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一周年:產業鏈生態雛形初現
2019年6月6日,中國5G牌照發放,商用大潮正式開啟。
一年來,5G基站部署已超過25萬個,套餐用戶數超過五千余萬戶;手機廠商相繼宣布將在國內不再發布4G手機,截至今年前四個月,國內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占比已躍升至接近五成;圍繞5G的生態應用方向也浮出水面。
隨著技術演進加速,商業模式探索的漸次落地,產業鏈的新形態已逐漸形成。
“5G是一個更親民的網絡。雖然5G采用了云計算、AI、大數據等高大上的技術,但是引入這些技術的目的是讓5G更好、更便宜。”近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時,中興通訊副總裁陳志萍指出,堅信隨著5G網絡鋪開、5G終端的普及,親民的5G將快速被大眾接受,5G投資會進入一個良性回報的循環,電信行業的營收在整個GDP的比重還會增加,因為“智能社會對網絡通訊、萬物互聯的需求增長是長期的”。
雖然尚處在5G階段,產業鏈關于6G的儲備也已開始。陳志萍向記者表示,在5G建設上配合國內運營商節奏全力推進的同時,中興已于2018年成立了專門的6G研究團隊。
“技術特別是標準層面的研究會領先于商用的節奏。3GPP對6G還在需求的定義初期,中興通訊對于6G的愿景是智聯物理與數字世界,當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6G網絡架構、新頻譜、新空口以及和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結合,同時我們也對6G相關的前沿基礎材料,器件等保持密切關注。”她如此表示。
基礎設施加速落地
進入5G時代,運營商陣營一改過往“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了新的“2+2”陣營。去年9月9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宣布5G共建共享,近日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也簽署了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協議。
對于一種需要大規模重新部署建設的網絡來說,這無疑會緩解運營商單兵作戰在5G領域的投資建設壓力,也能提高網絡利用效率,從而加速5G的切實落地。
在近日接受采訪時,OPPO中國區總裁劉波就認為,中國推廣5G的速度相對全球來說是最快的,這不僅是牌照發放方面。“中國的推進速度快,背后的原因就是體系化地往前推進,包括5G基站的建設、資費和運營商推出的相關政策等,都在快速推動5G的發展。”
新技術的加入則從另一方面讓5G能夠變得更加“親民化”。陳志萍向記者舉例道,比如5G采用了Massive MIMO技術,數倍地提升了網絡的頻譜效率和能量效率(每bit傳輸消耗的電力),反映到消費者端就會是套餐資費的降低(流量相同)。同時,在新增加的5G網絡流量和用戶規模成倍增加時,通過引入AI和大數據的自動運維,使得運營商的運維人員工作量沒有成比增加。
“中興一直在致力于極簡5G的方案,就是要提供極簡的安裝和極簡的運維,這根本上都是為了讓5G在更快更好的同時能更加經濟。”她表示。
而這對整個5G產業生態的落地來說,是意義重大的。據陳志萍介紹,中興把目前在5G網絡中已經驗證成熟的云技術、大數據和AI引擎構建了開放平臺,結合5G本身一起為垂直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搭建了開放的平臺。
“就像這些新技術使傳統電信行業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了數字化轉型、大幅提升效率,垂直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也必將大幅提升他們的收益和效率。而垂直行業開始規模數字化轉型本身將給5G帶來海量的用戶和流量,成為一個全新的巨量營收增長源。那時運營商將從CSP(通訊服務商)實現向DSP(數字服務提供商)華麗轉身。”
這也透露出產業鏈密切關注的5G商業模式探索進展。作為一種需要在前期投入巨大的產業,能夠盡快找到后期的投資回報方式至關重要。
陳志萍介紹道,中興一直在積極探索采用5G網絡切片等技術的B2B2C的5G新商業模式,即運營商根據行業的需求,采用網絡切片技術為行業定制5G專網;行業向運營商付費定制的5G專網,再由行業整合5G專網和自己的業務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業務體驗;消費者為這個含網絡服務業務直接付費給行業。
“這種新的商業模式為運營商開辟了一個2B的全新營收來源,并有望成長為運營商的主要營收點,為盡早實現5G的投資盈利開拓了新的思路。”她補充道。
據介紹,在行業應用方案上,中興通訊重點聚焦“云視頻、泛在物聯網、機器人AI、安全和高精度定位”等五大使能平臺,已探索出86個5G創新應用場景。應用側中興會加強產業鏈協同,在智能制造、智能電網、智能駕駛等重點行業形成突破。
終端應用漸次下沉
基礎設施鋪設和商用探索加速的前提之下,以5G手機為核心的終端產品矩陣也在很快下沉化,這是推動5G大規模商用的必要條件。
陳志萍就向記者表示,5G商用成熟度和終端的發展密切相關,過去一年終端已經開始從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手機產品向家庭智慧化、產業數字化升級等縱深領域發展。
“5G要在產業互聯網取得商用成功,需要完整的產業鏈支持,需要適應行業需求的5G行業終端實現高效靈活,實現端到端交付適配。2020年隨著規模上量,5G終端產品性價比會不斷提升、價格逐步下探。整個5G產業鏈技術和方案成熟度都在快速提高,各類芯片、器件、模塊也快速成熟并價格逐步探低,這種趨勢還將繼續延續。”
當前5G終端商用和市場教育進程已經非常迅速,realme副總裁、全球營銷總裁徐起就有明顯的感觸,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憶道,“上個月我在云南了解市場,我們觀察到用戶一進店就會問,‘有沒有5G手機可以選擇’。可以看出來用戶對于5G的需求還是很旺盛的。當然現在會受限于5G終端產品價位段還不夠全面、產品多元化還不夠充足的影響,疫情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他觀察到的另一個現象可以與之佐證。根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披露,截至一季度兩家廠商5G套餐數約為近5000萬人次,但截至4月5G產品銷量卻只有3000多萬臺。“這意味著還有2000多萬5G套餐用戶還在挑選5G產品,相信下半年會有更快的普及到來。”
也正因為價格還沒完全下沉,業內有一種觀點認為,5G終端的主動換機潮目前并沒有出現。徐起向記者分析道,隨著5G產品在價位上的下探,會推動換機潮的出現。“早期5G手機是在4K價位段,用戶可能不會出現很強烈的換機潮;但到了下半年,當1500元的5G手機陸續出現,我相信肯定會有大量的換機潮出現。”
除此之外,他指出,對于很多4G用戶來說,如果沒有殺手級應用出現,不一定會選擇換機,因為當前4G手機是夠用的。但如果未來運營商政策有所調整,用戶會陸續切換到5G產品上去。
雖然在近年來的外部環境壓力之下,中興對于終端業務的發展有所調整,但毫無疑問,終端業務線對于中興來說依然是5G生態環節部署的必然。
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終端事業部總裁徐鋒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興會繼續保持在終端技術創新上投入,重點在通訊能力和視頻算法兩大發展方向發力。
據介紹,2020年中興將在全球范圍內推出共計15款以上5G終端產品,其中,中國市場全系產品進擊5G,多款產品會覆蓋千元檔至三千元檔;手機產品之外,還將發力移動寬帶互聯產品和IoT產品,同時以自研云平臺為核心,打造物聯網(I-IoT)、家庭移動互聯網(C-IoT)、車聯網(V-IoV)等綜合解決方案。
根據劉波介紹,OPPO的探索聚焦在了在線游戲、視頻、未來云端存儲、云端APP等方面,并持續預研。“我相信全行業都會持續投入,這個發展總體來說一定是很快速而且非常正向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