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更正碰“紅線” 苦等116天無果 世紀空間上市路艱
10月23日,距離6月29日提交注冊已過去116天,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世紀空間”)的注冊申請仍未獲證監會放行。
近日與其提交注冊時間相近的利元亨成為科創板主動終止注冊首例,更是讓其受到市場關注。此前,恒安嘉新在科創板首個注冊被否時,世紀空間凈利潤差錯更正超20%也引發市場對其前景的擔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投行人士處了解到,除了數輪對保薦機構的現場督導外,8月以來市場便有科創板企業遭遇現場檢查的消息流傳,利元亨、安恒信息、世紀空間這三家科創板企業接受過證監會的現場檢查。
如今,利元亨成為科創板首家主動終止注冊企業,安恒信息于10月17日成功注冊,而“掉隊者”世紀空間的科創之旅,又將走向何方?
116天的等待
提交注冊申請116天后,目睹著一家家過會企業成功注冊的世紀空間,不知道會如何回想起過會的那個日子。
2019年3月27日,世紀空間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受理,也成為北京首家科創板受理企業。然而其后的上市進程卻一波三折。
經歷五輪問詢后,世紀空間于6月28日通過上市委審核,并于6月29日提交注冊申請。
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四條,按照正常審核程序,從提交注冊到最終拿到結果一般是20個工作日,但補充申請文件、進一步回復問詢,以及對相關事項進行檢查的時間不在此計算之列。
然而,截至10月23日已經過去116天,世紀空間在科創板網站披露的上市狀態仍然停留在“提交注冊”階段。
證監會官網披露的《科創板申請注冊企業基本情況表》則顯示,截至10月18日, 9家申請注冊企業中有世紀空間等7家處于“進一步問詢中”,清溢光電、卓易科技2家為“已收到注冊申請材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前述表格中備注一欄僅有世紀空間一家有備注,為“中止審查(待更新財報)”。從公開信息來看,6月29日以來,世紀空間披露文件一直未有更新。9月底,世紀空間曾回應媒體稱“中報仍在更新,(注冊)還在正常進展中”。如今,早已過了9月30日的中報披露期限到了三季報披露期,幾十家因補充中報而“中止審核”企業都陸續恢復了審核,世紀空間的中報卻仍未出爐。
對于IPO進展和財報更新進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連日來多次致電世紀空間信披電話希望了解,但一直未有人接通。
漫漫資本路
和成立幾年就沖刺科創板的企業相比,18歲的世紀空間并不算年輕。
世紀空間成立于2001年6月,為自主遙感衛星運控及地球空間信息大數據服務商,主營業務為基于自主運控遙感衛星的數據獲取、處理分析及銷售和空間信息綜合應用服務。
此前,世紀空間也在資本市場作過頗多嘗試。
2016年1月,世紀空間在新三板掛牌,但當年10月即向北京證監局進行了IPO輔導備案,并于12月從新三板摘牌,成為新三板創新層首家摘牌公司。在掛牌新三板之前,世紀空間曾于2015年11月獲得北京城建9735.3萬元投資。
2019年3月27日,世紀空間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受理,成為科創板第二批受理企業,也是北京首家科創板受理企業。
然而,“起了個大早”,世紀空間的科創之路卻一波三折,前后經歷了五輪問詢,并長期停滯在“提交注冊”這一環節。
“我認為主要是持續經營能力問題”,有行業分析人士告訴記者。
從多輪問詢中可以發現,依賴政府補助、將租賃的衛星資產作為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方法均為上交所重點關注。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公司所獲得的政府補助和享受的稅收金額較大,其中所獲得的政府補助金額占凈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87.44%、84.58%和60.36%,享受的稅收優惠金額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2.99%、39.27%和20.52%。
梳理問詢回復則可以發現,將租賃而來的“北京二號”遙感衛星星座系統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也是監管持續關注的問題。
多輪問詢之下,世紀空間將“北京二號”的會計核算進行了變更。
其回復問詢時表示,為使會計處理更加準確、審慎,增強信息披露的可理解性,經公司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將“租賃的‘北京二號衛星星座’100%成像載荷能力”調整為按照無形資產核算,同時,按原租賃期限7年進行攤銷。
此前,這一衛星資產是按照固定資產核算,并按10年進行攤銷。
更正后,世紀空間2016年-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86億元、4.63億元、6.0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60.89萬元、1108.09萬元、3658.19萬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為-2074.14萬元、-606.53萬元、1771.81萬元,不算非經常性損益之下近3年的凈利潤有2年為負數。這其中還包含著每年數千萬的政府補助。2016年-2018年,世紀空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785.83萬元、2494.95萬元、2214.06萬元。
此前,恒安嘉新作為首家被證監會不予同意注冊的企業,在將4個合同收入的確認時點進行調整后,調減金額占扣非前歸母凈利潤的89.63%。
證監會指出,“發行人將該會計差錯更正認定為特殊會計處理事項的理由不充分,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發行人存在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和內控缺失的情形”。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二)》第16條,首發材料申報后,除特殊會計判斷事項外,會計差錯更正累計凈利潤影響數達到當年凈利潤的20%以上的,應視為發行人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及相關內控方面不符合發行條件。
而世紀空間的這一會計變更也觸及了《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二)》中會計差錯更正影響達凈利潤或凈資產20%的紅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