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產能過剩歲服裝經濟影響嚴重
根據相關行業協會和工信部的統計數據,2012年年底,粗鋼產能約為9.7億噸,粗鋼產能利用率為72%;水泥產能達30億噸,產能利用率為72.7%;電解鋁產能為2765萬噸,產能利用率為72%;平板玻璃產能為10.4億重量箱,產能利用率為68.3%。;造船產能利用率僅為70%左右。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一般產能利用率80%~90%較為適中,而低于80%意味著存在產能過剩,而低于70%則存在較為嚴重的過剩問題。”黃群慧對本報介紹,而我國的粗鋼、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和造船等行業的產能利用率都在70%左右,說明我們的產能過剩現象很嚴重。
所謂產能過剩,直觀可以理解為一個經濟體的生產能力大于消費能力,具體地說是產能利用率低于正常值的經濟現象。所以我們先后在1998年-2001年、2003年-2006年發生了兩輪相對嚴重的產能過剩,現在正在經歷是2009年以來持續至今的第三輪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看似簡單,但它之所有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痼疾”,其背后有著深刻復雜的原因,有市場自身供求關系變化引起的經濟周期波動方面的原因,但更為關鍵的原因是我國經濟體制亟待改革、經濟發展方式亟須轉變。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政府主導的投資驅動經濟增長方式還是“主流”,長期以來不僅造成大量的低水平重復建設,近兩年甚至一些所謂高端產業也由于一哄而上出現了產能過剩。
美國的產能利用情況由美聯儲每月公布一次上個月的產能利用率數據,每年的3月做年度修改。美聯儲的產能指數覆蓋北美行業分類系統(NAICS)三位數和四位數行業的89個細分行業。但是,我國現在沒有這個指標的官方統計數據,我國產能利用情況一般由行業協會或者主管部門來提供分行業的產能利用情況,統計部門沒有建立這方面的具體統計制度。研究人員一般是用全部工業/制造業固定資產凈值及其變化相對于產出(用工業增加值或工業生產總值衡量)、工業用電量的變化近似地衡量。
顯然,這樣的管理基礎工作是無法保證有效地宏觀調控的,我們必須要改變只顧眼前“救火”而忽視長遠制度性建設的短期業績工作觀。產能過剩問題會是長期的,我國必須重視這些長遠性、基礎性的制度建設。因此,我建議應盡快制定一個綜合反映產能利用情況的統計指標,由國家統計部門定期發布該指標的統計數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