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負面清單樣本觀察:輝豐股份式“資本信任危機”始末
南財智庫、21世紀經濟報道南方責任投資行動研究團隊啟動了上市公司ESG調查,基于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分別制定了A股上市公司評價體系。分別形成了100家正面觀察清單和20家負面觀察清單。
本期觀察聚焦環境負面觀察樣本輝豐股份(002496.SZ),挖掘其價值趨勢的秘密。
3月上旬,輝豐股份剛剛公告稱,收到鹽城市政府的復產批復,原則同意其部分產品恢復生產,具體產品包括年產3000噸咪鮮胺項目、年產1000噸二噻農原藥項目、年產1000噸抗倒酯項目等及相關配套設施,似乎正在撥開陰霾。
距2018年輝豐股份被環保部門處罰斷續停產后,有近兩年的時間。
“從被處罰后公司也一直整改了很長時間,環保方面一直在投入。”3月27日,輝豐股份相關負責人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與環保指標如影隨形,輝豐股份還存在虛增收入等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情況。
“資本市場最終會給優秀的上市公司ESG評級溢價,ESG投資理念和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是高度吻合的。”博時基金副總經理王德英受訪時表示。
一場機構逃離大戲
輝豐股份交易伙伴安道麥A(000553.SZ)給予21世紀經濟報道的反饋顯示,環保問題的規范,是雙方合作的前提。
“收購輝豐股份子公司,一方面是因為輝豐在幾個重要原料上較強的生產實力和研發能力,另外一方面則是輝豐在國內的業務優勢有助于我們國內業務的快速擴張。”3月27日,安道麥一位有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輝豐的環保問題也在按照要求進行整改,這其實也是公司收購輝豐相關資產的前提條件之一。”該人士指出。
這也意味著,環保問題將對上市公司持續運營產生長效的影響。
根據記者統計,環保問題帶來的,不只是輝豐股份逐步縮水的市值,還有被投資機構的逐漸冷落。
2018年2月28日,華泰證券針對輝豐股份發布研報稱,公司2017年業績符合預期,同時對輝豐股份維持“增持”評級。
這是輝豐股份“環保門”爆發前,賣方機構的最后一份報告。
更早些的2017年,華泰證券、東北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等多家機構,均針對輝豐股份發布了跟蹤報告,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
故事并未按照賣方機構的規劃進行運轉。
2018年3月,輝豐股份被媒體曝光其全資子公司華通化學因環保問題停產,隨后公司方面在最初的回應中表示華通化學只是臨時停產,董事長及高管只是配合調查。
隨后生態環境部的通報才將輝豐股份的全部問題擺上臺前。彼時,生態環境部稱,根據群眾舉報,生態環境部組成督察組于2018年3月中下旬對輝豐股份嚴重環境污染及當地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不力問題開展了專項督察。督察直指輝豐股份的環境違法問題嚴重。包括非法處置危險廢物、違規轉移和貯存危險廢物、長期偷排高濃度有毒有害廢水、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等問題。
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輝豐股份在應對督察組現場檢查時還臨時編造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并提供虛假報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3月7日開始,輝豐股份股價一路下行,直到2018年4月25日達到這一輪下跌區間的低點。2018年4月25日,輝豐股份收報3.02元,股價較3月6日5.26元的收盤價下跌超過40%,市值縮水超過30億元。
彼時的觸發因素,即是輝豐股份因為環保問題部分車間以及子公司被停產整改,多次收到深交所的問詢函,公司以及相關高管均受到了環保部門的行政處罰。隨后,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輝豐股份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投資機構則爭相出逃。彼時的一則龍虎榜數據顯示,一機構席位賣出了1609.88萬元,整體凈賣出達到5757.88萬元。
從市值指標來看,在2018年初,輝豐股份市值尚有100億元左右,其后經歷至暗的兩年,最新數據顯示,輝豐股份市值已不足40億元,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無一例機構投資人。
“近年來A股市場上市公司頻頻爆雷,大多與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與高管個人品德和誠信問題,以及公司環境保護處理不到位等有關。這些問題,恰恰是ESG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浦銀安盛基金經理楊岳斌受訪指出。
缺失的環保
輝豐股份是一家農藥企業,具有合成原藥、加工、復配制劑生產能力,是行業領先的咪鮮胺原藥、辛酰溴苯腈原藥、氟環唑原藥等研發和產業化基地。主要產品涵蓋農藥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原藥及制劑、作物調節劑、微生物菌劑等品種。
“ESG投資理念和投資收益是一致的,對于企業來說,如果ESG方面有問題,比如有財務問題、治理不完善、各種違規事件等等,最終都會導致企業的經營風險,就會帶來股價波動。而環境因素是ESG投資中的重要指標,出現在環保負面清單的公司必然也會排除在機構的投資標的池中。”華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投資總監表示。
事實上,在環保違規方面,輝豐股份可謂是“屢教不改”。
根據生態環境部2018年4月的披露,2013年以來,輝豐股份所在的鹽城市及大豐區黨委政府及其環保部門共收到上級轉辦或群眾直接舉報涉及輝豐股份環境污染問題的信訪達130余件。
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組還進駐江蘇省交辦反映輝豐股份污染問題突出、違規存放高濃度廢水并利用雨天偷排的群眾舉報;2017年12月,又有群眾舉報輝豐股份子公司廠區挖掘出違法填埋的危險廢物,但未得到依法查處;2018年1月,群眾繼續舉報輝豐股份在2017年利用暴雨偷排高濃度廢水的情況。
最終,由于在環保事件中存在違法行為,觸犯污染環境罪,2019年3月,江蘇省東臺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輝豐股份及6名相關人員被起訴。
事實上,當前ESG條款已寫入上市公司相關規則,針對ESG方面的信息披露要求也處在逐步推動之中。A股市場多家公司主動披露年度社會責任報告,ESG也成為多家大型投資機構的重要投資參考指標。
在這個背景下,輝豐股份不注重ESG原則所帶來的問題就更為凸顯。
來自投資機構的反饋則顯示,ESG評級高的上市公司對于市值管理和吸引長線、外資投資人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正面作用。
“ESG責任投資的理念和愿景已被國內金融高層及監管部門廣泛認同。不僅國際投資者在投資中國股市的時候會積極考慮ESG因素,國內社保、養老金及其他大型金融機構也希望采用ESG作為新維度來考核衡量被投資的上市公司。”博時基金副總經理王德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業績缺口顯現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必須符合要求才能復產。”上述輝豐股份人士在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強調。
事情起源于2018年,輝豐股份的污染問題得到環保部門的停產整改處罰。
這兩年來,環保處罰帶來的停產影響,已經在輝豐股份的經營狀況中有所顯現。
不久前輝豐股份公布的2019年業績預報顯示,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26億元,同比下降51.3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5億元。
車間停產,仍是最大的黑天鵝。
輝豐股份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因園區集中供熱于2019年4月18日暫停供熱,公司對前期已復產的原藥合成車間進行了臨時停產,報告期末,公司原藥合成車間及部分子公司仍處于停產狀態,停產時間遠超出預期。
“2019年已經虧損了,只能說我們做好2020年,我們肯定是朝著全部復產的方向努力。”前述輝豐股份人士表示。
事實上,輝豐股份自2018年5月上旬實施停產整治后,制劑車間分別于2018年9月26日、11月19日復產;5個原藥合成產品的8個車間于2019年1月3日恢復生產。
而2019年4月18日,于2019年1月3日恢復生產的原藥車間再次停產。
事實上,雖然3月3日輝豐股份公告稱公司部分原藥合成產品復產得到審批,但輝豐股份還存在尚未恢復生產的部分,包括旗下三家子公司江蘇科菲特生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嘉隆化工有限公司、連云港致誠化工有限公司的公司整體均尚未復產。
三家子公司均為2018年4、5月份即宣告停產。
從2018年業績表現來看,輝豐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5.19億元,同比下滑36.25%,歸母凈利潤為虧損5.47億元。這也是輝豐股份上市以來的首個虧損年。
由于環保整治、停產等原因,2018年輝豐股份報廢、處置固定資產賬面原值 1.81億元、凈值7483.6萬元,計提減值準備1.44億元;在建工程亦計提減值準備達8740.87萬元。
“公司這段時間一直在按要求整改,也加大了投入,現在有一些車間還需要繼續整改,比如廠房設施等方面。”輝豐股份有關人士回應表示。
回溯2018年年報,輝豐股份還表示公司屬于農藥行業,農藥生產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會產生廢水、廢氣、固廢和噪音。但公司十分注重環境保護,具有比較完善的環保設施和管理措施。近年來公司大力發展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加大環保設施的投入力度。
這與輝豐股份多次觸碰環保紅線的行為相比,形成巨大反差。
如今,輝豐股份在2018年、2019年兩年連續虧損,擺在眼前的則是被實施風險警示、“戴帽”的命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