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發布消費警示 雙節臨近購物要“五當心”
導語:臨近“節日消費“五當心”。
打折
當心1 禮品“包裝”有陷阱
節日是禮品消費的高峰期,但精美的包裝里面常發現糖果變質、煙酒是假貨、保健品不知出處、果籃內層早已腐爛。因此,消費者最好到正規商家購買,必要時打開包裝檢查,并保留票據。
當心2 掛“洋”頭賣狗肉陷阱
不少包裝精美、洋味十足,標著進口名牌的商品,有意在原產地、制造商的標簽標注上大打擦邊球;有意給商品起一個非常近似于同類知名商品的名稱;有意在標志上將洋品牌、洋標志、特有包裝等制作得非常醒目。因此,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商品時除了要認清品牌外,還要看清產地和制造商地址,不要被各種障眼法所迷惑。
當心3 商家的“贈送”陷阱
商家在節日促銷中的宣傳口號往往十分誘人:“買300送200”、“買一送一”等。當消費者在這些口號驅使下多消費以達到“要求”時,卻發現到手的“優惠”原來是“有條件”的。如:200元的優惠券分為30元是買衣服時用的,20元的優惠券是買鞋子時用的,15元的優惠券是買文具時用的等。因此,消費者要在消費前向商家咨詢清楚,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當心4 商家的“打折”陷阱
商品“打折”與商品“贈送”一樣暗藏陷阱:如“買二件八折”通常規定了選擇的范圍;“全場三折”后面還有個小小的“起”,消費者不注意很難看到;有的商家借打折之名推銷長期積壓的滯銷貨;更有商家采用了明降暗升的手段,大幅度標高“原價”。
當心5 商家的“抽獎”陷阱
許多商家借“雙節”之機,大玩“購物送大獎”的把戲。顧客購物達到一定金額,就能參加抽獎等活動,事實上抽到大獎的幾率微乎其微,其中玄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消費者不要為參加抽大獎而盲目地購物,一時沖動而買了不需要的商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