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平:春節前后有望迎來新一輪主升浪
近期談到,雖然短期可能還會上沖,甚至挑戰3478點,但股指整體上是牛市中途的震蕩,以區間的方式進行。我們可以統計一下06、07年大牛市的數據:第一波2005年9月開始調整了51個交易日,2006年2月開始調整了17個交易日,2006年6月調整了47個交易日,2007年1月調整了27個交易日,2007年5月調整了28個交易日,平均時間是33個交易日。
而本輪區間震蕩的時間是16個交易日,是平均時間的一半,即是說,正常情況下區間震蕩會繼續維持,一直到春節前后,屆時才有可能迎來新一輪主升浪。
還有兩點支撐這個預判:其一,市場傳言春節前后迎來降息降準等寬松政策的可能性較大;其二,權重板塊中,金融指數、地產指數、煤炭指數都在震蕩,只有有色金屬指數相對強勢一點,需要更充分的時間來蓄勢才能展開新的主升浪。
因此,在春節之前很難有新的主升浪,股指整體維持大區間震蕩的可能性更大。盤面的機會主要是局部的機會,題材股將更加活躍些,大部分集中在以中小板為代表的中小盤股當中。
相關鏈接: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經濟復蘇不景氣的情況下,歐洲央行很可能掀起一輪“匯率貶值戰”。
早在歐洲央行宣布量化寬松前的一周,多個國家央行都紛紛出招“自保”:瑞士央行聞風“變臉”、丹麥央行連續三次降息,可見歐洲央行決策的影響力與“QE”對各國貨幣競貶的潛在壓力。
視線更遠些,美國、英國經濟復蘇并逐步退出超常寬松,歐洲、日本則仍將在超低利率環境中徘徊,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撰文稱,發達經濟體內部“分化”將引發主要貨幣間匯率變動,美元對歐元及其他多種貨幣都面臨進一步升值的壓力,威脅到經濟復蘇,進而可能加劇全球政策緊張與強化保護主義的政治風險。
對新興經濟體而言,施耐德認為,“歐元版QE”的首要影響或在于熱錢流入美國、美元升值間接帶來的貿易與金融市場沖擊;對中國而言,則意味著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的壓力增大,資金流出壓力增強,同時對歐洲出口也將受到影響。不過,埃爾-埃利安認為,如果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能夠推進各自的結構性改革,借助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給帶來的好處加強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將強化自身發展與世界經濟再平衡的前景。
總之,歐元區量化寬松給危機過后尋求新秩序與新平衡的世界經濟帶來了新的變數。有分析認為,未來,為了幫助世界經濟抵御通貨緊縮的風險,歐元區、美國、中國、日本和英國未來在貨幣與財政政策方面的協作將變得更為重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