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電電力圈錢三級跳:去年145億還沒捂熱
今年再圖55億可轉債
只一年時間,國電電力的總股本就增加了2倍,總資產增加了近一倍。
過去一年,國電電力資本運作頻繁,不斷將母公司發電資產納入上市公司,發電業務整合平臺逐漸形成。
2009年末,國電電力總股本只54億股;2010年末總股本增加近2倍達到154億股。與總股本增加相對應,資產總額也由2009年末的898億元增加至2010年末的1502億元。
而數次資本運作當中,國電電力的保薦人及承銷商也落得不少好處。眼下55億元可轉債發行在即,招商證券等多家聯席主承銷商再獲大單。
招商證券再承銷可轉債
作為已上市的最大型發電企業,無論對于哪家券商,國電電力的再融資都是不可多得的大項目。
國電電力去年12月的公開增發,瑞銀證券擔任保薦人,瑞銀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三家券商擔任聯席主承銷商,俗話說僧多粥少,但各家投行仍分得一杯羹。
公告顯示,去年12月末,國電電力以3.19元/股公開增發30億股募資95.7億元,發行費用總計2.6億元。此次公開增發因為市場認購不足導致承銷團最后余額包銷。資料顯示,2.52億股被瑞銀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余額包銷,其中招商證券包銷2.14億股。{page_break}
招商包銷的國電電力股票,在過去四個月里連續浮虧。所幸時來運轉,國電電力的股價在今年4月11日發布發行可轉債的公告之后,一直在3.19元/股之上浮動,至今已高出招商的包銷成本價。隨著4月27日國電電力一季報公布,招商是否仍為其第二大股東,便會一目了然。
不過也有券商分析師表示,即使國電電力一季報中招商證券仍是第二大股東,但招商證券也可能在4月11日后陸續減持,并從中獲利。
眼下國電電力55億元可轉債的發行,保薦人和承銷商的位置也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雖然招商、中金公司、瑞銀對是否參與諱莫如深,但理財周報記者從接近本次發行事宜的人士了解到,繼上次之后,招商仍參與了本次可轉債發行,而且是與其他家券商聯合承銷。
再融資,瑞銀保薦中金下崗
事實上,招商證券去年才開始參與到國電電力再融資項目,而承銷團里的中金公司要比其早得多,只不過在去年8月,其保薦人的地位突然間被瑞銀證券取代。
其實早在國電電力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時,中金公司就已擔任其保薦機構。隨后在2007年擔任了其31億元公開增發的保薦機構。在2009年8月,國電電力又與中金公司簽署了由中金公司擔任國電電力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保薦機構的協議,保薦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
只不過在2010年8月國電電力股東大會通過公開發行股票的議案之后,國電電力發布更換保薦機構的公告,中金公司的保薦人地位被瑞銀證券取代,持續督導也被瑞銀證券派員跟蹤。
因此,在國電電力2010年末的30億股公開增發中,瑞銀證券擔任保薦人,而中金公司只落得個聯席主承銷商。
個中原因,耐人尋味。理財周報記者雖多方詢問,但其中原因,仍不得而知。{page_break}
但無論是誰在保薦誰在承銷,國電電力致力于打造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火電、水電、風電資產整合平臺的戰略一直在加速向前推進。
55億可轉債推進新能源戰略
4月11日,國電電力公布發行可轉債計劃。
公告稱,發行總額不超過55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擬用于四川與新疆的5項水電項目和寧夏、山東等地的11項風電項目,總投資約55.98億元。
事實上,本次再融資已經凸顯國電電力逐漸加大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比重的戰略意圖。按照國電電力所制定的“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國電電力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比重將提高10個百分點至41%,其中風電占比由約2010年的4.7%提高至22.4%。
中信證券公用事業及環保行業首席分析師吳非表示,國電電力“十二五”規劃向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轉型的目標以及集團對上市公司的明確定位所帶來的雙重業績,讓國電電力的未來業績有了超預期的可能。{page_break}
再融資頻繁,發電業務整合平臺形成
其實,國電電力打造集團發電業務整合平臺的戰略自從2009年就已經開始實施。
資料顯示,早在2009年11月份,國電電力就做出了通過非公開發行收購江蘇電力80%的預案,只不過這一收購直到2010年6月末才得以成行。2010年7月1日,國電電力公告稱,中國國電以其持有的江蘇公司80%的股權認購國電電力非公開發行的全部股票。
此后在2010年12月份,國電電力又通過公開增發募資95.7億元,用于購買中國國電持有的江蘇公司20%的股權和自建發電項目。
而根據控股股東中國國電此前的承諾,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中國國電擬在一年內再次啟動注資工作。初步考慮,擬將中國國電擁有的福建省、云南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發電業務資產作為注入公司的備選項目,在支持公司做優做強的同時,進一步解決與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
事實上,國電電力打造集團內發電業務平臺,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在發電行業內的主要企業包括五大發電集團、其他中央電力、地方性電力、外資電力公司等。截至2009年末,五大電力集團,即華能集團、大唐集團、中國國電、華電集團和中電投集團,所擁有的裝機容量接近全國總裝機容量的二分之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