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九批援鄂醫療隊:用精細化管理 提高危重癥患者治愈率
2月21日晚上,四川省第九批援鄂醫療隊181人在隊長王東的帶領下抵達武漢,這支隊伍里包括王剛出任隊長的成都第六批醫療隊。
到達住宿賓館后,團隊對開放的賓館進行調整,設立院感兩通道,分開進出。另一方面,建立醫療組、護理組、院感組、營養組、心理咨詢組、生活保障組等,將所有的管理程序擬定出來,為進入武昌醫院做好充分的準備。
“我們是來救人的,絕不能給武漢帶來其他麻煩。”王剛也回憶,自己前后寫了三次奔赴武漢前線抗疫的請戰書,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四川受災時受到很多援助,現在武漢有需要,我們義不容辭。醫療隊希望能夠通過自己努力幫助患者,疫情期間的其他困難都能克服。”
盡管此時的武漢疫情狀況已不再如初期那般形勢嚴峻,但團隊仍身負提高患者治愈率減少病死率的使命,絲毫不敢松懈。
目前,王東帶領的醫療隊接管了武昌醫院的重癥病區,王剛帶領成都醫療隊支援ICU病房,和該院醫護人員共同管理危重癥病人。
精細化管理
2月24日下午,王剛所在的四川省第九批援鄂醫療隊進入到武昌醫院。
武昌醫院在疫情早期作為第一批定點醫院以后,其他醫療隊在此曾工作一段短暫的時間,對通道進行了規劃。由于現在醫護人員增多,原來脫防護服的通道變得相對狹窄。與本院協商后,四川第九批援鄂醫療隊在原來的基礎上將原通道改為兩個,更加優化了流程,保證進出有序,杜絕暴露。
“無論什么事情,我們要想辦法自己解決。”新開一個通道,要在墻上開一個洞,相當于開一個門。王東說,這在平時難度并不大,找幾個工人就好。但此時的武漢,疫情蔓延,工人根本不好找。在與武昌醫院共同努力下,兩天的時間內,他們完成了院區院感通道的重新規劃。
“精細化管理對醫護人員的配備有著一定要求,因此我們的加入更好地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再加上ICU患者本身就需要精細化管理,以備情況突變,所以我們對病人的照顧和護理等各個方面都愈發細致。”醫療團隊抵達后,在所管理病區范圍堅持每日查房,組織多學科會診,集合華西醫院、國家衛健委專家、中醫以及援鄂部隊的力量,幫助患者渡過難關。
小到每日對患者的一聲問候,大到定期對患者的身體檢查,每一步都是在進行精細化管理,每一次都只為更準確地把握患者的狀況,及時追蹤。“我們為了能更加及時地發現和掌握患者的每一個變化,我們加大巡房次數,多一分觀察、就多一分保障。”
有一位70歲左右退役軍人,耳朵聽不見,平時飲食清淡。醫院定點提供的飲食偏辣,他就受不了。護士觀察到老人的飲食偏好以后,由于沒有條件開小灶,便給他提供了清淡的八寶粥。護士的細心和關心令那位老人十分感動。“其實我們這種精細化管理,直接來說,就是實現一切的照顧,無論是治療上,還是精神上。”王剛補充道。
精細化也不僅僅是局限于醫護人員行為,也包括醫院分區的精細化。“ICU外區域,我們分為A區和B區,分別是重癥患者和普通患者,一旦發現患者情況有所變化,就在兩區之間實現高效率轉接。”王剛說。
談及精細化管理有何效果時,王剛一臉喜悅地表示,“在精細化管理下,加上多方面的支持,患者的康復會更快,危重患者情況會有很明顯的向好趨勢,好轉病人越來越多。”
提高治愈率
進入武昌醫院后,根據病人的實際病情,團隊在治療指南的指導下,實行分層治療。
插管治療是危險度最高的。平時為病人進行插管治療,醫生戴口罩、護目鏡就可以操作,現在醫護人員必須穿著防護服、戴著手套、護目鏡、面屏,再去插管,難度明顯增大。值得注意的是,插管過程中醫護人員面臨極大的感染風險。因此整個流程要在短時間內完成,越快越好。在插管前,醫護人員必須進行充分的準備,保持病人安靜、準備插管的工具、做好備用方案等,再去救治病人。
“我們在抵達武漢前,就已經想好主要提供這三個方面的支持,一是對患者身體各器官功能的支持,尤其是呼吸支持,包括呼吸機設備之類的,二是營養支持,三是心理上的支持,這些做到位了,患者情況就會有很大好轉。”王剛繼續介紹道。
在營養支持上,王剛所在醫療團隊華西醫院饒志勇教授從后方調配寄來蛋白粉,根據患者病情不同,需要不同,個體化給每一位患者提供營養補給。在心理上,醫護人員查房和平時對病人進行更多寬慰和問候,多跟患者交流。王剛解釋道:“現在這個階段,患者心理上其實還是很恐慌和害怕的,而且只能和親人隔著屏幕溝通,這個時候面對面的交流就顯得很重要了,更多的交流,就會獲得更大的信心。”
多學科會診也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一個重要舉措。
“我們專家會診的次數不斷增多,集合各學科力量,能及時預防普通患者轉向重癥,重癥轉向危重癥。”為盡早發現患者有往危重轉化的趨勢,除了根據相關指標判斷,醫護人員還要觀察病人的整個狀態,包括呼吸狀態、飲食情況以及患者的精神面貌,一旦情況發生變化,立馬就會采取干預措施。“指南上面提供的一些指標是一個警戒線,但不能局限于此。如果所有救治都等到達到這個指標再開始采取措施,可能就晚了。”
實行無縫銜接的值班機制,同樣也是進一步提高患者治愈率。
A區的醫護人員每四-五個小時換一次班,保證醫護人員充沛的體力和精神。“醫護人員在值班中有常規查房、專家組會進行不定時巡視,每個病人多看幾次,觀察得也更加仔細。”包括王東在內的醫護人員,一有閑暇時間就會去巡房,查看患者情況,以便更好地掌握患者每日的變化,對癥下藥、提高治愈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