以來,前10大基金的募資規模,甚至占到整個市場募資規模的65%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GP們該如何備戰資本長冬?
德同資本創始主管合伙人田立新表示,從GP角度來看,現在確實感覺到是大浪淘沙。即使是頭部GP,募資也要比以往花更多的時間。他認為,GP要做的就一件事,拿著LP給的資金讓它產生更大的價值,給LP好的回報,讓整個創投生態系統形成完整閉環。在外界環境不可控的情況下,GP更應該踏踏實實做好這件事。
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表示,在下行經濟周期中,上游的資金在減少,GP募到的錢少了,投出去給企業的錢就更少。無論是企業還是GP,都要有長期作戰的準備,要充分考慮安全邊際。同時,企業和投資機構本身圈定自己的核心能力圈,找到自己的邊界,然后建立壁壘,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華映資本內部也有認知提升、能力培養、經驗積累的過程,團隊前五年在文化、內容領域有三分之二的投入,但在第二個五年,華映團隊在消費、科技投資上加大了比重。到現在這個時間點,可能第一批投資的公司已經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的龍頭。華映也可以跟他們一起去做上下游的布局,進行更深度的學習和投資。
“任何困難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有信心,信念是特別重要的。”季薇說,保持狼性和學習能力是永恒的,前進也是生存的唯一方式。
在具體解決募資難問題上,季薇談到,華映資本非常看重去找更多有出資能力以及戰略方向上更協調一致的長線資金。華映資本從五六年前開始LP就是純機構投資人,同時團隊也拿到了保險資金的支持。
“當然最本質的還是做好投資,才能得到更多LP的認同,大家才能長期走下去。”季薇透露,華映以往的機構投資人到新基金募集時的轉化率在50%左右。拋開一些有持續出資問題的機構,其實轉化率是非常高的。
站在LP的角度,元禾辰坤合伙人王吉鵬認為,目前來說,中國其實不需要那么多的GP,現在經歷的是自然淘汰過程。好的基金還是能融到錢,想成為好GP還是要在核心投資策略、方法論、人員的配置、成員的背景經歷等方面,比以往做得更細致、更專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