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明年貨幣政策瞄準去杠桿
12月11日在北京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特約請4位財經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如何準確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如何看待2015年經濟發展走勢,闡述見解和觀點——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下帷幕,會議提出2015年經濟工作5大任務,其中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放在首位。此前中央政治局會議已提出主動適應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預示GDP目標增速會有所下調。
那么,如何來實現穩增長的目標呢?會議強調維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力度的積極財政意味著赤字率或將進一步調高,這與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相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多次提及風險防控。會議認為“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而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有助于在“新常態”中持續“化解高杠桿和泡沫”,這意味著明年的貨幣政策還帶有去杠桿的任務。
如何理解“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主要還是在貨幣的數量工具上,因為2015年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所抬升,外匯占款若減少影響基礎貨幣的供應,故降準的幾率較大,會有多次降準。而這種降準屬于技術性的,即太緊了就會松一下,但不代表貨幣政策放寬。
會議要求,要加快推進改革開放。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過深水區,加快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要圍繞解決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進改革。從具體要求看,改革思路更加務實,推進的力度會比往年更大,并甘愿承受改革風險,而不是僅僅制定大框架。
本次會議還有一個新提法“以政府自身革命帶動重要領域改革”,這意味著行政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也將積極推進,通過打破利益格局來化解地方債、低效投資等風險。
對于國企改革,會議提出“推進國企改革要奔著問題去,以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效率為中心,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這意味著國企改革會更加務實,貼近實際,目的是要提高國企的核心競爭力,而非單純為了加強監管和控制。
本次會議還首次提及人口老齡化,并強調經濟增長更多依靠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意味著人口結構變遷將進一步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未來經濟增長以及要素分配將更加向勞動力傾斜,而代表資本回報的利率趨于下降。同時也首次提及環境承載能力接近上限,意味著未來環境保護地位上升,將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