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和人民幣升值或致明年出口放緩常態化
從今年初的“用工荒”到年中“貿易商搶工廠”,在即將過去的2010年,出口漂漂亮亮地打了個翻身仗。但臨近年終,出口呈現增速放緩的跡象,不少人擔憂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出口高增長明年或難維系。
記者通過對珠三角、環渤海等出口企業密集地區的調查發現,不少規模較大的出口企業反映明年年初訂單情況良好,已做好擴產準備。但記者發現,由于人民幣升值加快,一些中小出口企業已難以支撐,甚至可能比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更為窘迫。在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出口企業兩極分化加劇,可能將上演“強者恒強弱者難挨”。
出口企業兩極分化
山東濱州亞光毛巾廠主要面向美國出口,公司業務員劉睿告訴記者,明年的訂單已排到3月,有部分訂單已排到5月,公司明年打算繼續擴產。
然而,對小企業來說,明年的出口情況看起來相當黯淡。
以棉紡織業為例,一位從業人士告訴記者,有些小型出口企業以很低的價格接單,但由于成本和匯率變動幅度太大,這些企業根本沒有利潤甚至虧得厲害,便干脆選擇違約。由于今年棉價大漲,有些規模小的出口企業以次充好,使用滌綸混紡、再生棉充當全棉原料,一旦被貿易商發現產品質量有問題,以后再接單就更難了。
此外,今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加速升值,辛苦賺來的利潤輕易被匯率擠壓,“賺了訂單不賺錢”成了明年一些出口企業的一大心病。
廣東一家衛浴產品負責人表示,廠里接到幾單國外出口訂單,為趕工公司不斷外招工人,好不容易招人趕工完成訂單,又趕上人民幣升值。該負責人稱,匯率變動讓工廠2%的利潤給匯率“吃”了,這樣下去要比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更窘迫。
迎戰匯率波動各有招
數據顯示,自6月19日匯改重啟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已達2%左右。
近日,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在會員企業中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45家輕工出口企業中,有35家表示企業利潤已出現下降,有半數企業可承受明年人民幣3%以上的升值。
專家指出,在眾多出口行業中,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利潤率較低,對匯率波動最為“敏感”,尤其集中在那些沒有高端貿易地位,缺乏專有技術壟斷地位、專有知識產權、全球品牌、海外定價權及獨立的海外銷售渠道的加工貿易企業。{page_break}
不過,對不穩定的貨幣市場,很多出口企業都絞盡腦汁苦練內功,降低風險。
更多企業選擇銀行的套期保值業務將匯率提前固定。“亞光一直在中國銀行做匯率鎖定和海外代付產品。無論匯率升值還是貶值,都按固定匯率換匯。”劉睿對記者說,“如果把出口退稅算在內的話,原先1美元兌7.8元人民幣,現在變成7.5元人民幣了。”
另外,由于企業擴產,亞光的出口收匯不結匯成人民幣,而是直接用美元帳戶中的資金進口設備。亞光還擁有一定量的棉花進口額度,也可用美元進口原材料。
一些企業則提高生產率,以對沖成本上升和匯率壓力。龔志富表示,企業去年做了一些內部調整,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效率。原來生產周期是7–10天,現在只有5–7天左右。他說:“我們還想在生產周期中逐漸減少人力比重,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這些動作節約的成本可彌補薪資上調對利潤的影響。”
對實力有限的中小型出口企業來說,目前也只能逐漸將市場轉移到國內。在廣東東莞、佛山等地,目前有不少中小型的家具、衛浴、電子等相關產業的外貿型企業已陸續將部分業務從出口轉移到內銷中。
出口放緩將成常態
有分析人士認為,明年出口放緩可能進入常態化。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認為,在世界經濟放緩、主要發達國家存貨周期逆轉、貿易沖突和匯率沖突加劇、人民幣升值及內部成本上漲的多重因素下,2011年中國出口將出現回落,貿易順差小幅降低,但由于發達國家經濟二次刺激計劃的對沖、中國貿易競爭力加強等原因,出口回落幅度比一般預期要小,中國貿易開始在常態化的基礎上進入“外部再平衡調整時期”。
有分析指出,雖然人民幣升值對出口有一定影響,但不是“首要殺手”。民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滕泰表示,我國的出口本質上是由資源稟賦優勢、國際分工地位及來自國外的需求所決定的,匯率波動對進出口影響不明顯。
近期閉幕的廣交會透露的信息也顯示,外部需求有回落態勢。
各種要素成本不斷上漲,企業經營壓力持續增加。商務部近期發布的2011對外貿易形勢展望指出,受全球流動性過剩、弱勢美元和投機炒作等因素影響,明年國際能源資源價格可能繼續上行,直接帶動國內原材料價格上漲。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30個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明年勞動力成本可能繼續上升。國家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客觀上也會增加企業環保成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