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余額寶等一系列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這么高?
很多對金融產品并不了解的互聯網用戶都在疑惑,自余額寶開始,越來越多的理財產品出現在視野里,從5%左右一路飆升到7%、8%甚至更高,為什么現在的收益增長這么快?為什么收益率能達到這么高?
首先是,現在的存款利率本身就非常高;其次“7 天年化收益”可能會被其中一兩天拉高;第三,互聯網的打法正在侵蝕金融業的規則。
互聯網擅長用摧毀價格體系的玩法,如果基金公司被動應戰,勢必面臨滅絕性的失控局面。
微信平臺上的類余額寶理財產品“理財通”1月22日正式上線。數據顯示,自15日內測以來,用戶存入金額已超8億。這個由微信和華夏財富寶貨幣基金合作的“理財通”22日7天年化收益率為7.529%。
相比同期余額寶6.398%的年化收益,理財通的收益率至少看上去又上了一個臺階。更重要的是這并不而偶然,近期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屢創新高,無論是單獨的貨幣基金產品,還是基金公司和互聯網巨頭的強強聯手,一場理財產品收益率戰爭已經上演。
算一算
很多對金融產品并不了解的互聯網用戶都在疑惑,自余額寶開始,越來越多的理財產品出現在視野里,從5%左右一路飆升到7%、8%甚至更高,為什么現在的收益增長這么快?為什么收益率能達到這么高?
歸集起來,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起著決定性作用:
首先是,現在的存款利率本身就非常高。一位貨幣基金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一個月的同業存款利率就能達到7.5%。債券價格也不低,能達到6%以上,相互搭配是完全有可能做到如今6%~8%的收益的。”
這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投資標的問題。目前,大部分貨幣基金的投資標的,80%都會放在同業存款。以余額寶為例,基金經理王登峰表示,其投資標的主要是同業存款,占比達80%~90%,剩下的就是利率債、高等級的信用債,這個量占比很小。
同業存款相當于銀行的批發業務,銀行對存款需求比較大。更關鍵的是時點,一般年末半年末,也是央行或銀監會考核的時點。尤其是年底,銀行吸收存款動力強,大家都爭奪存款,給出的利率就很高。小銀行通常給的利率要高一點的,但也不排除大行可能最近急需資金,就會把利率再次抬高。
其次是,我們所看到的收益率是“7 天年化收益”,7天年化收益是指過去7天的綜合收益。也就是說,一個貨幣基金可能平時收益并不高,但其中某一兩天被做到很高,平均下來的數值就會非常高。
一個貨幣基金在一年52周內完全可能有52個年化收益率,這52個收益率平均之后才是投資者當年的真實收益水平。作為一個貨幣基金經理,在一個“產品宣傳期”內,拉高年化收益是非常容易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經理算過一筆賬:以A貨幣基金最近1個月的7天年化收益率為例,該基金的日收益率在每萬份1.3元~2.8元之間,對應的7天年化收益率穩定在3.1%~4.7%之間。而1月15日,A基金的單日收益率沖高到每萬份11.58元,此后盡管日收益率再次回落到1.3~2.8元區間,但從1月15日開始后六天,A貨幣基金的7天年化收益率就都在11%以上,最高可達13.28%。
“一只貨幣基金只需要有一個交易日多兌現浮盈0.1%,就能基本保證該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在之后六七天達到10%以上。”該基金經理表示。
第三,互聯網的打法正在侵蝕金融業的規則。百度百發曾打擦邊球承諾8%之上的收益率,而新浪更以10%的收益出擊而后被叫停,統統都是互聯網思維的玩法。
以百度百發為例,按照12月一般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來看普遍在6%~7%左右。之所以百度百發能給出8%的預期收益,很可能是發行人采取定向補貼的形式來提高收益。比如基金發行人采取部分讓渡收益來保證8%以上的預期收益率,按照10億元的規模,只需要需要補貼1-2%的收益率,即1000萬~2000萬左右。
但是其中實際補貼金額并不大,一是該預期收益率通常都有期限限制,預計就3個月左右,因此超額收益補貼額度在300萬~600萬水平;另外基金產品配置可能也會進行期限錯配,從而能一定程度上保證該產品獲得更高收益。
而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幾百萬的營銷費用換來海量用戶,通過每個人只能認購小部分額度,從而擴大用戶量,這筆賬是非常超值的。{page_break}
高收益率背后
“貼錢的方式不可持續,而且,我們也跟不起。”業內一家并未和互聯網合作的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經理表示。
有一種說法,互聯網的用戶是沒有什么忠誠度可言的。尤其在剛剛興起的互聯網金融的環境下表現更加明顯。面對真金白銀,互聯網用戶遷移門檻非常低,幾乎沒有遷移成本,對于很多用戶來說,哪的收益率高就把錢放在哪。而對于互聯網公司,互聯網金融大潮來得太快,為了不掉隊,至少在短期內誰肯讓渡利益誰就會很快得到更多用戶。
互聯網企業多年的互聯網思維讓他們非常了解其中的本質和游戲規則。因此,互聯網的打法是互聯網企業最擅長的。而對于傳統的金融行業來說,接受起來仍然頗有挑戰。
不過在1月15日,天弘基金余額寶規模已超過2500億元,客戶數超過4900萬戶。首次超過已經連續穩居公募基金第一多年的華夏基金,成為新的公募基金老大。這個多年來基金行業老大位置的首次巨局,讓很多基金圈人士后背發涼。
互聯網金融時代,最需要的就是想象力。而華夏基金和微信合作推出新基金產品的防守反擊,讓整個貨幣基金行業告別傳統思維模式、管理模式,完全進入群雄爭霸的亢奮狀態。
上述人士也無奈透露,“此前沒有想到變化如此巨大,我們的現狀確實很尷尬,好坑都被占了,而且感覺和互聯網平臺合作的可能越來越小,我們還沒有下一步的方案。”他說,現在是最混亂的時期,監管層似乎也沒有準備好。
為什么這些傳統的基金公司覺得力不從心?事情的本質在于互聯網正在摧毀金融的傳統定價體系。“先把你毀掉,之后再賺錢。”基金公司稍有不慎,即將面臨被拖拽的危險局面。如果持續被動應戰,被互聯網的玩法拖死并非沒有可能。
盡管目前互聯網金融規模尚小,但它決定了邊際價格,一旦傳統金融的價格體系被破壞,將構成巨大的沖擊。就像當年的電子商務,京東通過3C品類破壞蘇寧國美的價格體系一樣。今天各大基金公司紛紛與微信、支付寶等互聯網巨頭合作,甚至有人在以“補貼”的方式放血求生,未來都可能削弱甚至剝奪基金公司和銀行的渠道談判能力。
互聯網世界里還有個典型的例子,來自小米電視和樂視TV。面對一群一年量產百萬臺電視的正常電視廠商,每年就生產一萬臺的小米電視為什么能用極少的產品橫掃了整個電視行業?而樂視的5萬臺樂視TV也儼然把整個行業顛覆了,未來還有多少人愿意用超過7000元的價格買個60寸電視?
互聯網的可怕是從基層改變了人心。盡管互聯網大公司們未來做大金融業務,可能會遇到包括監管在內的重重風險,但以基金公司、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如果不從思維意識上改變,仍然可能被邊緣化。毫不夸張的說,如果不改變節奏,基金公司面臨的將是滅絕性的失控局面,被徹底毀掉不是沒有可能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