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債將試水交易所市場
有與國開行接觸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按目前形勢來看,首批國開債可能包括2年和5年期固息債2個品種,規?;蜻_100億。國開行打破一直在銀行間市場發債的“慣例”,在交易所市場推出金融債,預示著建立我國債市統一大市場的目標再向前邁進一步。
該業內人士認為,此前國家相關部委達成債券統一大市場框架,力爭在四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鼓勵兩大市場積極進行產品、發行和交易方式的創新,二是各類機構可自由在兩個市場交易,三是交易品種可自主選擇在兩個交易所掛牌,四是統一登記、結算等后臺服務。迄今,前兩步已經基本實現,而這次國開債首次在交易所市場發行,也實現了交易品種自主選擇在兩個交易所掛牌的第三個目標。
目前,我國債券市場主要分為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中債登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銀行間市場的債券托管量近24.2萬億元,占全部債券市場債券托管量的93.9%;而交易所托管量僅8203.2億元,占約3.2%。其中,三大政策性銀行(國開行、農發行和進出口銀行)前11個月累計發債1 .8萬億元,債券存量余額8.56萬億元。
長期以來,銀行間債券市場由于投資門檻高等原因,交易主體以金融機構為主,而交易所市場交易主體比較多元化,非銀行金融機構、機構和個人都可以參與。不過,銀行間市場集聚了絕大多數的債券品種、債券托管量和交易主體,而交易所債市則相對邊緣化,市場容量小。
為改變交易所市場日漸邊緣化的現狀,證監會一直希望吸引銀行資金進入,以便做大交易所債市。早在2010年10月底,證監會、人民銀行、銀監會就聯合發布《關于上市商業銀行在證券交易所參與債券交易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但由于種種原因,直到今年11月8日,證監會和銀監會才聯合發布《關于商業銀行發行公司債券補充資本的指導意見》,允許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先行推出包含減記條款的公司債券。
至于政策性銀行在交易所市場發行金融債,也一直處于“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狀態。早在今年10月份就有上交所相關人士表態,將推進國開行來交易所發債??芍钡缴现苣┑淖顭岽翱谄?,仍遲遲未出。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其實高層早已原則通過國開行在交易所市場發行金融債,以便提高整個債券市場的流動性,盡快實現兩個市場的互聯互通,打破銀行間市場目前一家獨大的局面。不過,近期資金面緊張,鑒于發行成本和能否順利成功發行,國開行肯定要考慮具體的發行時點、份額和招標利率等因素。
據W ind統計顯示,自發行債券以來,至12月23日記者截稿時止,國開行在全部市場(包括銀行間、交易所、柜臺市場等)共發行(包括全部未到期、已到期、發行失敗債券等)778只政策性金融債。其中777只都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僅一只為2007年6月21日與平安信托在其他市場合作發行第一期開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且因發行收入數額未能達到最低募集資金額,最后以失敗而告終。
“11月15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展并規范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一綱領性文件已為我國未來的債市發展定了大方向。”海通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李寧對記者表示。他認為,此次國開行首次試水在交易所市場發行,是管理層在繼續為最終打通兩個債券市場做準備。再加上此前商業銀行減記債及信貸資產證券化在交易所交易轉讓政策的推出,勢必大大增強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地位。
不過,有經常接觸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的市場人士則表示,目前來看,交易所市場還一時難以撼動銀行間市場的“統領”地位。他坦言,兩大債券市場到目前為止不能徹底實現互聯互通,有其深層次的歷史原因。發行市場之間、機構之間、產品之間多一塊競爭的“陣地”沒有什么不好。當然,也有相關部委之間競爭監管權的因素。
該銀行間市場人士認為,就其投資門檻來說,銀行間市場門檻確實很高,普通個人投資者基本被排除在外。但在流動性方面,說交易所市場就一定比銀行間市場好,有失公允。這里面要考慮機構與個人投資喜好等多種因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