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增值稅下調:如何撬動萬億汽車存量市場?
繼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為促進汽車消費,將在新能源汽車購置、貨車以舊換新、二手車銷售三個方面進行政策支持及財政獎勵后,4月9日,財政部、稅務總局正式聯合發布《關于二手車經銷有關增值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
《 公告》稱,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從事二手車經銷的納稅人銷售其收購的二手車,由原按照簡易辦法依3%征收率減按2% 征收增值稅,改為減按0.5%征收增值稅。
據了解,現行的二手車增值稅政策于2002年制定,單位和二手車經銷企業處置或銷售二手車,應按實際交易價格的2%繳納增值稅,其他個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二手車,免征增值稅。
據相關機構測算,此次增值稅下調將為二手車市場減稅接近百億元,在給二手車的規模化、標準化經營鋪平了道路、二手車經銷企業迎來了大的發展機會的同時,還將給國內汽車消費帶來極大的拉動作用。
“二手車增值稅下調的目的并不是刺激消費者來買二手車,而是給二手車的經營企業減負,激發二手車經營主體的活力,從而帶動整個汽車市場的發展。所以它不是簡單的刺激政策,而是針對中國汽車市場未來發展結構性調整的措施。”4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沈進軍看來,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6億,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保有量國家,如何盤活存量、拉動增量、保持汽車市場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但長期以來,由于二手車交易稅負偏重,造成了中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不夠大、經營主體“散小弱”的局面。
“一旦稅收政策執行,經銷商就可以在店里開展置換業務。一方面能通過置換促進新車銷售,另一方面也能開展二手車零售,這是很大的變化,也是廠家非常盼望的一件事情。”沈進軍告訴記者。
撬動汽車存量市場
4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汽車月度產銷分析會上預計,疫情影響下,下半年汽車行業應該可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但仍然難以彌補一季度和上半年的損失,未來中國汽車市場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而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的二手車市場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全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為94.97萬輛,交易量同比下降24.06%,交易金額為587.85億元。一季度全國累計完成交易二手車200.56萬輛,累計同比下降38.4%,交易金額為1221.53億元,累計交易額同比下降41.22%。
此刻,中國汽車市場亟需一劑政策“強心劑”。
“考慮到二手車可以滿足不同城市的消費需求,消費市場蘊含著巨大的潛力,為拉動汽車消費,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減輕負擔的同時,還要簡化操作。”4月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應對疫情影響、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工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孫光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據介紹,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二手車市場發展還相對滯后,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二手車交易量占保有量比重相對偏低,占新車銷量比重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3左右,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以美國的汽車市場為例,它每年的新車最高峰銷售就是1750萬輛,二手車市場平均都在4000萬輛左右。換句話說,1700萬輛的新車銷售是靠著4000萬輛二手車交易來拉動的。現在中國汽車保有量有2.6億輛,假設有10%換購,就將帶動2600萬輛的汽車消費。”沈進軍表示。
“對行業而言,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利好消息,同時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非常好的事情。”4月9日,一位熟知二手車經銷業務的業內專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說二手車稅收問題是二手車行業發展最關鍵的問題之一,所以對于此次減稅政策帶來的積極影響,我們非常期待。”
在上述業內專家看來,二手車的減稅政策有可能作為一個重要的政策支點,激活和撬動全國超過2億輛的汽車存量市場,惠及國民經濟。
“企業一旦把二手車買賣納入正式主營業務之一,不僅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稅收收入,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管理成本,從而逐步激活國內巨量機動車存量市場的置換、回購、轉售等業務,當然這也需要持續的相關政策的配合。”
上述業內專家指出,一旦二手車的經銷模式主流化、規模化以后,二手車作為流通商品合并到財務報表中,有完備的買入和賣出記錄,對于上市的汽車銷售企業來說,營業收入會有比較大的提升,在傳統新車業務增長趨于平緩的形勢下,二手車業務將成為企業新的業務增長點。
同時,二手車增值稅的降低不僅利好二手車業務本身,也會帶來更多的關聯業務的發展。例如,二手車零售金融、二手車庫存融資,甚至可以作為二手車業務上游的新車融資租賃業務。
“而對于二手車消費者來說,伴隨二手車增值稅減稅政策的落地將會出現更多規模化二手車經銷主體,給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二手車產品,可靠的服務,更多的產品選擇,消費者自己也比較容易發現和識別明確的服務主體去獲得標準化的服務,消費者權益更有保障。”上述業內專家告訴記者。
行業熱盼政策細則落地
“我們殷切期望這個政策細則能盡早落地,比如指導經銷商如何按照過戶要求開具相關發票、如何報稅、異地過戶政策中二手車發票相關指導政策等等,越早落地,越能給這個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動力。”一家品牌認證二手車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行業熱盼政策快速落地的同時,前述業內專家也指出了目前經銷商在實際交易中面臨的困難。
“二手車行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異地交易的便利和過戶轉籍效率的提高,臨時產權確認,個人之間交易次數的合理約束,部分地區的二手車經銷資格的放開,以及大家關心的行業誠信建設等。” 前述業內專家表示。
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二手車臨時產權的確認。
目前,我國二手車的基本交易流程是先收后賣,即賣家先將二手車賣給二手車商,二手車商再將二手車轉賣給買家。
在實際業務中,為避免賣家要等到二手車過戶給買家后才能買新車,二手車商通常會將二車手先過戶到“自己”名下;而為避免指標占用和繳納較高增值稅,二手車商通常將二手車“過戶”到有指標的關聯個人名下;而在北京等限購城市的二手車商在收購時還面臨“指標”限制。
由于臨時產權登記的懸空,影響二手車正常的交易流程效率,直接影響到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壯大。
以臨時產權確認為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郎學紅副秘書長給出很好的建議,“在汽車登記證上對臨時產權進行腳注,并在當地的車管部門或者交管局做備案。對于經銷商來說,這樣就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托,表示這是一個在售商品,記賬也更加容易。當二手車交易環節出現了相關責任糾紛,在售二手車的責任主體界定就有更明確的方向。”
此外,前述業內專家還指出,在行業迎來利好消息的同時,汽車經銷商更要把相關的資料收集、產權確認、抵押解除、保險違章處理落實到管理細節中去,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可靠的二手車產品,解決客戶的后顧之憂。
事實上,在4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應對疫情影響、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工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也表示,下一步將加快修訂《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幾個方面工作:進一步推動落實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落實好二手車經銷增值稅優惠政策,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擴大二手車出口業務,拓展市場發展空間;便利車輛異地交易登記,進一步繁榮二手車市場。
“減少低開二手車發票、手續費過高、個別城市二手車交易市場的特殊利益等問題,讓二手車交易更加公平公正,給客戶一個更好的消費環境,最終才能獲得客戶的認可,更能為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上述業內專家最后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