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傳遞政策信號
高層云集的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雖然已于16日落下帷幕,但論壇所傳遞出的聲音,對未來宏觀經濟和產業走向的影響或許才剛剛開始。
房地產業是不是洪水猛獸?
十年博鰲論壇,每年都有幾位房地產業的“大佬”與會,跟前些年大談產業發展的風光相比,論壇“常客”潘石屹此番言語可謂謹小慎微。4月16日,在博鰲亞洲論壇“持續調控下的房地產業創新”分論壇上,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表示,這一輪調控政策是最嚴厲的,2011年是一個分水嶺,在這個之前調控是原因,考慮市場的供應量、需求量,從土地、貨幣政策、按揭貸款成數去調控,從今年開始直接調控結果,就是限價、限購,所以從新的“國八條”出臺后,35個限購的城市,北京、上海成交量下跌了50%。
潘石屹同時戲稱,“調控一個很明顯的效果,就是任志強都不敢來開會了,去年一年讓鞋追著打,所以我覺得還是見到效果了,政策的威力很大。”
作為中國房地產商的一個標志人物,潘石屹的說法,似乎印證著外界的另外一種產業揣測:從2011年開始,房地產業將不再被當做拉動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之一。不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在“全球產業轉移的新趨勢”分論壇卻旗幟鮮明地對此觀點表示反對。他稱,房地產仍是經濟最大支柱,現在進行的調控并非打壓房地產市場。
張曉強表示,國家有幾個大的支柱產業,實際上房地產是最大的支柱產業,我們的目標不要打壓房地產。從全中國普遍的情況看,房地產業并不是全是泡沫。“不要把房地產看成洪水、猛獸,我認為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房價的上漲,但房價上漲同時也造成了許多社會和經濟結構上的問題,因此目前是一種騎虎難下的狀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黃亞生的立場是,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總的來說有些迷茫,好像采取了很多相關措施,但都屬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房價沒有真正的影響。
股市泡沫比樓市小得多?
樓市引發激辯,股市自然也是另一個焦點。美銀美林中國區行政總裁兼投資銀行業務中國區總裁劉二飛認為,中國股市泡沫不大,因為“我的司機沒有跟我說”對于股市泡沫,劉二飛稱相當于“基本上沒有,因為泡沫隨時都存在的,任何一個市場都有泡沫,會不會形成危機?離得很遠,跟樓市比泡沫小得多。”
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總干事王波明則表示,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現在面臨的是一個完善的問題,應該更多地運用市場化的監管手段。他認為,中國證券市場成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硬逼著成熟是不可以的,因為沒有到那個階段,最主要的是比較市場化的監管手段應該上來,現在是政府介入太多。”
王波明舉例稱,“比如在基金的審批、發售方面,就應該更多地讓市場來說話,能發就發,控制總量問題應該上市場去控制,而不是監管機構。”
{page_break}
移動互聯網面臨“三大戰役”
博鰲亞洲論壇走向成熟的十年,也正是中國互聯網崛起的十年,已成規模的互聯網巨頭以此為依托,拓展自身的未來空間。博鰲亞洲論壇與互聯網產業的緊密融合,在此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以新浪和騰訊為代表的網絡運營商也在互聯網尤其是以微博為主要工具的移動互聯網平臺上暗自角力。新浪網成為此次博鰲論壇戰略合作方,而騰訊網則獲得了博鰲亞洲論壇白金級贊助商和獨家網絡合作伙伴的官方身份。論壇期間,雙方都以各自的微博為平臺策劃了一系列與網友互動的欄目和討論,借“十年博鰲”的契機擴大影響力。
各方沒有分歧的,是移動互聯網產業未來巨大前景。
新浪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曹國偉在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分論壇上發言時表示,移動互聯網未來機會巨大,移動互聯網應用創新和發展關鍵在娛樂領域。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微博是移動互聯網其中一個殺手級應用”。他認為,社交網絡和移動互聯網終端的結合,是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
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表示,移動互聯網有“三大戰役”,一個是云計算平臺的戰役,一個是對于終端的戰役,其中第一部分是智能移動手機平臺,第二部分是移動智能手機平臺和PC平臺的戰役,第三個戰役就是下載介于這種云和端之上的社會網絡平臺,包括搜索、廣告、電子商務等。張亞勤認為,在未來的5-10年中,誰贏得這三個平臺,將會成為新一代的領軍者,這可能不是一個公司,可能是一群公司,而且肯定會有中國的企業。
現在是并購投資好時機
“后危機時代的企業經營環境”論壇上,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表示,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是做并購和投資很好的時機。
魏家福認為,第一,危機爆發之后,市場風險大幅減少,優化了市場以及經濟體系、經濟結構。第二,現在經濟刺激計劃進行大規模特殊項目的投資,資源配置已經恢復到比較正常的水平,大家能夠獲得比較準確的市場信息。第三,危機進一步促進行業結構調整,危機有助于改善行業環境。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危機,如此深度的經濟衰退必然引發下一輪新的經濟繁榮昌盛。”魏家福認為,總的來看,全球經濟在不斷改善。
在此前召開的“海外并購:現實與目標的差距”分論壇上,中鋁總經理熊維平也表示,一大批依靠規模和微利擴張的中國企業,眼下也都在放眼國際化并購,但自身的經營方式和外部系統風險可謂險阻重重。
“如何應對風險,企業最好的對策就是冬季訓練,而不是游冬泳。”魏家福稱,冬季訓練就是審視一下自己的狀況,為未來做準備。魏家福認為,中國企業都在研究跨國公司的管理經驗,但在國際金融危機之下,西方很多百年老店都垮了,但中國經濟仍然活躍,這說明應該思考一下中國的管理理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