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香港二次上市 “618”撬動資本圈
6月18日,伴隨“618購物狂歡節”,京東集團正式于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京東本次二次上市發行價為226元/股。6月18日,京東集團(9618.HK)盤前競價上漲7%,報242港元/股;開盤價上漲5.75%,報239港元/股;收盤時上漲3.54%,報234港元/股,當日成交額也創下70億港元,與騰訊控股(0700.HK)共同成為當日港股主板的兩大主力。
公告顯示,京東集團此次香港公開發售獲得超額認購179倍,國際發售與香港公開發售價最終為每股226.00港元,若不行使超額配股權,全球發售募集資金凈額約297.71億港元,成為今年以來港交所新股“吸金王”,募資額排名第二名的是另一只回歸的中概股網易243億港元。
據悉,一部分京東二次上市打新的投資者在上市交易第一天開盤便賣出獲利了結。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可長期持有,建議投資者不必急于賣出,近期港股股價波動比較大,并且近期京東美股在一季度強勁的業績以及“618”等利好刺激下,股價上行的趨勢已經形成。
打新“吸金王”
“中概股回歸是近期的熱點,包括京東回歸也受到了很多資金的關注,這些中概股回歸給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多數都是明星公司,可以關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認為,對于中概股的打新,應該立足于基本面及估值綜合考慮,最好相對高的安全邊際,買入后長期持有。如果是純粹的新股套利,則應當第一天沖高賣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大量機構和投資人參與了京東的打新。事實上,僅在香港公開發售獲得超額認購179倍,若不行使超額配股權,全球發售募集資金凈額近300億港元,募資額為今年香港市場第一名。
那么,那批最早投資港股的打新資金怎么樣了?
“京東最終定價226港元,較前一日美股60.98美元折價4.36%。鑒于京東折價幅度高于網易和阿里,這吸引了一部分投資者在開盤便賣出獲利,目前看京東上市首日表現要弱于阿里(+6.6%)和網易(+5.69%)。”6月18日,老虎證券對記者表示。
老虎證券給記者簡單地算了一下賬,如果投資者在開盤高點239港元賣掉,收益率為5.75%,每手可賺650港元(未剔除手續費);如果投資者持有到尾盤233港元賣出,打新收益率僅為3%,剔除手續費后,基本上不賺錢。
“我們建議投資者不應急于賣出,一方面港股上市前幾日受投機性資金的影響,股價波動還是比較大的;另一方面,近期京東美股在一季度強勁的業績以及‘618’等利好刺激下,股價上行的趨勢已經形成——按最新美股62.01美元計算,對應的港股價格為240港元,較最新港股還有3%左右的溢價。”老虎證券表示,“我們認為美股走勢更能反映出京東中長期的增長潛力,最終兩個市場的股價會趨于一致。”
事實上,記者采訪的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很關注京東回歸,未來會配置中概股回歸這類優質股票。隨著優質中概股加入各個股票指數,主動資金和被動資金也會陸續增加配置。
“618”情結
6月18日是京東的主場的喜慶日子,它既是京東的生日,也是由京東開啟的全民和電商的“618購物狂歡節”。
而2020年6月18日,京東登陸香港聯交所二次上市。
上市儀式上,京東第一次對外展示了今年“618”數據大屏,從2020年6月1日0點到6月18日14時,累計下單金額達到2392億元,超過去年“618”大促18天2015億元的紀錄。
京東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京東實現凈收入分別為3623億元(人民幣,以下同)、4620億元、5769億元。2017年及2018年,京東持續業務經營凈虧損1900萬元和28.01億元,2019年持續業務扭虧,實現經營凈利潤118.9億元。
從今年一季度業績來看,其營收1462億元,同比增長20.7%;凈利潤約為11億元,去年同期盈利73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凈利潤則約為3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3億元略有下降。
京東預計,第二季度營收介于1800億元至1950億元之間,同比增長20%-30%。
曾飽受質疑的“京東模式”,有兩個特點:一是自營模式;二是自建物流。
同樣是電商平臺,京東打造了“618”,阿里打造了雙11。但當阿里開枝散葉,漸成商業帝國,京東卻連年虧損,直到2019年Q1才轉虧為盈。
二者的核心商業邏輯不同。業內有人比喻,淘寶更像是線上版的義烏小商城,而京東可以類比為線上版的沃爾瑪超市。
大多數義烏小商城的商品來自各個商家,而市場只需給商家提供“攤位”,收取租金,更容易贏利。而沃爾瑪的商品更多是自營,即自己進貨,自己銷售,賺的是買賣間的差價。
與阿里不同,京東自營商品、自建倉儲、自建物流,走上“即時配送”之路。當京東將倉儲和物流覆蓋全國各地,訂單量足夠大,規模效應下京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護城河”。
由于基本面改善,再加上京喜增長、疫情受益、美股反彈等因素,今年京東股價大漲。6月17日,京東集團(JD.O)的美股收盤報62.01美元,上漲1.69%,達到歷史高位。較年初股價上漲76.01%,市值為958億美元。
京東這種模式后勁仍被看好。
對于京東集團(JD.O)的美股,第一上海證券近期給出的目標價是68.00美元,買入評級。理由是,京東商城及物流在疫情期間展現了優質的履約能力,雖然短期內部分產品銷量受影響,但長期來看將加速電商滲透率及公司用戶數量增長。
對于京東集團-SW(9618.HK)的港股,中泰國際證券給出的評級為“申購”。理由是,由于公司具備強大的物流體系,未來可將一整條供應鏈效應發揮最大效率,未來也有可能分拆京東物流上市,有助提高相關估值水平。京喜小程序及公司與快手的戰略合作可為公司拓展下沉用戶市場增長空間。此外考慮公司來港上市后,未來有機會納入恒指、港股通、其他亞洲指數及內地投資者更加熟悉公司等因素,都將會激發未來股價漲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