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沒我們想象中的“美好”
自今年4月份中國證會與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之后,6個月的準備期轉眼即到。雖然監管部門一直聲稱滬港通何時正式啟動沒有“時間表”,但近期市場上關于滬港通10月份實施的消息卻不絕于耳。該來的遲早要來,滬港通被許多投資者寄予厚望,但筆者以為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客觀上,滬港通將為內地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對接”提供一條通道,也可看成A股市場走向國際化邁出的堅實一步。就滬港通本身而言,實施之后個中的受益方并不少。如截至7月18日,內地與香港分別有90家、215家券商申請參與滬港通試點,分別占各自市場擁有經紀業務資格會員總數的91%和43%。眾多券商積極參與試點,無疑是為了分食滬港通的一杯羹。除了券商,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也將從中獲益。滬港通消息公布后,國內嗅覺靈敏的基金就開始著手研究推出滬港通的相關產品。
在滬港通試點初期,內地機構與個人投資者可投資港股標的股票為266只,而香港投資者可投資上海市場股票達500只,兩者之間呈現出明顯的“不平衡”。但作為試點,其實有這么多的標的股票已經足夠。滬港通當前面臨的障礙主要在于稅收問題還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此外,由于港股通設置了50萬元的門檻,意味著絕大多數投資者對投資港股還只能“隔岸觀火”。
其實,滬港通的啟動,我們所關注的還在于其能為A股市場帶來什么?根據聯合公告,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表面上看,滬股通與港股通之間存在500億元的差額,這也是眾多業內人士認為滬港通將為內地市場帶來資金凈流入的理由,對此筆者并不敢茍同。
打開K線圖可知,滬深A股與香港股市走勢上的關聯度并不高。前幾年A股連續“熊霸全球”不斷走低,香港恒性指數則震蕩走高;近期A股強勢上漲,而港股則持續下跌。由于資本的本質是逐利的,既然滬市與香港市場實現了互聯互通,哪個市場有“財富效應”,資金就會流入哪個市場,那么,A股市場如果表現強勁,滬港通將表現為資金的凈注入;如果港股表現強于A股,則滬港通會表現為資金的凈流出。因此,即使滬股通與港股通之間出現“凈差額”,也不是A股會出現資金凈流入的理由。
另一方面,香港市場雖然比A股成熟,其投資者保護也比A股做得到位,但絕非什么投資“天堂”,比如其大股東玩法多,由于門檻低,大股東常常利用“合股+供股”的方式再融資,投資者如果不參與往往會出現巨額虧損。香港市場私有化現象較為普遍,在私有化的背后,投資者的虧損早已被注定。而且,如果用投資A股的那一套投資港股,根本行不通。比如A股投資者熱衷于投資低價股、概念股與題材股,但香港市場眾多的“仙股”表明,低價股是市場的“棄兒”,投資低價股存在巨大的風險。
來自中金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A股總市值最大的30只大盤股對港股折價的簡單平均值為5%,而中小市值股票對港股溢價的簡單平均值為46%。滬港通啟動后,這些大盤藍籌股股價存在向港股靠攏的可能。但滬股通由于額度有限,目前還無法在市場上掀起大浪。事實上,A股自7月份以來的上漲,滬港通只是誘因,七年大熊市之后,人心思漲背景下,市場本身反彈要求強烈。而由于大小非問題對股市的困擾,A股步入大牛市顯然有點勉為其難。因此,滬港通不可能為A股帶來牛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