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海龍債務黑洞:2.6億元融資租賃謎團待解
ST海龍最新兩份貸款逾期公告顯示,截至2012年2月15日,新增華融金融租賃1457.05萬元逾期貸款,截至2012年3月10日,新增興業金融租賃1115.7萬逾期貸款。
這僅是冰山一角。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6月31日,海龍長期借款單位金額前五名分別是,中國銀行[3.02 -0.33% 股吧 研報]阿克蘇地區分行、建設銀行[4.75 0.21% 股吧 研報]阿克蘇地區分行、華融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中行濰城支行、興業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累計借款金額為7.95億元,其中,華融和興業金融租賃為2.65億元,占比33.3%。
蹊蹺的是,記者查閱2010年以來年報、半年報,沒有上述融資租賃業務詳細的信息披露。2010年年報顯示,華融金融租賃1.78億元借款起始日為2010年4月22日,終止日為2014年5月15日。但在同一份報告重要事項披露中卻稱,“報告期內公司未發生托管、承包、租賃其它公司資產或其它公司托管、承包、租賃上市公司資產的事項。”
蹊蹺的2.6億融資
ST海龍涉足的融資租賃貸款到底是多少呢?記者就此致電董秘辦公室,得到的答復是,“老員工辭職了,我們新員工都不清楚此事。”
“這無疑給金融租賃行業血的教訓,目前已經停職了興業租賃該業務的經辦人員。”據知情人士透露,3月到期的1115萬貸款只是按季償還的一小部分,目前興業租賃的貸款金額在8000萬左右。也就是說,扣除30%的保證金,1.1億元的貸款額度還是比較靠譜的。
那么這筆資金是以什么樣的融資形式交易的呢?“類信貸業務,也就是售后回租!”上述知情人士進一步解釋,金融租賃業務分為直接融資租賃、經營租賃和售后回租。與直接融資租賃不同的是,售后回租是間接融資行為。不同的是,前者增加新的固定資產,而后者使存量資產變現,即所謂盤活存量資產。
事實上,從2007年中國銀行業進入融資租賃業開始,售后回租就成為銀行系租賃公司基本的業務模式,直接租賃的占比非常低。
上述知情人稱,銀行80%的業務都是“類信貸”的售后回租業務,原因在于:一、信貸收緊,市場有資金需求;二、銀河系的金融租賃公司模式,習慣了以往的信貸投放方式迅速增加資產;三、能給企業帶來很便利的手段。比如企業把資產賣掉,再從會計科目融資資產;四、建國以來,企業形成了大量的固定資產,租賃公司可以盤活固定資產。
“真假”回租是關鍵
售后回租真的是洪水猛獸嗎?“當然不是。”對外經貿大學租賃研究中心主任史燕平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售后回租與直接租賃是廣義融資租賃業的另一種分類,關注的都應該是租賃資產,只是從租賃設備選擇流程方向不同而已。但是,無論何種融資租賃的形式,其關注的重點,都必須是租賃資產。
事實上,直接租賃是出租人用自有資金或在資金市場上籌措到的資金購進設備,直接出租給承租人的租賃,即“購進租出”。而售后回租是自制或外購的資產出售,然后向買方租回使用。那么問題就在于:直接租賃不能作假,回租有作假的可能性。
“因此租賃公司在核實租賃物資產時有沒有瑕疵?有沒有‘一女三嫁’的問題?”上述知情人士坦言,把融資租賃做成貸款和銷售是業界最唾棄的方式。而如何在售后回租中體現出租賃融資的特性,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售后回租中的租賃融資的特色是以設備資產為交易載體。”史燕平強調的是,但要與抵押物區分開來:一、通常抵押物為不動產,售后回租以動產常見;二、在貸款時,融資額一定是小于抵押物資產價值,而融資租賃時,其“出售的金額”可能是大于、等于或小于資產的賬面價值,即以資產的市價為融資的基礎;三、抵押貸款是抵押物,融資租賃是融資物,法律關系不同。承租人違約時,那么債務人的處置過程方式不同,這也恰恰是融資租賃的魅力所在。
史燕平表示,如融資租賃資產清晰,對租賃公司是有利的。但如果承租人沒有資產,或者,有名無實的資產,都可能會給融資租賃交易日后的風險管理者埋下隱患。
問題就在于ST海龍沒有披露其融資租賃業務采取什么樣的融資形式。記者致電董秘辦公室電話也沒有得到相關的答復。
史燕平坦言,“如果是真買的話,相對于其他債權人來說,租賃公司處置風險的效率更有效,可以在司法部門的協助下,第一時間取回屬于租賃公司的資產。如果作假,那么其風險和其他債權人一樣,甚至會更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