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奢侈品零售低迷:內地消費者失去信心
中美貿易摩擦對零售業的災難性打擊逾顯明朗,尤其是中國內地消費者在亞太周邊市場的影響,而這其中,香港市場是備受摧殘的一個。
香港統計局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零售業進一步惡化,銷貨值跌幅加劇至4.5%報377.31億港元,證實了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新任主席Annie Yau Tse謝邱安儀此前的預計。
謝瑞麟(0417.HK)主席、首席執行官此前擔心,由于經濟前景不明朗,且雨天較多影響生意,預計4月份零售業跌幅恐將進一步擴大。1-4月份,整體銷貨值按年跌2.0%,而一季度跌幅為1.2%。
4月份的跌幅為2017年2月來表現最差,亦將香港零售業的連續月度跌幅增長至三個月,通常這意味著零售業漫長熊市的開始,此前2015年3月-2017年2月,香港零售業度過了漫長的24個月連跌。撇除價格4月份香港零后業銷貨量跌幅5.0%,并拖累1-4月整體跌幅加劇至2.3%。
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奢侈品消費,長期以來,香港奢侈品市場完全有賴中國內地游客,而該類別占零售業比重超過一成,幾乎可以看作是香港零售業和亞太,乃至全球經濟的晴雨表。
4月份,香港零售業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品銷售暴跌11.4%,是2016年12月來最差表現,至此,該類別銷售同樣連跌三個月,更糟糕的是過去六個月,其中有五個月表現負面,僅有1月份借助假日效應錄得4.1%的增長。
由于中國內地消費者是全球奢侈品行業最大的客戶,而三分之二的奢侈品來自境外消費,其中香港又是內地游客主要目的地和奢侈品消費地,該類別的低迷,幾乎反映了目前中國整體經濟和消費意欲,除此之外,減費降稅以及疲弱的人民幣加劇了旅游零售市場的低迷。
更極端的反應還表現在香港奢侈品市場的下降速度,2018年8月份,該類別增速還高達20.8%。
政府發言人表示,4月份零售業銷售表現持續疲弱,銷售額按年跌幅加大,反映在外圍不確定因素下,消費情緒依然審慎,但也部分由于內地勞動節假期較遲出現(今年在五月初,去年橫跨四、五月份),導致游客人數按年增長顯著放緩。
香港旅發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訪港客5,577,201人次,增幅5.2%,較3月份和一季度的17.3%和16.8%驟降,主要原因依然是內地客的影響。
4月份訪港內地客及內地過夜客增幅分別為5.3%和2.7%,兩項數據環比暴跌。3月份及一季度訪港內地客增幅分別達22.1%和19.7%,其中過夜客增幅14.4%和14.9%。
盡管香港旅游界議員Yiu Si-wing姚思榮將游客增幅低迷歸咎于過夜成本及貿易摩擦,但是他坦承酒店業4月份已經縮減房費上調幅度,但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并認為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為一日游旅客提供便利,部分游客寧愿回到深圳或者珠海,住便宜很多的酒店。
不過,出入境管理處在五一黃金周的數據顯示,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的游客同樣出現冷卻情況。
更多行業人士及經濟學家認為,貿易摩擦對內地客消費信心的削弱是唯一原因。作者:陳一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