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組合拳治理公募基金“贖舊買新” 渠道銷售考核機制生變數
公募行業“贖舊買新”的老問題正在引發監管機構關注。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近期監管部門要求基金管理人將單一渠道募集份額超1億、成立后6個月內該渠道凈贖回規模超40%的權益類產品及時上報。
“要求主要針對按照合同約定,股票投資比例在60%以上的基金產品,不包括ETF、LOF。”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這一要求劍指公募基金行業一直以來被詬病的“贖舊買新”問題。
“這一舉措也是為了督促機構轉變經營理念,進一步提高行業發展質量,便于監管機構及時掌握行業贖舊買新、重產品首發但輕持續營銷等一些行為。”一位接近監管機構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監管層面正在推出一系列舉措,打“贖舊買新”的組合拳。視覺中國
“贖舊買新”問題多
近年來,公募基金規模攀升,爆款頻出,新發基金熱度不減,但贖舊買新現象依舊存在。
按照機構預計,近期公募基金整體仍處于贖舊買新存量博弈狀態。
安信證券研究認為,5至7月公募基金新發行份額約5145億份,贖回份額合計約4000億份,考慮到贖回份額的凈值普遍高于新發行份額,預計整體公募基金為存量博弈狀態。
招商證券指出,從8月發行情況看,居民購買基金熱情不減。但今年以來,市場風格與過去兩年明顯不同,此前投資收益可觀的基金贖回壓力猶存。因此,綜合基金發行和申贖情況,公募基金基本仍處于“贖舊買新”的存量博弈狀態。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9月23日,公募基金發行份額已經達到2.21萬億,共有1431只基金發行,平均發行份額超過17億。
但不少新發基金在成立之后也出現了不小的規模縮減。
新華行業龍頭主題、融通價值趨勢、申萬菱信價值精選、九泰久元量化等多只在今年一季度成立的基金到上半年年末的規模就已縮減超過50%。
“行業馬太效應加劇,不少中小基金公司新基金發行難度增加,部分基金或尋求幫忙資金來保成立,而幫忙資金往往不會留存太久。”一家公募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監管層這一措施未來也將會對業績無法持續的小公司影響較大,一方面發行成本較高,另一方面產品風格不夠全面,可能受市場波動導致某一類產品的階段性贖回。”前述公募基金人士指出。
監管組合拳
監管層面正在推出一系列舉措,打“贖舊買新”的組合拳。
“在今年協會首次公布渠道保有規模排名之前,業內就傳言監管部門正在就贖舊買新等相關問題開展調研。”前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今年5月13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榜單,這也是基金業協會首次公布基金銷售機構的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
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布基金銷售機構保有規模則是對贖舊買新不良現象的引導,將渠道關注點從基金銷量轉移到基金保有量。
“從渠道端來看,渠道的首發收入和考核機制,必然引導一線銷售渠道更加重視首發銷售。”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受訪指出。
“在利益沖突缺少監管的情況下,銷售新基金而不是持續營銷老基金加劇非理性的短期投機行為,重視新發而不是提供專業建議選擇長期投資,成為基金銷售機構的最經濟的選擇,由此導致短期內出現爆款新基金,但是從長期看權益類基金份額整體在萎縮,制度性地加劇了追漲殺跌的非理性行為。”一家券商基金分析師受訪表示。
前述基金公司人士認為,除了渠道方面的原因之外,贖舊買新還有兩方面原因。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基金公司之間競爭加劇,迫使各個公司都不得不保持密集的新發節奏,以此保持市場占有率;以及從投資者角度來看,大多數投資者的投資行為還不是很成熟理性,渴望通過頻繁申贖等快速提高投資收益,少了一些長期投資的耐心。
來自高層的發聲亦顯示出監管機構對這一亂象的密切關注。
今年8月,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基金業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公募基金行業堅持持有人利益優先,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在回報投資者、服務投資者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有較大改進空間。
“比如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問題時有發生,這其中固然有投資者自身的因素,但也有行業自身發展觀和經營觀的問題,反映的是規模情結濃厚,重營銷輕持續服務;有的代理銷售機構和從業人員背離客戶利益,誘導‘贖舊買新’。這些問題必須從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高度切實加以解決。希望廣大基金機構自覺堅持客戶利益至上,敬畏投資者,在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的同時實現公司的成長壯大。”易會滿表示。
“從產品布局來看,基金公司未來可能會更多布局固定持有期的產品,在產品供給層面嘗試平抑贖舊買新的沖動。從渠道合作來看,基金公司也會根據贖回情況、保有情況等,更多選擇和保有期限長的渠道合作;并協同渠道方,進一步改善銷售結構和考核機制,更加注重保有和留存,逐步做好績優產品的持營。”華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雖然現在新基金發行多,不過近期不少基金公司在持續營銷上的投入也有增加。”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