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業務下滑現金流壓力顯現 上游耗材企業回款周期延長
醫療體系的現金流受疫情影響,持續傳導至上游相關企業。部分耗材企業回款速度受到影響,相關訂單量也隨即減少。
近日,根據南京市醫保局官微消息,南京市醫保局印發《市醫療保障局關于推進醫療機構、醫藥企業開展醫用耗材(藥品)集中采購和集中結算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階段性延長醫用耗材集中結算周期。
《通知》要求,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定點醫療機構和生產(配送)企業經營造成的影響,臨時性將醫用耗材網上集中采購、驗收入庫到網上付款集中結算分別不超過30天、60天的時間,統一延長至3個月。對帶量采購的醫用耗材貨款,醫保基金按總費用的30%-50%比例預付給帶量采購的定點醫療機構,加快貨款結付,實現以量換價。原則上在帶量采購結果確定后的2個月內向相關定點醫療機構撥付預付金。
某器械的全國總代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浙江、山東等地區醫院本來過完年就要開始招標,但是因疫情到來全停了。
醫院現金流吃緊
《醫學界》發布的調查問卷顯示,87.3%的醫院正承受著疫情帶來的資金壓力。其中,人力成本、防護物資成本和房屋水電成本是壓力的主要來源,分別占成本的68.4%、15.2%和7.6%。
國內第三方醫院管理咨詢機構廣州艾力彼的一項醫院運營問卷調查顯示,自今年2月以來,門診量同比下滑40%以上的醫院占到了78.48%。與此同時,醫院的住院量與手術量也相應下滑。數據顯示,近六成受訪醫院的住院量與手術量同比下滑50%和60%以上。
醫院業務銳減的同時帶來的則是現金流的壓力。調查同時顯示,公立醫院中僅有31%和27%的醫院能夠從財政和銀行獲得補貼或貸款融資渠道。
另一方面疫情期間,醫院的支出卻并不小,醫療機構需要購買醫用口罩、眼罩、防護服等防護設備,改造發熱門診,增購呼吸機等救治設備,建設檢測實驗室等科研設施。根據此前某定點收治醫院負責人反映,救治設備的總投入大約3000萬元,科研設備總投入大約2000萬元。
廣州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疫情期間,醫院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時,諸如防護服、消毒液的固定的支出費用也在大幅度提升。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社會辦醫醫院都面臨著短期資金壓力。
莊一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根據以往公立醫院對醫用耗材的結算周期來看,根據不同競爭環境,競爭力較強的獨家的產品,至少也要三個月,一般品類結算周期為半年到一年。醫院一般會通過延長回款周期緩解部分壓力。
醫用耗材企業則分為兩類,一類是非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品類的,如支架類、人工關節類為代表的單價可達上萬元的高值類耗材,這類器材以進口合資為主,也有低值類耗材,如棉花、棉球等品類。具體到科室,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受影響較大,與其相應的耗材企業受影響也較大。另一類是跟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品類如呼吸機、口罩等,相關企業仍然是現金流強勢方,受疫情影響較小。
上游企業受影響
對于上游企業來說,回款周期長本身對醫藥耗材企業來說并不稀奇,而“蛋糕”份額的減少就更為棘手了。
華南某醫藥流通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作為采購方,公立醫院在耗材、器械、藥品的采購流程上必然是強勢的,因此采購程序上總是先供貨再付款,醫院回款慢已經成為了常態。醫院回款慢基于醫院的運營方式,醫院的款項中除涉及自費項目,就是醫保、社保支付。醫保局一般會在一年半到兩年內復查是否違規,如果違規,可以拒付錢款,正常情況下,醫保墊付部分可能一年甚至更久院方才能收到回款。因此,醫院給供應商的回款也相應會拖延,三個月算快的,一般至少一年到兩年。供應商為了保有流動性,把對醫院的應收賬款轉給其他供應商形成三角債或借助金融機構脫手的情況也頗為常見。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將這種常態變成了部分醫療器械公司的“緊箍咒”。
一方面,醫院資金承壓之下,回款速度更加緩慢,上游企業在維持自身經營成本開支的同時,短期收款能力還受到相應限制,流動性風險上升。另一方面,現金流短缺的醫院,只能減少正常招標數量從而導致上游醫療企業業務停滯。
早在3月中旬,中國政府采購網就刊登了一則《某單位醫療器械采購項目廢標/終止公告》。而在此之后,各地采購網也陸續發布了采購項目終止的公告。4月20日,洛陽市政府采購網稱,洛陽某醫院因故將終止2019年度第一批醫療設備采購的項目。同日,中國政府采購網顯示,海軍第九七一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也宣布終止部分采購項目。
廣東威爾醫院聯合醫生集團創始人兼CEO林子洪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于上游醫藥耗材企業來說,相比回款慢造成的短時間回款損失,直接營業收入總額減少影響更大,醫院的營業額下降直接導致所需耗材減少,整個盤子減少。目前企業也在積極自救,比如有資質的企業通過轉型售賣口罩等方式獲取更多生存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