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融資悄然興起 中小企業或將受益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擬修改相關條例,允許初創公司利用Facebook或Twitter等社交網絡進行小額融資。不難看出,SEC擬修改融資限制措施的做法是對互聯網在初創型企業融資時發揮的作用的肯定。
實際上,這種網絡融資的方式早已在國外盛行。近幾年,“網絡融資”也在中國悄然興起。
電商大佬試水網絡融資
網絡融資是指建立在網絡中介服務基礎上的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的借貸活動。貸款人通過在網上填寫貸款需求申請與企業信息等資料,借助第三方平臺或直接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再經金融機構審核批準后發放貸款,是一種數字化的新型融資方式。
這種服務在美國急劇成長,而能否在中國大規模應用,受到了業內的普遍關注。
“網絡融資”的概念從國外引入中國后,一時間成為銀行界與電子商務圈內頗為時髦的詞匯,而包括阿里巴巴、網盛生意寶在內的B2B上市公司率先在這方面做了不同方式的嘗試。
2010年6月2日,A股“中國互聯網第一股”生意寶(002095)對外宣布,推出面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產品——“貸款通(GoldTrust.cn)”,進軍“網絡融資”服務領域,為中小企業提供在線融資服務。據悉,這也是我國老牌電子商務服務商網盛生意寶13年來,首度跨越信息流,涉足中小企業資金流服務。
緊隨其后,2010年6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復星集團、銀泰集團、萬向集團在杭州宣布成立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小貸公司)。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馬云在開業典禮上表示,阿里小貸公司要貼近“草根用戶群”,堅持為客戶提供50萬元以下的貸款,扶持廣大小企業和創業者,滿足他們擴大經營的融資需求。
同年6月30日,小額外貿B2B新秀敦煌網與中國建設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意在開拓網絡信貸業務新藍海。這兩家合力打造“e保通”網絡信貸新產品,國內大批外貿中小及微小型企業將能直接受惠于該產品。
網絡融資具有的靈活性是銀行機構無法達到的。無疑,網絡融資是中小企業融資的新渠道,空間巨大。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張周平指出,基于垂直行業發展的第三方專業電子商務商,此舉不但順利實現了由基于B2B信息流的服務向資金流服務的有機擴張,而且拓展了自身服務領域,豐富了商業模式。
分析人士認為,阿里巴巴、網盛生意寶等B2B“大佬們”紛紛涉足網絡融資的目的,不僅在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從某種角度講,也是希望通過“網絡貸款”增值服務,來增加其客戶黏性,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
互聯網行業融資受益
2010年底中國互聯網企業在海外密集上市,不僅再次在全球掀起“中國熱”,也給國內同行帶來了很大的鼓舞。互聯網將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而存在,它已逐漸融入傳統產業之中。ChinaVenture投中集團近日發布《2010年中國創業投資市場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創投市場投資案例數量創新高,投資總額為56.68億美元。其中,互聯網行業融資出現爆發式增長,總額高達18.31億美元,占年度創投總額的32%。除此之外,融資趨勢也從視頻擴大到電子商務。
2010年中國創投市場行業投資共涉及20個行業,其中,制造業、互聯網、IT及醫療健康行業分別占據10%以上的投資案例數量。而近年來,因“網絡融資”概念的引進,使得在融資金額方面,互聯網行業融資總額位居榜首,高達18.31億美元,占年度創投總額的32%。
靈活的融資方式{page_break}
據新華網報道,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我國針對中小企業的網絡融資服務放款總額超過75億元,預計2010全年有望首度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30億元。
近年來,以“數銀在線”為首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率先在網絡融資服務方面做出了嘗試,并取得了跨越性的
發展。業內人士表示,網絡融資是一個統稱,像“數銀在線”這一類型的網絡融資服務平臺,不僅能方便快捷地解決客戶的融資需求;同時,能有效規避風險,減少交易成本與參與成本,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大大提高了融資效率。
網絡融資之所以會發展如此迅速,主要是其融資方式和傳統的銀行融資方式截然不同。一方面,就“數銀在線”這一類型的網絡融資服務平臺來說,這種模式能夠大大降低經營成本,效率更高,操作流程也更為靈活;另一方面,對于資金需求者來說,這種模式快捷高效,更能滿足其融資需求。
現今電子商務仍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而銀行的信貸政策也正影響著企業的運行。網絡融資不僅彌補了跨區域貸款的限制,并在時間、空間和地域上比銀行的傳統貸款更具靈活性。
對于網絡融資的盈利模式,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做出了前瞻性的預測:一是利率分成。小額貸款利率較基準貸款利率往往有較大幅度的上浮,存在收益分成空間。二是廣告收入。網絡貸款服務用戶以中小企業為主,這是理財產品、高端消費品等廣告投放的對象。三是專項服務收費。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商通過為企業提供專項服務的方式來收取費用,比如認證會員網絡交易記錄、對流動資產進行評估保證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