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赴美上市迎變局 今年超六成新股破發
2021年3月,在納斯達克上市近21年后,新浪決定私有化退市。作為“VIE模式”的首創者,新浪的退市亦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風起于青萍之末,3個月之后,更大的變局驟然而至。
7月以來,“滴滴出行”、“貨車幫”、“BOSS直聘”等一大批剛剛登陸美股的互聯網相關企業先后遭受網絡安全審查。
7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將加強中概股監管。最權威的“兩辦”發聲,意味著監管部門短期內可能就將正式對中國企業赴美上市進行嚴格監管。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已經有多家擬赴美IPO的中國公司傳出暫停上市或取消赴美上市的信息。
政策、市場不確定性雙雙增加
在一系列政策和表態下,對互聯網企業赴國外上市的監管進一步明確。
7月10日,網信辦發布《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擬規定,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被實施網絡安全檢查的四家企業活躍用戶數量均超過100萬。
此外,《征求意見稿》內容緊緊圍繞“數據的國外安全”場景,擴大網絡安全審查的職能機關,將證監會也納入其中,并且規定運營者申報網絡安全審查時需提交“擬提交的IPO材料”。
在業內人士看來,《征求意見稿》補缺了此前網絡安全審查僅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采購審查短板,審查范圍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擴大到了全部數據處理者,值得數據運營者高度重視。而這將對赴海外上市企業帶來重大影響。
“一般去美股IPO的,都是有一定規模的互聯網企業,這類企業100萬用戶的門檻是基本達到的,意味著互聯網企業類型的企業赴美IPO都將進行安全審查,所以對于中國互聯網企業赴美上市是有一定影響的?!敝心县斀浾ù髮W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除了監管加碼,從今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市場表現來看,赴美上市在估值方面優勢并不明顯,已經日益淪為前期股東到期退出的渠道。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9日,今年共有38家中國企業在美股上市,其中20家發行的是存托憑證,18家發行的是普通股。
前述38只中概股中,截至7月19日,已有24只破發,破發率達到63%。破發幅度最大的是智能通訊云服務商容聯易通,其于2月9日美股上市,發行價為16美元/股,但截至目前公司股價僅為5美元/股,較發行價跌去64.75%。
此外,同樣較發行價跌五成以上的還有跨境電商洋蔥及眾籌平臺水滴公司,二者截至目前最新價格分別為3.07美元/股、5.86美元/股,而發行價分別為7.25美元/股和12美元/股。
事實上,盡管今年以來,中企赴美上市的融資數量和融資金額均較去年同期翻倍,但中概股的行情卻陰晴不定。先是年初的中概股股災,極大地打擊了IPO熱情,隨后雖然迎來兩個多月的強勢上漲,但進入7月份之后中概股又出現崩盤式下跌。
多家中企中斷赴美上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市場和監管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近期已有多家中企終止了赴美IPO的進程。科技企業Keep、喜馬拉雅以及醫療科技公司零氪科技便相繼終止了赴美上市進程。
如早在今年4月就啟動美股IPO的運動社交平臺Keep,其創始人兼CEO王寧等管理層此前還對媒體表示,期望Keep最早在2021年上市,最晚2022年。但眼下這一計劃橫遭變數,根據Keep官網數據顯示,早在2019年,公司訂閱會員數量就已達到100萬。
隨著準中概股紛紛宣布暫?;蚪K止赴美上市,公司股東方的“退出”進程也將進一步推遲。
根據啟信寶數據顯示,Keep于2015年2月正式上線,6年時間里,Keep已累計進行了8輪融資,累計獲得超過6億美元資金。其中在2016年8月16日,Keep獲得了來自騰訊的C+輪戰略投資。而就在不久前,由軟銀愿景基金牽頭的最新一輪融資中,Keep又獲得了軟銀集團、高瓴資本、騰訊投資、Coatue、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時代資本、紀源資本、五源資本共計3.6億美元的融資金額。
而同樣于近期傳出取消赴美IPO計劃的還有喜馬拉雅,該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成立以來,喜馬拉雅共獲6輪融資,主要投資方有小米科技、普華資本、高達投資、華山資本、寬帶資本CBC、漢心景紅、創世伙伴、好未來等。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喜馬拉雅全場景月活躍用戶為2.50億,包括喜馬拉雅移動端月活用戶為1.04億,IoT及其他第三方開放平臺月活用戶為1.46億。
同一時間被爆取消IPO計劃的零氪科技則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數據驅動的醫療科技公司,在腫瘤、罕見病等重大疾病領域提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整體解決方案。公司原計劃于7月9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LDOC”,擬發行1080萬股ADS,每ADS相當于4股普通股,發行價區間定為17.5美元至19.5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至今,零氪科技旗下LinkCare已累計護理患者超過350萬人次,合作醫院超過330家,包括191家三甲醫院;截至2021年3月31日,零氪科技在全國28個省份設有34個患者護理中心,同期LinkSolutions已為超過310名主要研究人員提供了支持,覆蓋了2017年至2021年3月31日期間在中國申請臨床試驗的新腫瘤適應癥總數的57%。
去港股或是B計劃
瑞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二季度,中國企業海外IPO金額從146億美元上升到超400億美元,其中美國上市部分達到122億美元,赴港上市金額達284億美元。
在目前的環境下,赴港上市或許是這些企業的B計劃。
“最近前來咨詢赴港上市的企業太多了,一些是咨詢企業赴港IPO,還有一些已經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企業咨詢赴港二次上市?!币晃恢饕獜氖轮衅蟾案跧PO業務的律師對記者表示。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5只中概股回歸港股二次上市。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隨著信息安全監管趨嚴,“小紅籌”企業出海難度增加,在目前境外上市的政策變化背景下,港股作為上市條件更為靈活、運作效率更高的市場有望迎來中概股集中回歸。
不過與赴美上市相比,赴港上市仍有較高的門檻,港股在市場流動性、股東退出難易度等方面仍不如美股。因此也有市場人士有不同的觀點,認為近期的政策變化主要是針對互聯網企業,對其他企業赴美上市影響并不大。
根據《征求意見稿》顯示,此次審查的重點評估對象新增數據處理活動,以及國外上市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比如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大量個人信息被竊取、泄露、毀損以及非法利用或出境的風險;國外上市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大量個人信息被國外政府影響、控制、惡意利用的風險。
“互聯網企業影響較大,需要等審查完畢。一般的新零售或消費類公司都還好;非互聯網的科技類公司也不太會受影響。當然一些特定的企業,本來也無法赴美上市?!敝缎腥耸客躞K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根據記者統計,2019年以來美股上市的中企中,從事服務類別的互聯網企業約25家,占比約23.58%。
“科技企業分為硬科技和軟科技,硬科技是沒有影響的,制造業相關創新將正常發展,包括醫藥、汽車制造業和電子制造業是我國的強勢產業。但軟科技,主要是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會受到一些影響,包括涉及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數據安全和國家安全等業務的企業,可能會因為融資渠道收窄而受到一定影響。不過這也是必須要補上的一課,等到互聯網企業適應了外部環境,來自用戶的需求將會繼續推動企業的發展?!北P和林說道。
不過,盤和林也進一步表示,這一影響或是暫時的。
“現階段,數據安全審查是完全必要的,無論從國家安全角度還是用戶隱私層面,都需要跟進監管,但這里需要強調的是,這只是審查,包括對互聯網企業數據安全性的體制機制問題的審查,但并非說不讓這些企業赴美上市,而是在數據維度更加審慎,所以國內科技企業雖然近期美股IPO有幾家撤回,但實際上如果通過審查之后,未來他們還是會正常赴美上市,科技企業資本運作進程只是一個短期的遲滯,不會有長期影響?!北P和林說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