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資本外流壓力不容忽視
隨著人民幣貶值和雙向波動預期的確立,資本和金融項目特別是金融項目的逆差開始顯性化。這背后,有資本加快走出去的因素,也不排除國際熱錢正在加速外流。資本市場的強烈震蕩反映出投資者的擔憂。在補充基礎貨幣缺口和貨幣貶值資金外流的兩難困境中,央行的貨幣政策決策也顯得左右為難。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3日最新公布的數據,2014年四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3751億元人民幣(約611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含凈誤差與遺漏,下同)逆差5595億元人民幣(約912億美元)。其中,資本和金融項目的逆差額超過全球金融危機時2008年四季度的468億美元逆差,創出1998年以來的新高。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4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連續三個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為逆差也是創下了紀錄,此前在2012年二季度和三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曾連續兩個季度逆差。他判斷,雙順差的格局將被改變,取而代之的是“經常項目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的新常態。
溫彬表示,一方面,企業對外投資規模加大,中國正在向凈資本輸出國邁進,而且伴隨著資本項目的進一步開放,也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出;另一方面,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和中國央行降息預期共同作用下,不排除一部分國際熱錢可能外流。
商業銀行結售匯數據可以佐證以上觀點。從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看,銀行結售匯一季度順差1592億美元,二季度降至290億美元,三季度轉為逆差160億美元,四季度擴大為465億美元。“理論上說,我國外貿順差規模不小,但境內的外幣存款是凈減少,說明很多企業和個人拿到外匯后并未選擇結匯,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出了。”溫彬說。
如果說,中國加快資本輸出是逆差背后的正面因素,那么熱錢外逃就是其釋放的負面信息了。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數據顯示,截至1月28日當周,資金繼續流出中國股票ETF,當周約7.79億美元凈流出,而在此前一周為流出17.66億美元。當周,資金也繼續流出中國債券市場,當周約0.94億美元凈流出,上周則為流出0.42億美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