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私募基金輕倉不敵公募
中國的陽光私募大軍從正式起步到現在已近三年了。從現在的發展態勢看,陽光私募各方面發展十分迅猛,規模最大的私募投資公司管理資金總量已經超越50億元人民幣,足以堪比一家中型公募基金管理的股票型基金量。從這點看,中國證券私募基金已經夠觸到公募基金的級別規模,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同臺競技的多元化時代已不期而至。
首先,從管理規模上看,現在小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客戶管理資金規模已經不足10億元,小型公募基金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的資金不足30億元的已經有近十家。而股票型私募基金的管理規模超越10億元的私募投資公司已超過20家。從管理資金規模看,公募、私募的界限已經日漸模糊。從產品家數看,國內股票型公募基金的產品個數略超200個,而私募基金產品已經穩超400個了。
其次,從人才流動和人才配置看,大中型公募基金總經理級別的高級管理人員投奔私募基金的現象屢屢發生,而投資總監級別的高管投奔私募更不在少數。客觀地看,就投研團隊實力而言,優秀的私募基金公司積聚的人才在質量上已經完全可以和公募基金并駕齊驅了。
第三,從募集渠道看,今年的私募基金已經普遍將銀行作為其募集資金的主渠道,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在發行渠道上已無明顯差異。而且,由于私募基金更為靈活的分成模式,銀行也愿意將優質的客戶導入私募基金而非公募基金。
第四,從業績水平看,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在總體回報率上日益趨同。從各期的業績回報率看,不僅私募基金中的佼佼者業績能夠大幅超越公募基金的最高水平,而且就平均來看,公募私募基金之間的業績差距也在逐步變小。業績水平和規模水平呈現逆相關的規律在私募基金中同樣存在。
第五,從產品形態看,私募基金除了指數化產品沒有發行外,其創新產品的設計推出和公募基金相比,更具市場化而非標準化。例如,幾乎一半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都擁有自己的結構化分級私募產品,這對于滿足客戶各種風險收益偏好無疑有重大的意義。又如,在針對細分行業的產品的推出上,從容投資的醫療基金就走在匯添富健康產品基金的前列。
從近期股市變化看,以今年7月2日2300點的年內最低點為界限,中國股市應該說開始了一輪新的牛市,其背后的宏觀邏輯應該是中國經濟在轉型中逐步走向強大,其政策背景應該是中央抑制房地產投資擠壓資金向資本市場流動引起的貨幣泛濫。
從“第一財經·陽光私募基金排行榜”近一個季度的統計看,中國股市已經走出了單邊向上的行情,從6月到9月,大盤在大盤股平靜壓制的情況下,個股行情精彩紛呈,板塊輪動此起彼伏。
近一個季度:私募跑輸公募
近三個月來,滬深股市基本保持震蕩向上的行情,統計時段上漲了3.4%,而374個私募基金平均回報率為6.54%,202個公募基金產品平均回報率為8.5%。公募私募跑贏大盤是由于股市中決定股指的大盤藍籌股集體沉默,公募基金跑贏私募基金的原因在于私募有點錯判行情,普遍倉位較輕。
在私募基金中,銘遠基金、混沌基金和鼎輝基金分別以季度回報率31.67%、29.27%和29.12%奪得前三名。在整體排名中,銘遠系列、混沌系列、云程泰系列、淡水泉系列產品業績名列前茅,而原公募基金經理掌舵的隆圣系列、匯利系列、世誠基金等也抓住了這輪反彈行情。另外還有部分前期套牢的私募基金,既沒在3300點高位減倉,也沒有在2300點割肉,一路持有,反而在近三個月中排名也不差。
其次,在這輪行情中,部分表現平平的私募產品,盡管拿到彪悍品種,無奈倉位過輕,使得回報也就顯得平常了,這說明類似高科技股、酒類股等的板塊大行情,看似容易,能夠捕捉到還是有難度的。
公募基金中回報最高的產品是景順長城能源基金,近三月回報率為22.40%,這個成績就算在私募排名中也可位列前十三名,實在是難能可貴。
近一年:公、私募優秀產品各領風騷
近一年來,上證指數從2962.67點跌到了2598.69點,跌幅為12.29%。239個操作滿一年的私募產品平均回報率為11.39%,160個公募產品平均回報率為6.38%,公募、私募都遠遠跑贏大盤。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取得98.75%回報率的世通1號基金,新價值2號和樂晟1號位列亞軍和季軍。部分上一輪熊市操作不順的私募基金開始發力趕上,私募業績方陣呈現了不少新面孔。進入年度一線私募行列的產品除了新價值一家繼續領跑私募業績榜單之外,尚雅系列、銘遠系列、云程泰系列、源樂晟系列、匯利系列等產品也位列其中。
部分老牌私募基金近一年來由于資金管理規模的迅速擴大,業績趨于平緩,這也是正常現象。
公募產品中,華商盛世成長以42.98%的漲幅位列近十二個月業績第一,這個成績在私募中應該穩居前二十位,這說明兩個情況,一是優異公募產品和私募產品現在在業績回報上幾乎旗鼓相當;其次,小型公募產品在靈活性上也不輸于大型私募基金產品,拼的就是專業能力和管理能力。
近兩年:私募基金誕生新格局
近兩年來,上證指數經歷了先揚后抑的行情,總體水平從2075.09點上升到2598.69點,升幅為25.23%。
這兩年來141個私募產品的平均回報率為54.85%,獲利率基本是指數漲幅的兩倍。而125個公募基金回報率也有51.39%,和私募基金不分仲伯。
在這兩年中,新價值2期以269%的回報率一騎絕塵,為其客戶帶來了驚人的回報。從近兩年來排名,新價值和尚雅無疑應該是私募行業的雙子星座。緊隨其后,絕對凈值水平也能進入第一方陣的是樂晟產品。
龍騰、明達、鑫蘭瑞、淡水泉、尚誠、龍鼎、世誠、向日葵、林園、隆圣等產品都進入了兩年榜的前三分之一,回報都超過了68%。
公募產品中的兩年來第一名華夏復興也有126.73%的回報率,能排到同期私募榜單的第十一名。
投資私募遠勝投資指數基金
第一財經·山東信托陽光私募基金指數顯示,近一個月私募跑贏上證指數500個基點。對照上證指數走勢和這個以2008年1月為起始點的指數,兩者形成的喇叭口差距越來越大,也就是說,從總體上看,投資私募基金的回報率是逐季大于大盤指數回報率的。
按照西方理論,從長期看,很少有基金經理能跑贏指數,也就是說,主動選股并無多大意義。但是這點在中國二十多年的資本市場運作中,好像并不適用,基金投資的平均回報率不論公募還是私募都遠遠高于指數上漲幅度,也就是說,購買指數基金,在中國可能是一項極其愚蠢的投資。上證指數在1993年已經到達過1500點以上,而現在只有2800點,17年間復合回報率只有3.8%,遠輸于通貨膨脹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