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峰談父親朱德群:藝術不是生活的一部分 藝術就是他的生活
法蘭西學院是法國舉足輕重的學術機構,有“法蘭西思想庫”之稱。而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更是代表了法國學術界的最高權威。著名的作家埃米爾·左拉曾參與院士競選24次,但直到他去世,都未能選上。1997年12月17日,旅法42年的華裔抽象畫家朱德群當選為法蘭西學院藝術院士,成為法蘭西學院制度建立兩百多年以來第一位榮任院士頭銜的華裔畫家。1999年2月3日,在法蘭西學院古波勒圓頂禮堂,朱德群接受了隆重的院士加冕典禮。按照慣例,院士加冕需要穿上墨綠色金線刺繡大禮服,佩戴象征法國國寶級榮譽的“院士寶劍”。由于每個人劍把上可以鑲嵌不同的寶石,朱德群選用了中國文人喜歡的漢白玉鑲在劍上。他當時表示,這樣正好可以象征他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代和諧融合的繪畫風格。
站在歷史舞臺的聚光燈之下,朱德群在藝術界的身份無疑是顯赫的:法蘭西學院第一位華裔院士、融匯中西的抒情抽象畫派大師、留法三劍客之一……直到今天,朱德群的作品在拍賣場上依然屢屢被拍出破紀錄高價。今年4月,朱德群的三聯屏作品《盛世雪》打破其去年在蘇富比創下的1.13億港元拍賣紀錄,以1.98億港元落槌,含傭金2.29億港元成交。但在兒子朱以峰的眼中,褪去光環之后的朱德群,身份簡單而平凡——“他首先是我的父親,再是一位藝術家。”
朱以峰是一位建筑規劃師,目前擔任朱德群基金會的副主席。為紀念朱德群的百年誕辰,朱德群基金會在2020年拍攝了紀錄片《朱德群》,涵蓋了藝術家的個人生平和創作生涯。該紀錄片去年曾在上海大劇院公映,今年5月21至23日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光映現場”期間再次放映。日前,朱以峰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為我們勾畫出朱德群大師在藝術成就之外,不為人們熟知的另一面。
朱德群-資料圖片
差點成為體育生
1920年,朱德群出生在安徽蕭縣白土鎮的一個殷實的中醫世家。朱德群與藝術的結緣離不開朱德群父親的影響。他的父親在日常行醫之外,十分喜歡收藏名畫。每年夏天,他的父親都會把家里收藏的名畫從箱子里拿出來曬,防止畫卷潮濕。童年的朱德群就在耳濡目染這些靈動飄逸的名家揮毫的過程中成長。進入初中之后,由于朱德群體態挺拔也愛好打籃球,朱德群的老師就建議他去報考上海體育??茖W校。這個建議遭到了朱德群父親的極力反對,他認為,選擇體育行業是在“吃青春飯”。于是在父親的支持下,朱德群最后考取了杭州藝專,正式踏上了專業的藝術訓練之路。
當時杭州藝專的校長是林風眠,教員中有大半是留法歸來的畫家,中西兼修的校風為朱德群后來融匯東西的藝術風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跟隨著潘天壽學習中國傳統繪畫中梅蘭竹的畫法,同時也學習吳大羽等傳授的西洋流行現代繪畫。然而,肥沃的土壤也要匹配辛勤的耕耘才能換來收獲。有時候,朱德群在床頭板凳上放著硯臺,天不亮就磨墨;等天一亮就起床畫畫。此外,他還每天風雨無誤地到西湖邊上寫生,畫完的作品就拿給吳大羽點評,當年的許多教導后來還一直被朱德群視為創作抽象畫的座右銘。其中,吳大羽對后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塞尚的推崇引起了朱德群的興趣,巴黎正是印象畫派的誕生之地,于是他逐漸萌生了前往世界藝術之都巴黎的想法。
1955年,朱德群定居巴黎,從事繪畫創作。1956年,他在巴黎春季藝術沙龍獲得榮譽獎和銀獎,由此他的作品開始受到法國畫壇的關注。此后,他投入抽象創作,一邊采用油畫的表現形式實踐著西方繪畫,一邊融合從中國傳統繪畫中獲得的內涵和精神,完成了從具象繪畫到風格獨特的抽象繪畫的過渡。作為一位多產的藝術家,朱德群一生中創作了至少2500件作品,其中包括油畫、水墨畫、書法以及陶瓷作品;從1954年至今,在世界各地舉辦了140多場個展,足見他對藝術的熱愛和勤奮。
“我父親從未真正教過我藝術,他認為這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敝煲苑鍖?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還在學校學習時,曾經跟他進行過一次長談。他鼓勵我要保持好奇心,去了解不同的建筑藝術趨勢。在父親小時候,他經常臨摹古代書法家的作品,這幫助他理解了‘練習’的真正含義:不是去復制,而是要理解。一個人要走得比單純的復制更遠,才能到達創造之境。”
畫家的“家”
作為旁人眼中的大師,不善于與人打交道的朱德群在日常生活里對家人十分親切,最喜愛的是感受家庭生活中的日常。朱以峰回憶,父親朱德群平日里非常關心他,與家人朋友也很親密。“父親經常帶我去學校,讓我在他的工作室做作業。即使后來我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我們仍常常一起度假。以前我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常常一起煮餃子。父親喜歡在美食面前開懷大笑,享受與密友和家人共度美好時光。”溫馨的家庭大多相似,而藝術的氛圍卻唯獨朱家最濃厚。朱以峰說,小時候他們家住的公寓里常年充斥著松節油的氣味,而且到處都擺放著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在潛意識中藝術成為了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懊慨斘胰e人家的時候,我才意識到我們的家和生活跟別人是不同的。在別人家里我總感覺少了點什么,因為我太習慣于身邊隨處都是藝術品了。”
盡管對家人朋友和藹可親,但生活里大多數時候的朱德群卻是認真嚴肅,全心全意沉浸在自己的繪畫世界里。朱以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父親是一個嚴肅的人,因為他覺得藝術是值得認真對待的。他認為作為一名藝術家,通過不同的角度來表現世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此繪畫不是生活里的‘一部分’,他是真的‘完全沉浸’在藝術創作中?!敝煲苑寤貞?,每天早上醒來后,朱德群就會到自己的畫室里畫畫。而一旦有一個想法在他的腦海里成形,他就無法入睡,直到他設法在他的畫里呈現出來為止。朱以峰說:“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探索的藝術道路,非常堅定地去開拓研究,并且身體力行地實踐著?!?/p>
雖然正是因為朱德群父親對朱德群專業取向的“修正”,才有了這位藝術大師后面的故事;但朱德群對兒子朱以峰的職業選擇,卻未曾過多參與,反而十分支持兒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拔腋赣H讓我自由選擇我要學習的專業,但他建議我選擇一個能激發我熱情的職業。他對我選擇了建筑規劃這個行業很滿意,因為它也有藝術性的一面。”朱以峰對記者介紹,自從朱德群知道他選擇了建筑專業開始,這位藝術大師對建筑領域也開始更加關注。有一天,朱德群在報紙上看到了美國建筑師Frank Gehry的設計,他高興地對兒子說:“能在建筑設計中看到這種自由的創意真是太棒了,它也可以成為我的靈感之一?!?/p>
不滅的薪火
2020年恰逢朱德群誕辰100周年,按照原計劃,基金會除了公映紀錄片之外,也計劃舉辦朱德群百年誕辰紀念展并在全球巡回。有媒體分析認為,在百年誕辰的追思節點,再加上學術和市場端的共同發力,很可能會帶動后續的市場行情,創造繼2012年之后朱德群作品市場的又一高峰。但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去年的計劃被迫擱置。但朱德群基金會并未因此停止活躍,在疫情隔離期間,朱德群基金會與藝術家、畫廊、藝術品收藏家和奢侈品牌攜手合作參與了在線慈善拍賣,為多個非營利公益組織募集資金用于支持抗疫。
朱德群一生都致力于推動西方繪畫與中國藝術的融會貫通,因此朱德群基金會也十分重視跨文化和青年藝術家的力量。日內瓦國際學校(ECOLINT)成立于1924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最多元化的國際學校。ECOLINT的藝術中心日常提供各種文化活動,例如:表演、研討會,也歡迎專業藝術家進駐。今年2月,朱德群基金會與ECOLINT建立合作關系,未來將協同運營多個創意型人才發展項目,包括舉辦多形式多主題的展覽和建立青年獎學金等。朱以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我看來,支持年輕藝術家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需要藝術家給我們提供對世界和當前現狀的看法。這是一種在規范之外的自由視角,可以帶給我們反思?!?/p>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