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下一片金礦:燃石醫學闖關納斯達克背后的資本故事
今年6月12日,燃石醫學成為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腫瘤NGS檢測企業。按照6月16日的收盤價計算,燃石醫學的市值約為24.8億美元。
創業的六年間,燃石醫學經歷了從無人問津到資本熱捧,其所在的腫瘤基因檢測領域也成為“下一片金礦之地”。
NGS顛覆性技術的出現,改變了腫瘤臨床治療領域中“診”和“療”之間的格局,從以“療”為中心逐漸演變成了以“診”為中心;同時,NGS技術與腫瘤藥物研發形成了正反饋的生態循環,相輔相成。
燃石醫學創始人兼CEO漢雨生表示,NGS技術將逐漸成為腫瘤醫療領域的一個全新的維度。“在這個過程中,燃石的愿景是做世界醫療行業的一極,把技術做到極限,把應用場景做到極致。”
從無人問津到資本熱捧
2013年,時任北極光創投投資經理的漢雨生一直關注基因測序領域的投資,看到了腫瘤NGS領域的優質項目空白。
很多VC都有創業的夢想,但好的機會可遇不可求。對年輕的漢雨生來說,這是他無法拒絕的。
漢雨生創業的想法得到了北極光創投創始人鄧鋒的支持。多年后,鄧鋒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憶說:“做風投有前瞻性,這讓他更早的發現了機會。能夠看準機會跳進去自己做和他的個性有關,漢雨生是一個敢于冒險往前沖的人。”
漢雨生帶著投身創業的想法和鄧鋒的出資意向開始拜訪VC投資人們,數月后的結果并不盡如人意。當時國內創投市場資本寵兒還是TMT項目,尤其是移動互聯網融資的主場。在醫療投資這個尚不算熱門的領域中,腫瘤NGS檢測甚至稱不上是個“賽道”。
最終,燃石醫學拿到北極光創投和聯想之星的投資。兩家VC成為公司的首輪投資人,北極光創投以13.7%的上市前持股位列燃石醫學第一大機構投資方,聯想之星上市前的持股比例也有6.1%。
“風險投資把資金和資源投向先進生產力,這是VC能夠推動優秀公司加速發展的原因。推動行業的發展,在醫療健康、IT、材料、能源領域都是共通的。”鄧鋒介紹,燃石醫學是北極光創投在基因測序領域的重要落子。
同樣重金投資燃石醫學的還有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后者從A+輪開始不斷加持,持有公司上市前9.1%的股份。燃石醫學也成了紅杉中國“全鏈條、全周期、全階段”策略的樣板項目之一。
到公司IPO上市前,燃石醫學累計完成總規模超過2億美元的融資,豪華的投資人團隊囊括了北極光創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招銀國際、聯想之星、濟峰資本、禮來亞洲基金、GIC、太和資本等。
第二增長曲線
燃石醫學的赴美上市也獲得了二級市場投資人的支持,公司從首次公開發行和同時進行的基石認購中合計募資約2.5億美元。
燃石醫學IPO的基石投資方、清池資本創始人李彬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們在選擇醫療醫藥子行業時,最看重的是技術創新性和其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化能力。在技術創新和商業化方面,燃石無疑是中國NGS子行業的標桿。”
根據燃石醫學的招股文件,此次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癌癥早檢技術的研發;其他腫瘤伴隨診斷產品的注冊認證,包括完成相關的臨床試驗;其他經營管理支出。
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投資人均認為,癌癥早檢將成為燃石醫學持續發展的第二增長曲線。
“診斷與診療技術結合,在可預見的將來將可以把絕癥轉化為慢性病。”鄧鋒分析認為,未來伴隨診療技術發展,早診、早篩將能夠提高癌癥的五年生存率。
按照6月16日的收盤價計算,燃石醫學的首輪投資人在六年后已獲得約120倍的賬面回報。
燃石醫學是聯想之星在基因檢測領域的第一筆投資,也是如今的聯想之星合伙人冷艷加入團隊后第一個通過決策會的項目。在冷艷看來:“對于優質的公司來說,上市應該只是其發展歷程中的一小步。作為一家千億潛力的公司,今天的燃石不過屬于發展的初期。”
于投資人和創始團隊而言,燃石醫學在納斯達克IPO證明了中國腫瘤NGS企業獲得國際資本市場的認可。這對于燃石醫學來說是重要的里程碑,也將是一個新的起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