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業績進一步回暖 車企集體開啟末季沖刺
今年第三季度,國內車市展現了比二季度更強勁的回暖態勢。
近期,A股上市整車企業陸續公布了三季報,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選取了其中11家乘用車企的業績報告,統計發現,六成以上車企在第三季度實現了營業總收入的同比上升,八成以上車企則在第三季度實現了歸母凈利潤的改善。
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明顯增加的車企有長安汽車、比亞迪、江淮汽車等,當季營收增加幅度在40%以上,此外,在歸母凈利潤方面,長安汽車和江淮汽車同比實現扭虧為盈,而江鈴汽車、比亞迪、上汽集團、廣汽集團等則有明顯增加。
不過,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多家車企在截至第三季度的累計收入與歸母凈利潤方面仍面臨挑戰。報告顯示,11家車企中,累計營業收入顯著增加的僅有不到四成,而歸母凈利潤方面,僅江鈴汽車和比亞迪實現同比增加。
但隨著第四季度來臨,車企也開啟了最后的沖刺。受上半年疫情影響,很多車企都調整了新車投放計劃,只有少數品牌和車型以線上形式舉行了發布會,大部分品牌和車型都將新車發布延期。而隨著新車消費迎來“金九銀十”的旺季,以及11月中下旬即將到來的廣州車展,四季度汽車銷售表現有望進一步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車或將在第四季度再現亮點。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經過調整之后,已經重回正增長的區間,并且增幅顯著優于整體行業。此外,新能源汽車最新產業規劃、區域市場限行升級等政策發布也將在客觀上增加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
受三季度業績轉好與產業政策發布預期等因素的影響,11月2日,A股汽車板塊普漲,其中中國重汽、江鈴汽車漲停,東風汽車、長安汽車漲逾7%。
遼寧沈陽著名的汽車銷售一條街。圖新華社
三季度進一步回暖
從上市車企的財報來看,第三季度車市明顯回暖。
從營收角度衡量,僅有ST海馬、*ST夏利、北汽藍谷、*ST力帆四家乘用車企三季度仍是同比負增長,而此前一度陷入困境的上汽集團也終于在出師不利之后重回正軌,三季度營業總收入為2149.2億元,同比小幅增長2.8%。
大部分A股上市車企的營收增長幅度更大。例如,比亞迪、長安汽車、江淮汽車三季度營業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0.7%、51.3%、48.3%。
而在歸母凈利潤方面,車企恢復得則更為明顯。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僅ST海馬和北汽藍谷虧損增加,其他幾家車企有的虧損減少,有的扭虧為盈,更多的則是盈利增加,其中,比亞迪大幅增長13.6倍,廣汽集團和江鈴汽車分別增加89.5%、52.6%。
得益于對成本的長期管控,汽車行業能夠在特殊市場環境下使凈利潤的表現優于營收。此前,乘用車市場聯席會的數據也顯示,隨著疫情逐漸受控,汽車業經效同比增速,已經呈現利好先兆,利潤先于營收,由負轉正。“1-8月,實現利潤總額3084.3億元,同比微增1.5%;營業收入47887.1億元,同比下降1.4%?!?/p>
不過,疫情影響的陰霾仍未散去。對于不少車企而言,盡管三季度的業績有所回升,但前三季度的整體表現卻差強人意。數據顯示,11家乘用車企中,僅有江鈴汽車和比亞迪前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是同比增加(剔除扭虧為盈)的,這也讓這兩家車企在二級市場上飽受追捧,比亞迪股價接連上漲,而江鈴汽車近期更是收獲了多個漲停板。
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城汽車等規模車企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則尚未轉正,分別下降19.9%、21%、11.3%;而長安汽車盡管扭虧為盈,但主要是投資收益所得,扣非后凈利潤為-20.98億元,只是虧損幅度同比下降40.63%;另外,北汽藍谷、ST海馬的虧損幅度甚至還有明顯增加。
與整體市場相比,A股整車企業的表現分化明顯,而基于前三季度的業績,各車企對全年目標的設定也并不相同。例如以往增長還比較穩定的上汽,今年的目標便是“跑贏大盤”,而反映到財務上具體是何表現,上汽并未明確表示。
汽車行業將繼續向上?
華創證券發布的研報表示,三季報顯示諸多汽車上市公司錄得超市場預期的業績增長,這主要體現了汽車行業超預期的銷量恢復、超預期的利潤率彈性。
該機構認為,2021年考慮經濟恢復帶動中低端需求恢復,換購峰帶動中高端需求加速釋放,行業景氣繼續向上,預計景氣度維持至少一年,車企及零部件盈利改善預計也將持續。而在汽車景氣向上的周期內,估計將看到一批有競爭力的自主車企及零部件企業的經營再上臺階。
疫情陰霾過后,國內汽車市場的確以較快的速度恢復,尤其是進入下半年以來,汽車銷量幾乎是全面回升。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國內車企批發銷量為544萬輛,同比增長6%。
而剛剛過去的10月,汽車銷量繼續向好。根據乘聯會的周度數據,10月1-25日日均批發銷量為4.47萬輛,同比增長10%,不過,環比下降12%。從目前的數據來看,車市“金九銀十”更多集中在9月。
分析顯示,10月車市仍體現出明顯的向好趨勢,而隨著經濟加速恢復,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年底預計還將出現全年最大購車需求潮。盡管目前來看,車企的銷量走勢仍是平穩推進,但終端的周度零售節奏卻更快,體現出行業需求較好。
而在市場本身已經恢復的情況下,仍有利好政策出現。近期,上海市對外地牌照進行了“限行”規定的升級,一方面,從11月2日起,內環高架上外牌限行時間加長,另一方面,明年五一假期之后,內環地面道路也將開始限時開放。這直接刺激了一波新車消費需求的釋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了解到,新規發布的當周,上海新能源汽車銷量便出現了明顯的增加,個別門店的銷量甚至比平日暴增數倍。11月2日,二手車線上拍賣平臺天天拍車也發布報告表示,10月的最后一周,平臺上上海地區的日均成交量激增60%——被限行新規影響的上海外牌車主,已經迫不及待地賣車換新,這將進一步提升新車的銷量。
作為尚處于發展初期的新興業態,新能源汽車目前的銷量和保有量還不算高,不過在產業的長期發展規劃中,未來新能源汽車將在汽車市場中占據重要的地位,11月2日發布的產業規劃中,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的目標是,在總體新車銷量中占比25%。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成為車市增長的重要引擎。
而今年來,多家車企已經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產品的上市步伐,造車新勢力開啟交付,或者已經推出旗下第二款、第三款車型,而傳統車企也在爭取盡快地發布基于純電平臺研發的新車型——在特斯拉以及比亞迪等先行者的開路之下,新能源汽車有望接過車市增長的“接力棒”。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