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表態堅決扛起先行先試責任 資本市場重點改革方向看點在哪?
四十年,彈指一揮間。
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資本市場建立和深交所成立30周年。
其間,深交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一市場發展到多層次市場、從區域市場發展成為全球新興市場的過程,亦是深圳特區資本市場改革的一個縮影。
10月14日晚,深交所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時指出,將堅決扛起資本市場先行先試的責任,高質量推進深交所改革發展各項工作。
這一表態,引發了市場廣泛討論。
更早時候,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下稱《方案》),提出:“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試點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CDR)。建立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上市機制。優化私募基金市場準入環境。探索優化創業投資企業市場準入和發展環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業內人士了解到,這一改革部署內容,對于深交所發揮資本市場改革“先行者”角色意義重大。
“深圳作為新型示范區的綜合改革試點,深交所可以說是首當其沖受益。金融和資本市場的試錯方面意義非常重大,如果深交所抓住了機遇,大膽改革,先行先試,一定可以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包括股市,加速改革的試驗田、助推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受訪表示。
三十年大膽創新
截至10月15日,深交所合計A股上市企業數量突破2303只,總市值突破33.23萬億元。從設立之初的老五股不斷擴容至今,深交所的發展壯大史,亦是一部證券市場改革史。
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集中交易,成為改革開放后新中國第一家開始集中交易的證券交易所。自此,證券市場從分散柜臺交易轉為交易所集中交易。1992年,深交所開始推行“四化”建設(交易電腦化、交收無紙化、通信衛星化、運作無大堂化),為日后證券交易系統技術水平領先全球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后,為了有力支持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探索推出中小企業板,成功推出創業板,平穩啟動深港通,并順利實施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
2019年,深交所全年股票融資額高達5089.3億元。
其間,深交所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包括創新投資產品類型,完善各項政策規則,如擴容股票股指期權,2019年底推出滬深300ETF期權;豐富REITs產品,相繼推出國內首單依托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私募REITs、首單以公募基金為載體的REITs等創新項目,2020年4月,深交所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工作也拉開序幕。
“在改革深水期階段,深圳證券交易所直面難題,積極創新,大力推動改革開放,成績亮麗。譬如,深圳推出了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兼顧存量和增量,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性制度上大力改革。市場也更為規范、透明、開放,活力和韌性得到了增強,而且運行相對平穩,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彰顯。與此同時,深圳也能大膽創新,擴容股票股指期權和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等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談及深交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改革舉措,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
恰逢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期,深交所作為資本市場“先行先試”的典范,必然將承擔更多的改革使命。
根據《方案》部署,將支持深圳在資本市場建設上先行先試,比如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試點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CDR)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深交所在試點創新企業境內發行存托憑證(CDR)的過程中,將發揮制定并完善與試點相關的一系列配套制度,會同有關各方推進試點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作用。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受訪指出:“試點創新企業境內發行存托憑證意味著境外企業通過CDR方式回歸A股的路徑已通暢,可實現跨境市場間的交易。試點CDR為我國境外上市的創新創業企業融資提供便利,實現內地市場的直接融資,豐富企業融資渠道,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滿足其融資需求的同時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田利輝也表示:“試點CDR過程中,深交所將發揮主導作用,推動資本市場、相關銀行和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在田利輝看來,CDR模式是境外上市公司將部分已經發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當地的銀行,通過中國境內存托銀行發行,相當于在A股上市。CDR適合那些海外新經濟企業回歸A股市場。發行CDR可以推進股票市場的發展,加快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有助于推進深圳證券交易所與國際接軌。
“同時,CDR試點能夠提高銀行的服務能力,拓展相應業務,加強國際業務協作。這有助于我國商業銀行的國際競爭力提升。CDR計價貨幣存在復雜性,這會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匯率改革的步伐。由于境內和海外證券市場存在市盈率差異,深圳證券交易所需要面對CDR套利的問題,這會使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田利輝進一步指出。
專家熱議下一階段改革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過往成績亮麗,但要想實現“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的目標,深交所仍須在創新驅動發展和國際化進程中繼續努力。
李湛便指出,未來,深交所還需在兩大主要改革方向發力,“一方面,持續推動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系統完善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市場基礎制度,進一步優化市場功能,增強對創新創業企業的服務能力,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有力支持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促進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
“另一方面,可借鑒國外交易所建設的先進經驗,推動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制度規則體系,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能力、開放監管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李湛表示。
田利輝也表示:“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為私募股權市場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但作為致力于中國經濟發展的深圳證券交易所應該通過有關舉措進一步推動我國私募股權市場的專業化發展。深交所也要繼續開展打擊違規違法行為,通過懲惡揚善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此外,田利輝還指出,深交所還要引導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提升市場的有效性。
其認為,深交所推出深港通、債券通、QFII、QDII、CDR等機制,不斷推進國際化,也不斷提升深交所的國際競爭力。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深交所完全有望在努力中成為世界一流交易所。
董登新也提出,“在拓展的空間上,深交所可以把港交所作為一個學習的榜樣。港交所作為一個成熟、發達的市場,與深交所有著同宗同源的中華文化。中國有自己的模板,港交所是中國的港交所,香港已經成為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大市場。滬港通、深港通已經打開了,我們要有勇氣跨越障礙,大力推進滬深港三地交易所的一體化進程,取得一體化交易的優越性和市場效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