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放寬政策 對人民幣有四大好處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歐元區GDP下降0.4%,歐盟28國2013年GDP增0.1%。其中2013年第四季度歐元區GDP環比增加0.2%,低于預期增加0.3%。歐元區第四季度GDP終值年率增加0.5%。
對此,中國銀行[-1.87% 資金 研報]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意味著歐元區有可能會面臨再次陷入衰退的窘境。
此外,2013年歐元區失業率一直徘徊在12%左右,是全球各個經濟區當中最高的,這同樣不利于歐元區經濟復蘇。今年歐元區通脹率連續三個月走低,其中3月份,歐元區按年率計算的通貨膨脹率初值為0.5%,為四年以來最低水平,遠低于ECB為維持物價穩定所設定的2%的警戒線。
尤其是最近歐元呈現明顯的升值趨勢,宗良表示,這影響了出口,為了穩定市場信心,刺激經濟增長,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具有其合理性。
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劍峰昨日對記者表示,歐洲央行之所以意圖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一方面是面臨通縮風險,另一方面歐元持續走強影響到歐元區出口,進而拖累歐元區復蘇進程。
對于歐元區潛在的放寬貨幣政策的舉措,李劍峰指出,中國貨幣政策難以出現跟隨舉動。一是雖然價格指數繼續低位徘徊,但后期存在回升、仍有通脹風險;二是雖然第一季度經濟增速會明顯下滑,但是在一系列政策安排發揮作用的帶動下,二季度經濟形勢實現企穩將成大概率事件,在財政政策保持穩健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只需要維持目前狀況就可以。
此外,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對貨幣增速的目標安排,今年貨幣環境將保持穩中趨緊,貨幣政策的重點不在于規模,而在于配合財政政策進行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
宗良也指出,歐洲若實行新的QE政策將會對我國貨幣政策產生一些影響,但總體影響不大。總體看,有利于我國穩定市場流動性,減輕資本外流的壓力,減小人民幣貶值的可能性、增加匯率波動,并且歐洲市場流動性寬松將會增加歐洲市場的活力,促進我國出口。
同時對于歐洲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也有一定好處。當然歐元區實施量化寬松政策,也會加劇資本流動壓力,我國宜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資本流動檢測,維持合理的流動性和市場較低的利率水平實現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下的基本穩定。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世界經濟主管高連奎昨日則對記者表示,歐元區貨幣政策可能的變動對我國的貨幣政策沒有太大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國內錢荒狀況,但不可高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