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互聯網金融問題逐漸顯現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業界普遍認為,互聯網金融打破了融資門檻,突破了場地限制,流程上更便捷,能有效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然而,記者采訪發現,由于缺少抵押物,融資成本高企以及存在信息泄露風險,不少小微企業主對風頭正盛的互聯網金融“敬而遠之”。
互聯網金融風頭正勁
隨著阿里貸、拍拍貸、宜信等互聯網借貸平臺逐漸趨于成熟,蓬勃發展的互聯網金融“攪動”著傳統金融格局。據統計,目前互聯網貸款規模已達每年上億元。
相關數據顯示,小微企業數量占我國企業總數90%以上,創造了80%的就業崗位和50%的稅收,在解決就業、增加收入、經濟結構調整中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融資難”一直是困擾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個難題。
2012年,重慶市渝中區的張程創辦了一家主營服裝的小微企業,公司成立以來,資金來源主要是重慶市政府對小微企業提供的政策性優惠貸款。“我現在準備擴大公司的經營規模,資金上至少還有30萬元的缺口,現在是年末,各大銀行已基本停貸,只能等著,看明年能不能貸到。”張程無奈地說。
當記者問到為何不通過互聯網金融業務來融資時,張程不停地搖頭。“互聯網金融現在很熱,但對于小微企業的融資卻起不到太大作用。”他說,“例如,不少P2P網貸平臺月息1.6%的貸款雖然比普通小貸公司優惠一些,但還是高出銀行利率一倍,我們這樣的小微企業根本無法承受。”
與張程有類似想法的小微企業主不在少數。記者采訪多名小微型企業主發現,他們普遍對互聯網金融業務反應冷淡,認為方興未艾的互聯網金融并未給“融資難”的小微企業帶來多少幫助。
利率高、要抵押、信息易泄露
一邊是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蓬勃發展,一邊卻是“融資難”的小微企業反應冷淡,為何會出現如此情形?
互聯網融資的高利率是一個重要原因。2012年,本科畢業的王帥在成都創辦了一家手機游戲開發公司,當公司面臨資金缺口時只能向父母借。“如果可以貸款,我也愿意自力更生,但是銀行貸款很難,網貸的年利率要超過20%,如果貸的時間長,利息就能把公司拖垮。”
除了高利率,網貸的不確定因素還有很多。“貸款審核方面,互聯網融資要求企業要么有抵押物,要么必須有足夠大的商業流水。”張程說,“但我的公司只做渠道銷售,沒有固定資產可以抵押,每個月最多三四萬元的商業流水,根本就貸不到幾個錢。”
除此以外,互聯網融資的信息泄露風險也是小微企業主的一大顧慮。王帥說,之前在網貸平臺咨詢時,信貸員讓他將所有公司經營信息上傳審核,為打消我的疑慮,對方將另一家公司的經營信息打包發了過來,工商執照、賬單流水等關鍵信息一應俱全。“他本來是為了打消我的疑慮,卻輕易就泄露了另一家公司的信息。”
完善通用征信體系
針對小微企業冷對互聯網金融的情況,相關專家認為,完善通用征信體系,建立更有針對性的監管體系勢在必行。
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產業戰略一組首席研究員、新加坡國立大學金融學博士文華認為,當前市場很少從需求方角度出發,針對不同企業群體開發出適合各自特點的融資產品。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同生輝教授表示,在美國,互聯網金融針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創新是依托于自身健全的征信體系,而我國的征信體系并不完善,小微企業如果沒有信用評級評分,就很難通過非信用的方式去獲取小額資金。
針對客戶信息泄露的問題,同生輝建議,網貸平臺自身一方面要加強對人員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對貸款企業信息的分級管理。“例如對于企業的商業流水和營業執照信息,應賦予前者更高的密級,需要更高的權限才能查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泄露的風險。”
“從根本上講,想要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需要建立起一套更有針對性的監管體系。”同生輝表示,目前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是同一套監管體系,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問題的逐漸顯現,這一局面應該有所改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